李杰,内官营镇崖湾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子弟,现任定西市鸿壮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定西鸿德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基层草牧生产一线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通过发展牧草种植、肉羊养殖、供种、贩运等产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效促进了当地草牧产业发展。

他不愿像父母那样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受苦,立志要走出大山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他背起行囊来到新疆开启了打工生涯,从一名酒店人事部干事做起,凭着一股勤劳质朴的干劲,在新疆昌吉华东实业有限公司摸爬滚打了13年,在这期间掌握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了部分资金,取得了昌吉学院经济管理成人大专学历。

2013年在故乡亲人的鼓励下,返乡自主创业,从小规模的家庭式养殖开始,慢慢组建成立了定西市鸿德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成立了个人独资私营企业定西市鸿壮农牧有限公司。

他善于创新、精于管理,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倾注在发展养殖上,这个年青人凭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还要有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返乡创业,创什么业,李杰曾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在看到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大,特别是安定区打造打造中国西部“草都”的目标,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从2013年开始,他开始揣摩起了办养殖场,走规模化舍饲养殖的路子。万事开头难,起初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信息不通畅,对市场缺乏了解,养殖的肉羊在一年内遭受了巨大的亏损。但他并未气馁,开始通过互联网学习养殖技术、搜集市场信息,积极主动报名到农口部门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并到畜牧业发达地实地考察学习。

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通过自身勤奋努力和辛勤劳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2017年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达到300万元。但他并没有满足现有成就,紧跟政策导向,不断寻求各种培训、学习机会,转变观念,寻找出路。

饲草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占到养殖成本的7成,对小规模小资本入社的成员来说,通过自身种草来发展养殖业是节本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合作社牵头每年流转当地闲置土地种植多年生牧草500余亩,带动合作社成员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利用闲散撂荒土地种植饲草,供给养殖所用,通过养殖增值。

良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在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许多户农户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模式发展成了适度规模牛羊养殖户,对农民发展致富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为了更好助推贫困户脱贫增收,合作社依托自身发展优势,通过“订单种草”、“投公还羔”等方式,带动周边50余精准扶贫户增加经济收入,户均增收500余元,为周边农户的脱贫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作社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抓技术提升,一方面是引进来,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试验示范,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另一方面走出去,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好的经验做法学回来,规划发展方向。

顺应农村“三变”改革要求,以每亩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流转32户农户的土地516亩,村集体入股荒地32亩进行饲草种植,在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模式,采取“技术指导、种羊繁育、帮带帮销、饲草订单、土地流转、牧草种植”的帮扶措施,联合5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成草畜产业联合体,将草畜产业培育成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突出、社会效益明显的新兴生态与扶贫产业,带动全镇6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草和从事养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