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內官營鎮崖灣村一位普通的農村子弟,現任定西市鴻壯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定西鴻德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多年來,他在平凡的基層草牧生產一線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通過發展牧草種植、肉羊養殖、供種、販運等產業,輻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有效促進了當地草牧產業發展。

他不願像父母那樣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受苦,立志要走出大山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於是,他背起行囊來到新疆開啓了打工生涯,從一名酒店人事部幹事做起,憑着一股勤勞質樸的幹勁,在新疆昌吉華東實業有限公司摸爬滾打了13年,在這期間掌握了一些企業管理的知識與經驗,積累了部分資金,取得了昌吉學院經濟管理成人大專學歷。

2013年在故鄉親人的鼓勵下,返鄉自主創業,從小規模的家庭式養殖開始,慢慢組建成立了定西市鴻德農牧農民專業合作社,並不斷髮展壯大。同時,成立了個人獨資私營企業定西市鴻壯農牧有限公司。

他善於創新、精於管理,把自己的願望和抱負傾注在發展養殖上,這個年青人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雲,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奮鬥軌跡充分展示了新時代農民的風采。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還要有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於利用自身的資源。返鄉創業,創什麼業,李傑曾考慮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看到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大,特別是安定區打造打造中國西部“草都”的目標,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從2013年開始,他開始揣摩起了辦養殖場,走規模化舍飼養殖的路子。萬事開頭難,起初的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信息不通暢,對市場缺乏瞭解,養殖的肉羊在一年內遭受了巨大的虧損。但他並未氣餒,開始通過互聯網學習養殖技術、蒐集市場信息,積極主動報名到農口部門舉辦的各種培訓班,併到畜牧業發達地實地考察學習。

正是靠着一股鑽勁,憑着一股韌勁,帶着一顆熱心,通過自身勤奮努力和辛勤勞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4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達到300萬元。但他並沒有滿足現有成就,緊跟政策導向,不斷尋求各種培訓、學習機會,轉變觀念,尋找出路。

飼草是養殖業發展的基礎,佔到養殖成本的7成,對小規模小資本入社的成員來說,通過自身種草來發展養殖業是節本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合作社牽頭每年流轉當地閒置土地種植多年生牧草500餘畝,帶動合作社成員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利用閒散撂荒土地種植飼草,供給養殖所用,通過養殖增值。

良種是產業發展的根本。在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示範帶動下,許多戶農戶按照“小規模、大羣體”的模式發展成了適度規模牛羊養殖戶,對農民發展致富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爲了更好助推貧困戶脫貧增收,合作社依託自身發展優勢,通過“訂單種草”、“投公還羔”等方式,帶動周邊50餘精準扶貧戶增加經濟收入,戶均增收500餘元,爲周邊農戶的脫貧做出了自身的貢獻。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合作社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抓技術提升,一方面是引進來,與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技術成果轉化和試驗示範,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另一方面走出去,把先進的發展理念和好的經驗做法學回來,規劃發展方向。

順應農村“三變”改革要求,以每畝不低於100元的標準,流轉32戶農戶的土地516畝,村集體入股荒地32畝進行飼草種植,在增加農戶收入的同時也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貧困戶”的幫扶模式,採取“技術指導、種羊繁育、幫帶幫銷、飼草訂單、土地流轉、牧草種植”的幫扶措施,聯合5家合作社(家庭農場)組建成草畜產業聯合體,將草畜產業培育成經濟效益顯著、生態效益突出、社會效益明顯的新興生態與扶貧產業,帶動全鎮600多戶貧困戶發展種草和從事養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