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72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譚斌榮立一等功。和平年代裏,什麼事蹟能榮立一等功?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次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

緊急!戰車突然失去動力

東海某兩棲登陸場,風急浪湧。一場檢驗性的海上聯合登陸作戰演習正在進行。突然,指揮所的電臺裏傳來2104兩棲戰車失去動力,脫離戰鬥編組的消息!

海浪海況十分緊急,2104車隨時可能被海浪吞沒。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指揮所緊急派出3組拖船進行施救,但由於風浪過大,3次拖救均告失敗,指揮所不得不下達了人員撤離、準備棄車的命令!

下海救車,讓我上!

此時,車輛進水,水位線不斷上升。第72集團軍某旅四級軍士長譚斌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下海救車,我上!

譚斌決定游到對岸的2104車上實施搶救。儘管他有着豐富的水上特情處置經驗,但冒着五級風浪遊過去,危險仍然相當大。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是譚斌唯一的信念。

風浪和濃煙中 他成功搶修!

譚斌登上戰車後發現,車艙內大量進水、車輛的受損情況遠比他想象得嚴重。跳入艙內一搏還是原路返回?這是擺在譚斌面前的第二次選擇。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這個時候進去冒着極大的風險,如果湧浪捲過來,整個車將隨時沉沒。但譚斌仍然決定登上戰車。

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打響了!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密閉的艙內,之前駕駛員留下的嘔吐物散發着刺鼻的氣味,發動機艙倒灌的濃煙嗆得譚斌睜不開眼。但他還是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在近半個小時的搶修中,鎮定地向戰車連續發出17道指令。

譚斌的一系列操作過後,排水系統恢復正常!艙內的積水基本排除,已基本脫離沉入大海的危險。

用意志力開車上岸

離海岸十幾海里,等待救援?派遣駕駛員?譚斌決定自己開車上岸!

演習還沒有結束,2104戰車還是在作戰編成內,指揮所還在等着這輛車。這個時候,哪怕一秒,譚斌都不想耽擱。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車輛進入到近海後,當時可以選擇打開窗透下氣,但是譚斌一直沒有這麼做,他以堅韌的毅力把車開了回來。

駛上灘頭後,譚斌又做出了一連串的戰術動作,將這臺嚴重受損的戰車投入到後續戰鬥中。

奇蹟!搶灘上岸他做到了

風浪中,只見譚斌駕駛的戰車在海上畫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即將在預定位置抵灘。他用盡最後的力氣換擋、加速,駕駛戰車順利通過通路,向着不遠處的樹林沖去。那裏,是極佳的隱蔽陣地。

戰車穩穩停住,駕駛艙的艙門卻久久沒有開啓。戰友衝過去,發現譚斌趴在方向盤上昏迷不醒。

打開艙門,濃濃的有毒廢氣混着熱浪撲面而來。無法想象譚斌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連續駕車兩個多小時。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戰地救護組也及時趕了過來,將他緊急送往戰地醫院搶救。

陸軍研究院裝甲兵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姚建武說:“兩棲登陸作戰把裝備從我岸運送到作戰地域,本身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在這麼緊急和危險的情況下,做出準確的判斷,採取正確的操作,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演習當天 妻子分娩

數小時後,譚斌在醫療帳篷裏艱難地睜開眼睛,還念念不忘戰車。之後才慢慢回憶起來,戰車已被自己救上了岸。

“不讓戰車沉入大海”,風浪和濃煙中成功搶修,他就是一等功臣

意識到自己還活着,這個鋼鐵般的戰士忍不住淚流滿面。他想着,終於可以見剛剛出生的兒子第一面了。兒子是做了6次試管嬰兒手術的妻子歷盡艱險孕育的,在演習那天提前降生。

不能在孩子出生時陪在妻子身邊,譚斌一直心懷愧疚。知道有可能無緣見到兒子,他仍義無反顧跳入大海。

這就是譚斌的抉擇,因爲他心裏寫滿忠誠。

向和平年代的

一等功臣

致敬!

延伸閱讀:刀尖上的舞者:這個旅在和平時期28人立一等功

這裏充滿傳奇——和平時期有28人次榮立個人一等功,是唯一被中央軍委記集體一等功的特種部隊。

這裏充滿挑戰——300多個訓練課目中,一半以上是險難高危課目,曾創造全軍軍事訓練12項紀錄。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刀尖上的舞者”,只不過是一個浪漫的比喻。透過輝煌,凝視沙場,風險豈是平常事?哪一次勝利不是生死縫隙中摘下的果實,哪一名戰士沒有鮮血流淌後凝結的傷疤。

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勇往直前?這樣的力量又從何而來?

跨越勝利的刀鋒,我們再一次走近北部戰區陸軍某特種作戰旅,探尋一支英雄部隊的戰鬥精神培育之路。

懂得了軍人存在的意義,再多的血汗都不會吝惜

真正的軍人會面臨什麼樣的考驗?

亞馬遜叢林,危機四伏。特戰隊員劉曉東簽下“生死狀”,在8晝夜沒有任何補給的魔鬼訓練中,一次又一次衝擊着自己的極限。攀越巖壁,爬到6米高處,他再也抓不住繩子,重重摔了下來。

“放棄吧,中國士兵!”外軍教官認爲他的訓練已不可能完成,安排下一個學員接替的時候,他一聲怒吼,猛地站了起來,又一次用血肉模糊的雙手握緊攀登繩。手抓、牙咬,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他一寸一寸地向上挪動……靠着這股狠勁,他最終獲得總分第一的成績,頭像被永久鐫刻在委內瑞拉“獵人學校”的榮譽牆上。

馬爾馬拉海峽,暗礁密佈。特戰隊員吳海燕簽下“生死狀”,挺過種種“不人道”的訓練方式之後,與各國特戰精英一起站在了岸邊,進入最具風險的橫渡訓練。出發不到2小時,就有2名外軍特種兵因體力不支溺水,其中1人失去生命……

風越來越大,無情的驚濤駭浪一次又一次把他拍入海水之下,他一次又一次倔強地鑽了出來。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靠着這股韌勁,他僅用7個多小時,成功穿越海峽,打破了土耳其水下特種作戰訓練營沉寂45年的紀錄,被授予北約特種部隊榮譽勳章。

“把命豁出去,不是爲了錢、爲了利,甚至不是爲了那塊獎牌,而是要讓別的國家覺得中國軍人行,再不敢小看我們!”如今,旅裏兩位一等功臣的故事,成爲戰鬥精神培育的生動教材。他們凱旋歸來的肺腑之言,時時撞擊着年輕官兵的心靈。

軍人,是國家的脊樑。在戰鬥精神培育的實踐中,這個旅黨委有一條認識格外清醒:一個單位有沒有戰鬥精神,外在表現的是戰鬥意志、戰鬥作風,但根子還是鑄魂的問題,是解決“爲誰扛槍,爲誰打仗,爲誰獻身”的問題。抓不住這個根本問題,戰鬥精神的培育就是捨本逐末,無源之水。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軍事 解放軍報流程編輯:TF02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