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9年,北魏战斗达人拓跋焘(tāo)一统北方。整个过程中,拓跋焘频繁亲征,但又没有太多大规模集团作战的记录,其所依赖的最主要军事力量是轻骑兵。但因为他喜爱亲力亲为的参与战争,因此他对北魏的内政治理之功却总被人忽略,尤其是他那项可与秦始皇比肩的政绩——制定文字。疯狂的拓跋焘——轻骑特种兵

轻骑兵,在全世界的冷兵器史上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它以高机动力和快速打击能力著称,但又由于正面作战能力不如重骑兵,后勤消耗远大于步兵,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多被作为快速打击部队、战略型战斗部队和斥候部队使用。

拓跋焘频繁以轻骑兵出征,在战场方向上,有北伐、有西征、有东进,并多能快速取得胜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推论:一、拓跋焘有非常好的军事战略素养,否则不可能频繁实现多次快速奔袭和打击;二、拓跋焘应该有很好的战术能力,否则不说带着几万特种兵突袭,就算跟着几万特种兵突袭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轻骑兵的作战不是傻傻的冲上去,而主要是用游击加骑射吊打对手,对配合和指挥的要求都很高;三、此时北魏应该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补给能力。轻骑兵虽然不如重骑兵对补给要求那么高,但他的补给需求也是步兵的五倍、乃至十倍。以拓跋焘四处突袭的军事作风,传统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补给方式恐怕很难跟上拓跋焘的轻骑兵,那么拓跋焘的补给方式几乎只能是沿途补给和以战养战,这就对北魏的内政、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

拓跋焘带着轻骑兵突袭,一旦后勤补给跟不上,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这种情况,《魏书》中的确记载过一次。公元426年10月,拓跋焘领军出征赫连昌,11月初三到达发起攻击,迅速结束战斗后立即返回;公元427年1月11日,拓跋焘大军归来,《魏书》中对回归大军的记录为:“从人在道多死,其能到都者才十六七”。30%-40%的士兵死在了回归的路上,当然,这也与拓跋焘不按常理出牌,在北方的冬季进行远征有关系。拓跋焘眼中最珍贵的财富——人

拓跋焘到底是如何提高北魏国力的呢?《魏书》的记载足以让我们看到他的智慧。自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开始就强行取消了部落制度,采取以地域为基础的编户制度,但这种汉化手段过于强硬,导致了一些人逃跑躲了起来,《魏书》记载称“杂营户帅遍于天下,不隶守宰,赋役不周,户口错乱。”因此在公元426年,拓跋焘再次下令加强编户,将这些逃跑的人搜罗出来,统一编户。

这样的手段看似没有任何新意,但拓跋焘采取的方式和祖父拓跋珪的强硬则有了根本上的不同。拓跋焘认为:各地各族的居民都有他们的民族性,因此需要的加强教化而不是强制逼迫他们移风易俗,只要求他们接受政府的管理,根据法律缴税,不强制要求他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理念,其实与后世的少数民族政策已经非常类似了,既能温柔又潜移默化的让各族归入朝廷管理,又为朝廷迅速提升了经济实力和军事潜力。

结合拓跋焘的内政治理,再看他的军事战略,我们会发现在拓跋焘眼中,最珍贵的财富永远是——人。拓跋焘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的发现,他几乎每到一地必做的事情就是将人口内迁,而不是占领。

在当时,中国北方经过100多年的战乱,人口大量减少。不看其他,仅看当时的军队情况。整个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国出现军队数量的最巅峰就是前秦苻坚发动淝水之战时候的80多万(也有说90多万),但其实这些军队的绝大多数都是刚放下锄头、没经过训练、且无法指挥的农民。而到十六国后期,十万以上的军队就几乎没有出现过。

所以,拓跋焘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疯狂的将居民内迁。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拓跋焘占领一地后,什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统统都赏赐下去,他自己只要人。因为要守住一个地方就必须派人去占领,可能让人口更为稀释,而内迁人口不仅不用稀释人口密度,更能增加本国实力。拓跋焘治下的北魏就好像一支拳头,依靠人口的不断内迁,缓慢的握紧、变强,而其他各国如果抢回国土,也只能是力量更分散。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拓跋焘的北魏统一北方的过程,总给人一种毫不费力的感觉。

归根结底,只是因为在拓跋焘眼中,任何财富都无法比人更珍贵。拓跋焘制定文字——秦始皇后功盖天下第一人

对于人口的珍惜,这是属于拓跋焘的智慧,但这样的战略在十六国时期并非拓跋焘所独有,比如曾经的慕容鲜卑在其强大的过程中也曾用过。而另一项拓跋焘总被历史忽略的功绩甚至可以让他与秦始皇并称——制定文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大约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事情,其背景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韩赵燕魏楚齐六国文字各不相同,导致秦国政令难于下达,于是秦始皇下达了统一文字的命令,使小篆成为了通行全国的规范字。

到拓跋焘这里,中国文字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发展出了篆隶草楷等各种字体,并行于世。而且古代的传习制度导致了许多文字还有变形、谬误。再加上十六国乱世,北方文教缺失,且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有些少数民族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更多的乱七八糟的变形。所以在当时的北魏,哪怕是学富五车之人,在看别人文字之时,也常需要猜一下。于是拓跋焘登基仅1年多后,在公元425年3月,下达了制定文字的命令。

拓跋焘让人规范了千余字的写法,并明确下令“今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为楷式。”,即:字体皆以官方标准的楷体书写。虽然后世将拓跋焘这一行为的说法叫作“制定文字”,但就其历史背景而言,其实与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并无二至。

拓跋焘的制定文字政策,从短期来看,迅速加强了北魏的中央集权能力,让整个北魏可以做到上令下达;从长期来看,更将楷书制定成了为后世千年所用的官方字体,虽然后世楷书也经过了各种优化变形,但始终是最标准的官方字体。

大家知道北魏人好立碑,魏碑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这其中恐怕也有拓跋焘制定文字、普及官方楷体文字之功。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魏碑字体,其实就是当时拓跋焘所制定的楷体。

再到后世,能与秦始皇、拓跋焘在统一文字这项功绩比肩的,恐怕只有等到之后的新中国,化繁为简,建立今天我们所用的简体字体系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