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9年,嚴秀峯在浙江金華結識了李友邦,李友邦是抗日名將,1939年曾在浙江金華組建“臺灣義勇隊”,嚴秀峯對他充滿崇拜與欽佩,兩人一見鍾情,於1941年5月結成革命伉儷。嚴秀峯、李友邦夫婦。

說起抗日英雄,大家可能會想到很多的名字,今天我們說的這位,大家可能沒聽過她的名字,她是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叫嚴秀峯。

嚴秀峯是浙江杭州人,是一位大家閨秀,長相文雅、秀氣,家庭條件很好,父母很是疼愛。

抗戰時期的

抗戰爆發後,17歲的嚴秀峯,看到國之將破的慘烈現實,她效仿古代“花木蘭”,毅然決定投身抗日戰場,她發動羣衆,組織民運,利用各種形式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

1939年,嚴秀峯在浙江金華結識了李友邦,李友邦是抗日名將,1939年曾在浙江金華組建“臺灣義勇隊”,嚴秀峯對他充滿崇拜與欽佩,兩人一見鍾情,於1941年5月結成革命伉儷。

1945年,日本投降,臺灣迴歸祖國,這年12月,嚴秀峯和李友邦一起到了臺灣,致力於臺灣婦女工作,他們夫妻二人爲建設光復後的臺灣而共同努力。

嚴秀峯、李友邦夫婦

在臺灣,李友邦夫婦受到國民政府的打壓,臺灣義勇隊逐漸被邊緣化。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李友邦被扣上“通匪”罪名解送南京監禁,當時身懷六甲的嚴秀峯趕赴南京向蔣經國慷慨陳詞,李友邦最終獲釋。

夫妻二人團聚後,再次回到臺灣,到達基隆碼頭時,受到空前歡迎。

1950年,嚴秀峯被以“知匪不報”的罪名判有期徒刑15年。

李友邦

第二年的11月,李友邦也被逮捕,臺當局認定他包庇窩藏中共間諜,以“涉嫌包庇掩護中共間諜罪”的莫須有罪名,判處他死刑,並於1952年4月被祕密執行死刑,年僅46歲,留下一女四子,長女僅10歲,最小的不足3歲。

1965年,嚴秀峯刑滿釋放,她以養雞鴨、賣菜、織毛衣等方式,撫養子女,並創辦“世界翻譯社”。

後來,嚴秀峯的日子過得逐漸寬裕,她便從1982年開始,在雜誌上發表文章,爲丈夫和臺灣義勇隊“正名”。公開宣傳李友邦和臺灣義勇隊的抗日愛國業績,用史實駁斥有些人對李友邦和臺灣義勇隊的誣衊。

李友邦、嚴秀峯夫婦及子女合影

1985年,嚴秀峯說服蘆洲李家七大房100多位家族成員,主動將市值10億新臺幣的祖宅捐給官方,列爲歷史古蹟永久保存。2006年,這座有百餘年曆史的古宅變身“蘆洲李宅古蹟暨李友邦將軍紀念館”,對外開放,是臺灣抗日戰爭紀念的重要場地之一。

嚴秀峯曾兩次赴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與60週年的座談會,追思丈夫及其他抗日先烈。

馬英九和

2015年6月14日,嚴秀峯與世長辭,享壽95歲,結束了她柔情堅毅的傳奇人生。

時任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前往公祭現場頒贈嚴秀峯褒揚令、抗戰勝利紀念章暨李友邦將軍抗戰勝利紀念章,以感謝她的卓越貢獻。

馬英九在致辭時感嘆:“嚴秀峯見證大時代的動盪,與民族禦侮戰爭的悲壯,用女性的柔情與堅毅,爲生命帶來耀眼的光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