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 上海沒有自己的深水港,只能眼睜睜看着國內集裝箱經由日本、韓國的港口中轉。

今 洋山深水港上碼頭一片繁忙景象,而將外海的洋山港區與上海緊密相連的東海大橋,如同一條蜿蜒的錦帶,嵌在幾座島嶼之間。

圖說:我國第一座外海大橋——東海大橋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2005年5月24日,新民晚報頭版頭條刊登《風雨海天間的科技豐碑——寫在我國第一座外海大橋東海大橋貫通之際》一文,翌日,東海大橋全線貫通。

1995年8月,上海提出了在鄰近上海的浙江洋山海域建設深水港區的戰略構想。5年多後,國家正式批准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和開工報告,一期工程由港區、蘆洋跨海大橋(即今東海大橋)、後方配套設施三部分組成。

上海建工集團市政總院副總工程師盧永成,曾是東海大橋項目設計負責人之一。據他回憶,當時,橋樑大師林元培提出“先研究施工方案,再確定設計方案”。原來,當設計團隊坐着船到實地考察時發現,在外海施工,海上風急浪高,海底地質情況複雜,戰線很長,一年又有一半時間無法進行海上作業。“好多人經不起大海的顛簸,紛紛嘔吐不已,讓我體會到在大海上建橋的艱鉅。”而且,東海大橋的建設要與港區建設同步完成,時間十分緊張。

“東海大橋在設計上更多考慮安全性、實用性與耐久性,在橋樑美學方面追求簡潔、流暢。”盧永成說,爲了不影響通航航線,東海大橋全線設置了5個彎道。這些彎道的存在,還能減輕駕駛員的疲勞。在耐久性上,爲了提高橋樑的防腐性能,鋼管樁採用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並預留鋼板腐蝕厚度,橋身鋼結構採用重防腐塗層、內部除溼等技術。

東海大橋2002年開工建設,2005年竣工通車,如果細算的話,工期僅僅兩年零11個月。在這樣的工程難度下,如此快的建造速度,全世界絕無僅有。上海建工基礎集團黨委書記助理陳萬高,曾參與東海大橋主通航孔斜拉橋的建造,回想起當年的建造歷程,記憶猶新,尤其是0號段的吊裝。當時倒“Y”形的主塔已經封頂,要吊裝主塔位置0號段的5段梁有很大難度。海上浮吊機把杆頂部要從主塔的上塔柱與中塔柱交叉位置穿越,把杆與塔柱間只有1米左右的距離,而每塊梁重達500噸左右。“當時還沒有電腦模擬技術,因此,浮吊船的停泊位置、鋼絲繩的長度、角度,海水的漲落潮、拋錨位置等都需要技術人員反覆精準計算,容不得一點差錯。”

當時建設工期緊張,施工人員往往要在距海岸18公里的鋼平臺上住上兩個星期,才能回家兩天。陳萬高說,那個年代手機還不普及,工地上配了公用手機,每個人規定好限額。於是,一到下班後,就總能看到有人站在平臺的西北角打電話,“因爲只有這塊區域是上海的訊號,其他地方都是‘長途漫遊’。”

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橋樑建設首次成功跨出外海,這不僅填補了我國橋樑建造史上的一項空白,也爲此後相繼開展的杭州灣、青島灣、港珠澳等跨海大橋的建設“鋪了路”。

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