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制王朝的传承有一个特点,新朝必定认旧朝为正统,他们要弄得好像是天命所归,顺应潮流一般继续奴役老百姓,可是,在实际上,新朝对于旧朝的后裔必定是斩草除根,这是为了避免复辟之心。这样自相矛盾的做法,历朝历代都不新鲜了,可是,等到了我们封建帝制最后一个满清王朝的时候,大家伙都很文明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清廷的后裔是保留下来了的,毕竟,老百姓已经从迷信皇帝中解脱了出来,只有日本人这样的野心之辈,才会去扶持溥仪,妄图同化东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满清后裔虽然人人喊打,可是,他们好歹算是存活了下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

在我国的东北,仅存的唯一一个清朝皇室后裔的聚居村落,在里面居住的,就是仅存的满清后裔了。在满清时期,一条风光的御用道路“罕王路”,通往向这个古老的村庄。在村庄的门口,有一块“上下马石”证明这里的尊贵身份,村子里,有着皇帝到此祭祖的行宫痕迹,村庄周围,还有坚固的围墙,昔日的轮廓依稀能辨。这里的人口,主要以满族人为主,几乎没有外族人,因此,许多满族人的习俗,还在传承下去。比如特有的幼子继承制,在这里生活的家庭,老一辈人都会将家业传承给年轻的儿子,不同于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想法。

那么,这个村子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那可有的说了,这里的村民虽然多改姓为溥,其创立人可是溥仪的先祖了。在努尔哈赤时期,满清人就有想法寻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安宁之地,给自家建立一个墓园,毕竟,长城以南的繁华世界努尔哈赤是想不来的,人还是知足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啊!于是,努尔哈赤的五世孙阿塔就找到了这个村子,并且修建起了一个永陵。根据清史记载,阿塔一共有13个儿子,在永陵守墓期间,阿塔把六个儿子都留在这里生活,因而发展成了一个村庄,经历了数百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一度有了600人这般庞大的家族。

即有先祖葬身于此,清朝皇帝必然少不了前来祭祀,因此,这个村庄市场需要修建起来行宫以供皇帝居住,据说,至少有三位皇帝来过,可见,这个村庄虽然偏僻,但和外界的交流是不断的。皇帝的到来,不仅是蓬荜生辉,还会给他们留下不少福利,因此,在这个村子里,现在还能够找出来不少曾经“御赐”的宝贝。

满清王朝,是我国唯一一个成功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它的结局令后世人感到心寒,但是,其罪并不在满清人,而在封建帝制这种落后的制度,所以,对于满清的皇室后裔,我们该看开了,今天大家都在新中国的天空下生活,什么事情不能够坐下来好好谈呢?历史终归是过去式,纠结于此,又何用处?不如着眼于未来,团结起来强大自己,不受其他势力欺负,岂不美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