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芬兰的食品公司 Fazer 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以昆虫为材料的面包 ,每个面包卖4 欧元,合人民币40元左右。

昆虫面包,并非是像坚果面包那样,要把昆虫直接夹在面包里面,而是将冷冻过的蟋蟀磨成粉末,和小麦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制成面粉,每条面包大约要用 70 只蟋蟀。

他们的研发负责人表示:" 昆虫面包既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同时也能便于大家熟悉以昆虫为材料的食物。"

据说,昆仲面包的口味和普通面包一样,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看颜色可有点吓人……

不过,昆虫面包研制成功后一直在等政府通过相关立法,直到几个月之后,芬兰菜成为第六个解除销售食用昆虫禁令的欧洲国家,这款面包也得以如愿上市。

其实,食用昆虫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联合国 2013 年的统计显示,至少有 20 亿人正在食用昆虫,超过 1900 种昆虫品种被应用到食物中。

市场对于人们的口腹之欲也很看好。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3 年,全球可食用昆虫的市场将会从现在的 3300 万美元增长到 5.22 亿美元。

在西方国家,食用昆虫在特定市场很受欢迎。我们曾经做过相关报道,从蟋蟀养殖农场、到蟋蟀面粉,再到蟋蟀食品,昆虫生意已在美国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产业链。

在诸多的可食用昆虫中,为什么大家纷纷选择蟋蟀?

因为蟋蟀的养殖成本比较低,但是每 100 克的蟋蟀中却含有 20.5 克蛋白质,同样重量的鸡肉和牛肉含有 25 克。但如果是用蟋蟀干和牛肉干对比,蟋蟀干的蛋白质含量则要高出 22%。性价比超高。

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把习惯面包当主食的西方人来说,Fazer 的昆虫面包也许会让蟋蟀走入更多普通人家的餐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