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平乐》正在热播,虽然才播出不过4集,但《清平乐》以其精心的服化道制作,用心的演员演技收获了一众好评。而其中值得说道的还有其超高的历史还原度。


看过《清平乐》的小伙伴们肯定都发现了一个问题,文武群臣都称皇上为"官家",而并不是"皇上"或者"陛下"等这些我们熟知的称谓。但宋朝的历史剧我们也看过不少,比如《包青天》,同为宋仁宗时期,为何不见"官家"这个称呼呢?那在真实的宋朝历史中,当时的臣子们到底是称皇上为"官家",还是"皇上"或者"陛下"呢?


其实,在真实历史中,宋朝的臣子们确实喜欢称皇上为官家,那别朝的皇帝都喜欢别人称之为皇上或者陛下,宋朝为何会有此情况呢?

咱先来看看皇上和陛下的称呼的由来,皇上自不必说,自秦始皇成为中国第一个始皇帝以来,后期的朝代都称君主为皇上了。


那陛下是怎么来的呢?陛下也是臣子称呼皇上的敬称。陛,指的是帝王宫殿下的台阶,帝王高坐宫殿之上,往往台阶下都有卫士进行戒备,以彰显皇室威严。臣子向帝王纳言时,不可与帝王直视,只得先和台阶下的卫士说,然后由卫士再向帝王传导。因此臣子们每要进谏之际,便要先称陛下,意为位卑者通过您阶下的臣属向位尊者对话,久而久之,陛下就变成了臣子们向皇上的尊称了。


那宋朝为何又称皇上为官家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帝王想拉近与平民臣子们的关系,第二是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出身有关。


宋太祖赵匡胤是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的,当时他的根基尚不平稳,为让大家信服,拉近与大家的关系,他就让臣子们称其为官家,官家代表皇权天授,代表皇帝权力的大公无私,同时官家一词还取自蒋济《万机论》中的"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更是有三皇五帝之威,宋太祖赵匡胤让臣子们称之为"官家",既能让大家信服,又不失皇家威严,此法之为,赵匡胤不愧是宋朝的开国皇帝。


由此看来,《清平乐》是很尊重历史的,大家喜不喜欢这部具有超高历史还原度的电视剧《清平乐》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