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工作壓力的增大,長時間的低頭看書工作,頸椎病逐漸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三十多歲的人也開始受頸椎病的困擾。頸椎間盤由外側環狀的纖維環和內部的髓核組成,頸椎的活動度較大,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傷和勞損,頸椎間盤由於反覆的磨損出現退變時,纖維環的纖維表現爲變性,而內部的髓核也會發生脫水,嚴重時纖維環破裂,髓核脫出,造成椎管的狹窄,壓迫神經、血管等結構引起相應的症狀。

頸椎間盤突出是可以導致手麻,頸肩痛、頭暈頭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縮、嚴重者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等不同的臨牀症狀,是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所以不同的類型,不同病情治療方法不一樣,對健康的影響也不一樣,平時需要好好休息,如果嚴重對健康危害極大。出現頸椎病後,也可以試試以下的藥酒。

(1)風傷酊

原料製法:上骨片5g,蛤蚧(去頭爪)10g,蘄蛇(去頭)30g,白酒600ml。上藥入酒中浸7天,去渣過濾,貯瓶備用。每次服10~20ml,1日3次,15天爲1療程,間隔7~10天后繼服第2療程,一般2~3療程自愈。

功效主治:祛風,通絡,止痛。適用於神經根型頸椎病。

(2)茄皮鹿角酒

原料製法:茄皮120g,鹿角霜60g。上藥以燒酒適量(約500ml)浸泡10天,去渣過濾,加紅砂糖適量,1日2~3次,適量飲服。

功效主治:補肝腎,祛風寒。適用於頸椎病之肝腎虧虛者。

(3)追風藥酒

原料製法:制川烏50g,制草烏50g,薄荷50g,炮乾薑50g,當歸50g,淡竹葉50g,陳皮50g,甘草50g。市售成藥,口服1次15ml,1日1~2次,溫服。

功效主治:驅風散寒,舒筋活絡。用於頸椎病肢體麻木、筋骨疼痛及風寒溼痹等。

(4)獨活寄生酒

原料製法:獨活30g,桑寄生20g,秦艽30g,防風20g,細辛12g,當歸50g,白芍30g,川芎20g,生地150g,杜仲50g,牛膝15g。上藥搗碎置於淨瓶中,用醇酒1.5kg浸泡,密封瓶口,經14天后開取,去渣備用。不拘時,隨量飲用。

功效主治:益肝腎,補氣血,祛風溼,止痹痛。用於治療頸椎病肢體麻木、疼痛。

(5)牛膝附子酒

原料製法:牛膝15g,秦艽15g,天冬15g,薏苡仁5g,獨活10g,細辛10g,制附子10g,巴戟天10g,五加皮15g,肉桂10g,杜仲15g,石楠葉10g。將細辛炙後,上藥共搗細,用1kg清酒浸於淨瓶中,冬10日、春7日、秋5日、夏3日後開封,去渣備用。每次服15ml,漸加至25ml。每日3次,早、午、晚各服1次。

功效主治:散寒祛風,舒筋活血,溫經止痛。用於頸椎病手臂麻木不仁、肌肉痠痛。原料製法:烏梢蛇1條,將蛇置淨瓶中用好酒500g浸3~4日後,即成藥酒。或用烏梢蛇肉1條,袋盛,酒麴適量置於缸底,糯米飯蓋之。3~7日酒熟,去渣將酒收貯瓶中,每次服1~2杯,每日3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