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描述,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虽说有了个自己的据点,可以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麾下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三员虎将,文臣有简雍,糜竺,但是缺少了一个总览全局、负责谋划的军师,特别是在徐庶的离开之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刘备决定到南阳邓县隆中请诸葛孔明出山。他名声已经被很多人熟知,加上他的故交好友介绍,刘备其实应该是知道他名声稍晚的,据我分析,当时曹操孙权等人应该也想得到诸葛孔明,但是他们各自手下名士有那么几位说实话也不比诸葛孔明差,不可能厚此薄彼,所以都没有去刻意寻访诸葛孔明,至于其他诸侯,诸葛孔明是看不上眼的,孔明也是了然深知这些,我猜想这也是他二十六七岁还未出山的原因。

三国,一个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大时代,处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建的一段历史时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英雄、枭雄、奸雄人才辈出,各路诸侯的崛起与覆灭,谱写着一幅幅乱世争霸的画卷。

三国时期,涌现出许多令历史都要为之惊叹的超凡人物,在我心中有卧龙之称的诸葛孔明,是我最为之尊崇的,特别是他出山以后的一生,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卧龙起身出隆中,意味着三国乱世的格局将开始改变,为刘备的崛起拉开了序幕,也为三国鼎立的形成立起了基石;但孔明病逝五丈原,却又为三国的终结拉开了帷幕,也预示着“分久必合”的到来,孔明的一生让人在惊叹之余也不免唏嘘一声“时不我待”。

我不经在想孔明临死之际,是否后悔当时的出山辅佐明主?

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描述,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虽说有了个自己的据点,可以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麾下武将有关羽、张飞、赵云三员虎将,文臣有简雍,糜竺,但是缺少了一个总览全局、负责谋划的军师,特别是在徐庶的离开之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刘备决定到南阳邓县隆中请诸葛孔明出山。之前刘备在荆州历经的卢马跃檀溪后遇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当时听在心里,却没放心上立即行动,毕竟心里肯定在想一个个年轻小伙能有多大本事呢。直到后来徐庶的投奔,然后离开,临走又给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这才引起刘备的重视。刘备求贤若渴,带着关羽、张飞冒着飞雪三顾茅庐,终于请出诸葛孔明。这里也不得不提,司马徽说的一句话,“孔明虽得其主,未得其时”,应该是他已看出,属于诸葛亮的时机不对,后来事实 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往深了细想,以诸葛亮的聪明智慧,未出天下,便能确定最终三国割据,应该也能知道自己此时出山的时机尚缺,但天下大势由不得他,他自比管仲、乐毅,欲选择明主,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手下名士众多,加上曹操的性格,他去了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位置,东吴孙权亦是如此。只有皇叔刘玄德正值困难之际,手下缺少的就是他这样的人物,更何况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此时出山更能让刘备心怀感恩。想想刘备三顾茅庐,显示了他的诚意,加上刘备还有皇叔之名,而诸葛孔明呢?他名声已经被很多人熟知,加上他的故交好友介绍,刘备其实应该是知道他名声稍晚的,据我分析,当时曹操孙权等人应该也想得到诸葛孔明,但是他们各自手下名士有那么几位说实话也不比诸葛孔明差,不可能厚此薄彼,所以都没有去刻意寻访诸葛孔明,至于其他诸侯,诸葛孔明是看不上眼的,孔明也是了然深知这些,我猜想这也是他二十六七岁还未出山的原因。卧龙未曾出山,卧龙之名却在外一直流传,这就好比是钓鱼,当皇叔刘玄德出现,他知道鱼来了,他也该出山寻求抱负了,如果再继续“矫情”下去,可能就要“躬耕于南阳”一辈子了。对于三顾茅庐的结局,在我看来应该双赢,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一展抱负。至于后面的诸葛孔明有没有后悔出山,在我看来,他并不会后悔,虽然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时逢乱世,天下英雄都在争渡,他既已然入世,又怎能摆脱,所以就算知道自己的结局他也会出山,争上一争的。

乱世英雄辈出,求功或求名者,文武皆故。

以上描写叙述皆都是个人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