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少渠虽然只是个县长,同时也是个官场老油条,农会要他帮忙对付土豪劣绅,他什么话也不说,后来逼不过了,只好承诺会帮忙对付“四大家族”,杨靖宇相信了,他认为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王少渠不敢说假话,但杨靖宇还是太年轻了,他把王少渠放了之后,就听到四大家族连夜出逃的消息,杨靖宇闻听此消息感到十分愤怒,他觉得王少渠言而无信,农会的成员们也很生气,于是大家准备攻打县城。杨靖宇被农会的父老乡亲推举为会长,但是农会一开始的境况并不好,说是革命,实际连支枪都没有,于是有些人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杨靖宇就说:“没有枪咱们可以有枪嘛。

在中国诸多英雄人物中,杨靖宇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但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他对东北革命的领导上,作为一个英雄,杨靖宇的童年、少年时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英雄的成长经历和普通人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1905年2月13日,杨靖宇出生于 河南省确山县,原名马尚德,杨靖宇是他在东北时为自己改的名。杨靖宇家中贫困,但父母坚持让他读书,杨靖宇上过私塾,读过国小,比一般人有学问,他在十多岁时就以文言文写文章《与友人论修学方法论》,其中文笔老辣与思想程度简直不像个孩子,他的另一篇文章《战区灾民生还之感想》,更是超出了他这个年龄的局限,对战区灾民表现出了一种深深的同情。

后来杨靖宇考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有一天,教育局到他们学校考察,一个小职员丢了衣裳,怀疑是学校伙夫偷的,这个伙夫虽然贫穷,却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但不知为何,这名小职员就是认定了是伙夫偷的,伙夫也急了,说:“如果是我偷的,你搜就是了。”但小职员没有搜,派几个兵痞把伙夫抓了起来,吊在学校的操场上鞭打,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在旁边看,但没有人敢说话,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个时候,一个义愤填膺的高个子学生站出来说话了:“你们太欺负人了!你们凭什么打人,你们说他偷东西,有证据没有?”有了出头的人,其他学生也跟着大喊,群情激愤下,将这名小职员连同兵痞一起推搡出了学校,而这名出头的高个学生就是杨靖宇。后来那几名兵痞就盯上了杨靖宇,要校方交人。杨靖宇摆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坐在房梁上,手中拿着火柴,就点燃了一根,校方就顺势劝解道:“杨靖宇这小子什么都敢干,真要把他逼急了,他真能做出放火的事来,到那时候事情闹大了,你们也不好过啊。”

反动军阀政府风雨飘摇,而军官们最怕这个时候出事,所以兵痞也不敢把事情闹大,这责任他们担待不起,于是在杨靖宇的“威胁”下,灰溜溜地出了学校,没敢再提这个事。后来杨靖宇又参加了工业学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后来回到家乡确山开展农民运动。杨靖宇被农会的父老乡亲推举为会长,但是农会一开始的境况并不好,说是革命,实际连支枪都没有,于是有些人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杨靖宇就说:“没有枪咱们可以有枪嘛。”有人就说杨靖宇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他弄一支枪来看看,杨靖宇就说好,我给你们弄一支枪。

后来杨靖宇揣上一包花生米,在县城门口转悠,准备跟扛着枪的军阀大兵搭腔。

“求您点儿事儿呗。”20多岁的杨靖宇上前主动跟人打招呼。

大兵看到是个穿着寒酸的小伙子,没搭理。

杨靖宇掏出兜里的花生米,大兵眼睛亮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战乱年代,就连花生米这样的东西都是难得的美味。他看了一眼杨靖宇:“有什么事,说吧。”

杨靖宇说:“您能不能教教我,你们怎么走军操啊?”

大兵愣了一下:“什么走军操?”

杨靖宇手脚比划着:“就是你们扛着枪,一二一地走,就那种,你教我怎么走,将来我也想当兵。”他做出一副对军人很崇拜的样子,完全松懈了大兵的警惕。

“这还不简单,我教你。”

杨靖宇就递上花生,大兵也高兴了。

杨靖宇这个时候却道:“你教归你教,要是不能扛枪的话,我怎么走都不能像是个兵。”

大兵已经对杨靖宇很放心了,说:“没问题,给你扛。”

两人就在县城门口练习,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大兵说:“向后转。”杨靖宇却撒起脚丫子跑了,大兵在后面追,却怎么也追不上,最后停了下来,杨靖宇也没欺负他,跟着停下来,远远站着,放下一枚大洋,说:“大哥,今天对不住了,这个大洋就给你回家做路费吧。”

就这么,杨靖宇给农会弄来第一支枪,同时也让农会的其他人明白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以后农会再遇到什么困难,没有人抱怨了,大家都积极地想办法,就这样农会越来越壮大。

当农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从地下转为地上,在亮牌大会上,杨靖宇请来了县长王少渠,在发表完讲话后,请他表态。王少渠虽然只是个县长,同时也是个官场老油条,农会要他帮忙对付土豪劣绅,他什么话也不说,后来逼不过了,只好承诺会帮忙对付“四大家族”,杨靖宇相信了,他认为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王少渠不敢说假话,但杨靖宇还是太年轻了,他把王少渠放了之后,就听到四大家族连夜出逃的消息,杨靖宇闻听此消息感到十分愤怒,他觉得王少渠言而无信,农会的成员们也很生气,于是大家准备攻打县城。

与农会攻打县城相呼应的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行动,确山县的守军大部分已经调往前线应对国民革命军了,所以这场战斗双方旗鼓相当,确山县的守军到最后逐渐不支,败下阵来。农会活捉了县长王少渠,没收了四大家族的遗产,释放了被关押的大量的无辜民众,人民一众欢呼,国民革命军事后还送来锦旗“革命先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