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紋石具象畫面鑑賞的主要誤區。圖紋石具象畫面的鑑賞重點。

題名:高原放歌 石種:海洋玉髓

繪畫圖像對圖紋石畫面鑑賞的啓示意義

圖紋石畫面觀賞的要義是“畫面”,看懂石頭上的畫面對賞玩者至關重要。這裏,對繪畫圖像的含義及構成方式有一個基本瞭解和認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觀賞圖紋石畫面。

繪畫圖像是把審美意象以物質爲載體相對地“定型”爲直觀對象的幾何圖形與色彩組合的藝術表現。

題名: 寒鳥枯木圖 石種:海洋玉髓

繪畫圖像,主要有四種構成方式:

①再現——以對生活真實事物的寫實爲法則。如《蒙娜麗莎》(達•芬奇),真實地再現了我們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人物和自然景色。

②重構——將現實場景中的物象時空關係重新組合建構,而又不改換物象本身的基本形態。如《江山如此多嬌》(傅抱石、關山月),將春、夏、秋、冬四季的山嶺、樹木、長城、雪原、江海等景物濃縮描繪在同一畫面中。

題名: 魅力西部 石種:大灣石

③變形——離開擬物仿真的軌道,突出對象的某些特徵(削減或略去另外一些),甚至將從不同視角見到的物象經過誇張加工結合在一起。如《格爾尼卡》(畢加索),把人體的不同部分、動物的主要特徵部位以及器物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幅“剪貼”畫。

④抽象——將物象簡化成最基本的結構框架,在此基礎上創造一個新的組合結構。如《黃•紅•藍》(康定斯基),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作品富於激情和想象。

題名: 海上生明月 石種:冰彩瑪瑙

上述繪畫造型的圖像方式,對圖紋石畫面藝術審美的啓示意義在於:我們既可以側重於瞬間真實的描仿,來發現、欣賞圖紋石中反映事物真實景象的自然畫面;也可以側重於思維軌跡的外化,來發現、欣賞圖紋石中反映事物“真實的一個側面”或“抽象的幾何輪廓”的自然畫面。

題名: 午後 石種:大化石

圖紋石畫面的分類

1、圖紋石畫面的表現形式

依據繪畫圖像的再現、重構、變形和抽象等四種構成方式,可以把圖紋石畫面劃分爲兩種表現形式,即具象畫面和抽象畫面。

圖紋石具象畫面,指圖紋石畫面有具體的物象,以真實再現物象爲主,以思維意像爲輔。圖紋石具象畫面主要有類似繪畫圖像的再現、重構和變形等三種表現形式。

圖紋石抽象畫面,指圖紋石畫面中脫離具體的物象,人爲認識或者精神理解的幾何形態、色彩組合。

題名: 鳥鳴澗 石種:海洋玉髓

2、圖紋石畫面的物象類型

物象,指客觀事物。依據圖紋石畫面賞玩的具體實踐,可以把圖紋石畫面的物象分爲六種類型:

①人物形象,即人類的形狀和顏色。包括原始人、古人、現代人。

題名: 青梅竹馬 石種:海洋玉髓

題名: 李白行吟圖 石種:海洋玉髓

②物體形象,即物體的形狀和顏色。主要指動物、植物、人造物的形狀和顏色。

③景物,風景。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

題名: 奔騰 石種:長江石

④物候。生物的規律性變化,如植物的萌芽、開花等,動物的蟄眠、遷徙等;季節性變化規律的非生物現象,如初雪、結冰等。

題名: 金秋時節 石種:海洋玉髓

題名: 金橘飄香 石種:雨花石

⑤文學藝術作品所創造的典型形象。如八大山人的《孤禽圖》,《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等。

⑥典籍典故、神話傳說中的典型形象。如嫦娥、鳳凰等。

題名: 飛天 石種:海洋玉髓

題名: 王者之風 石種:長江石

圖紋石具象畫面的鑑賞重點

1、具象圖紋石鑑賞的邏輯起點

圖紋石具象畫面的鑑賞,必須緊扣畫面具象的相似度,圖紋石中圖案的具象度是畫面鑑賞的邏輯起點。離開相似度去鑑賞石頭的具象畫面,是無本之木,死路一條。

具象圖紋石的鑑賞應遵循一致性原則。所謂一致性原則,是指圖紋石的具象圖案與物象的一致性對應是嚴謹、清晰的邏輯關聯,具象圖案表現的自然物象、人造物象是真實存在,而非主觀臆想。

具象圖紋石的一致性原則具體包括以下對應關係:

①具象圖案體現了自然物象、人造物象的全部特徵或主要特徵。

②具象圖案之間的比例關係合理、協調。

③具象圖案之間的色彩關係協調、不衝突。

題名: 野鳧浴春圖 石種:海洋玉髓

2、具象圖紋石鑑賞的藝術審美

具象圖紋石鑑賞的核心是藝術美。圖紋石畫面的鑑賞必須建立在人類繪畫藝術的語境之下,脫離藝術的美去觀賞是無價值、無意義的,用藝術的眼光去觀察、發現、欣賞圖紋石畫面的自然美是賞玩的基礎。

既然,我們把石頭上的圖紋看成爲“畫”,那麼就應該用繪畫藝術的語言或符號去理解這些大自然饋贈的“藝術圖紋”,遵循繪畫藝術鑑賞的基本規律,把石頭上的“畫”與具體的某一繪畫形式相聯繫,並在這一藝術形式的語境下進行藝術審美。如,我們判斷某一圖紋石的畫面爲類水墨畫形式,而色彩的單純性是水墨畫的基本依據,則這個圖紋石的畫面只應該包含黑、白、灰三色。

題名: 雪滿天山 石種:潦河石

題名: 西嶽煙雨圖 石種:海洋玉髓

3、具象圖紋石鑑賞的文化內涵

偉大的繪畫藝術作品,不僅注入了鮮明藝術風格的個性符號,而且體現了深刻的人文價值。具象圖紋石的藝術價值與其文化內涵緊密相關,只有那些能夠充分展示人類歷史進程、文明成果、文化傳承、民族精神的具象圖案,纔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纔有更高的藝術價值。

具象圖紋石的賞玩,要遠離迷信文化、鬼神文化、低俗文化、庸俗文化,自覺與主流社會接軌,努力納入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的框架。在圖紋石的賞玩中,不斷挖掘個人潛力,不斷提升精神價值,傳遞正能量,把審美的直覺、情感和愉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纔是文化賞石的題中之義、陽光大道。

題名: 王者香 石種:海洋玉髓

4、具象圖紋石鑑賞中具象與韻意的關係

具象圖紋石賞玩的目的,是融入個人情感,獲得審美愉悅。韻意,是具象圖紋石自然美、藝術美的擴展和延伸。離開韻意去鑑賞石頭上的具象畫面,是迷失了賞玩的標靶,執迷不悟則誤入歧途。

具象與韻意是具象圖紋石的有機整體,二者的關係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①畫面石是具象與韻意的緊密結合,二者缺一不可。把具象與韻意這兩個要素割裂,任何單一要素的鑑賞都是無意義的。

題名: 秋韻靜美圖 石種:海洋玉髓

②具象,不一定美,具象要與美結合。離開美的本質和畫面韻意去看圖紋石畫面,是看圖識字,不是欣賞畫面的藝術美。

韻意,由具象而產生,脫離具象的韻意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物象的美是有範圍和層次的,畫面的韻意有寬窄、深淺之分。

④具象是基礎、前提,韻意是核心、境界。圖案具象度高不一定是精品圖紋石,精品圖紋石一定是具象度高、韻意深刻的圖案。

題名: 石種:荷花石

圖紋石具象畫面鑑賞的主要誤區

1、具象相似度的判斷,缺乏與物象嚴謹的邏輯對應關係

在圖紋石具象畫面的鑑賞中,主觀臆想的現象普遍存在。觀察石頭畫面時,很少關注圖紋與物象的邏輯聯繫,缺乏周密細緻的思考,只依靠簡單判斷和局部合理,即形成似是而非的主觀認識,隨意把圖紋張冠李戴、指鹿爲馬。

2、具象相似度的判斷,沒有抓住物象的主要方面

物象的特徵大致有三種分類:全部特徵與局部特徵;主要特徵與次要特徵;輪廓特徵與細節特徵。對畫面圖紋的具象度判斷,有的石友似乎更願意關心圖紋與物象對照的次要方面,特別注意局部、次要和輪廓等特徵的所謂發現,形同瞎子摸象。

題名: 喜洋洋 石種:海洋玉髓

3、畫面審美缺少大局觀,糾結於局部圖紋的審美髮現

具象畫面是一個整體,但在實際審美髮現中容易忽視畫面的統一和協調。畫面的審美通常集中在某一局部的具體圖紋上,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圖紋之間的比例、大小、遠近和協調等關係上,結果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4、不重視畫面主體突出的重要性,忽視圖紋色塊之間的明顯區分

畫面主體是否突出,至關重要。不少石友偏離了這個方向,試圖在含混不清的色塊中找到亮點,在複雜無序的圖紋裏搜尋具象。即使偶有發現,這種形同“大海撈針式”的圖案,不過是霧裏花、水中月。

題名: 知秋 石種:海洋玉髓

5、無限放大具象圖案的優點,無視圖紋干擾的存在

圖紋干擾,是影響畫面美感的重要因素。有的石友在畫面審美過程中,往往只看亮點,不及其餘。沒有或很少留意“干擾”這個關鍵少數的存在,不善於在圖紋的審美過程中“去幹擾”,或主觀上對干擾因素採取“掩耳盜鈴”的態度,陷入一葉障目的境地。

題名: 浪濤月華 石種:大灣石

6、嚴重輕視畫面主題的高度提煉,迴避畫面韻意的廣度和深度

韻意,是具象畫面的靈魂,是藝術生命力之所在。具象,這個詞通俗易懂,卻又極易使賞玩者掉進簡單化的“具象陷阱”。畫面具象從來不是脫離韻意而單獨存在的“神器”,簡單理解就是“身份證照片不是藝術品”。

題名: 降龍尊者 石種:海洋玉髓

精品與普品的區別在毫釐之間,根本的一點是氣韻生動決定高下。忽略畫面的藝術美感,輕視主題的文化內涵,是不明智的。主觀否認畫面韻意的極端重要性是十分錯誤的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