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欧洲空间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联合实施的水星探测计划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探测器,沿着风景优美的路线前往水星,成功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飞行任务:一次精心设计的绕地球飞行。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探测器将于10月份飞掠下一个行星——金星,将在2021年至2025年间绕水星进行一系列的6次飞行,直到2025年12月到达水星。

由欧洲空间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联合实施的水星探测计划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探测器,沿着风景优美的路线前往水星,成功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飞行任务:一次精心设计的绕地球飞行。该探测器于2018年10月发射,其目的地水星(Mercury),这项任务非常具有挑战性: 其抵达水星前需要飞行7年时间,进行9次飞掠复杂行星的飞行。

4月10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2点25分(格林威治标准时间4点25分),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探测器执行了这9次飞掠中的第一次,探测器从距离地球12693公里的地方飞来,以一个精心设计的角度接近地球,该角度旨在略微降低其相对于太阳的速度。这一调整将使其能成功飞入太阳系的深处。

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探测器将于10月份飞掠下一个行星——金星,将在2021年至2025年间绕水星进行一系列的6次飞行,直到2025年12月到达水星。此次任务一个很大的创新就是采用两个轨道探测器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水星进行探测。这对了解太阳风对水星的表面和磁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探测器到达水星后,将分成两个组成轨道探测器: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水星磁层轨道探测器和欧空局的水星行星轨道探测器。第一个探测器将在水星表面上方相对较高的轨道上运行,重点研究由水星磁场控制的空间区域——磁层。科学家们对这项研究感到兴奋,因为在探测器到达水星之前,专家们认为这颗水星不应该产生磁场。至今,这一现象仍然令人困惑。

第二个探测器将接近水星表面,虽然它将提供一些磁层测量数据,但它将专注于分析水星的成分。科学家们希望这项工作能帮助他们了解水星——以及整个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