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擁有“藥中黃金”美譽的熊膽,是位居中國四大名貴珍稀動物藥材之首的中藥,是很多文人筆下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藥,是現實中治療疑難雜症的王牌,據說能治療的疾病不勝枚舉,小編倒是好奇,一枚熊膽竟有這般功效?話說,當小編我看完這篇文章後,也是心服口服了。

充滿爭議的熊膽,卻真是治療疑難雜症的王牌!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多次身受重傷:先是因保管笑傲江湖曲譜而被嵩山派掌門人左冷禪派出的手下追殺;後又在推選五嶽派掌門的比武大會上,與昔日戀人嶽靈珊小師妹比武,心神搖曳之時不慎被長劍穿入肩胛,自背直透至前胸,受傷極重。幸虧幾次性命堪憂之時都有恆山派的治傷神藥“白雲熊膽丸”療傷護命,不然可能早就一命嗚呼!這恆山派的療傷法寶白雲熊膽丸畢竟是小說虛構的,究竟是否有此神藥、具體組成是什麼無從知曉。但顧名思義,其主要成分無疑就是中藥裏歷史悠久的動物藥——熊膽。

充滿爭議的熊膽,卻真是治療疑難雜症的王牌!

熊膽作爲中國四大名貴珍稀動物藥材(熊膽、麝香、虎骨、牛黃)之首,素有“藥中黃金”之美譽。最早在漢末醫家陶弘景所著的《名醫別錄》裏即有關於熊膽的記載。關於熊膽的特性,明代繆希雍言簡意賅:“凡膽皆極苦寒,而能走肝、膽二經,瀉有餘之熱,蓋以類相從也。”熊膽的性味無疑是苦寒,歸肝、膽、心、胃經。其主要的功用都圍繞着苦寒: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息風止痙、殺蟲止血等。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熱毒病證

這是熊膽十分重要的適應證。熊膽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廣泛用於治療各種熱毒病證,包括皮膚瘡癰、咽喉腫痛、肺熱咳喘、口舌生瘡、大腸熱毒之瀉痢、痔瘡以及一些溫熱病等等。無論內服、外用都非常有效。

2、肝膽實熱

肝膽實熱在中醫中涉及許多病證,包括高熱、眩暈、黃疸、驚風、抽搐、癲癇、脅痛、口苦等。熊膽對這些病證都有非常顯著的治療作用,能夠清利肝膽、瀉火解毒。目前在臨牀上,熊膽或含有熊膽的中成藥常用於治療一些肝膽疾患,如肝炎、脂肪肝、膽囊炎、膽結石、肝硬化乃至肝癌等,也常用於治療肝火上炎、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等。

3、眼疾

熊膽在眼疾的治療當中可謂是有奇效。熊膽能火解毒、清肝明目,治療肝火亢盛的眼疾用之非常有效,內服多入丸散劑,外用滴眼。

此外,熊膽還常用於治療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老年性心絞痛)、腫瘤、手足口病、口腔潰瘍等。

應當說明的是熊膽雖然療效卓著,但並非人人可用。《笑傲江湖》中提到白雲熊膽丸服用以後往往要昏暈半日,因此儀琳給令狐沖服用之後,令狐沖昏睡過去久久不醒,儀琳嚇得花容失色。儘管武俠小說中不免誇大,卻也說明熊膽確實藥性霸道,苦寒之性極重。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用量宜小。

2.不入湯劑,入丸散劑或膠囊。

3.脾胃虛寒、非熱證者忌服。

鑑於圍繞着熊膽的應用之爭,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熊膽的採集加工演變過程。

熊膽的採集最早採用殺熊取膽的方法,將熊殺死取出熊膽,於通風處陰乾或置石灰缸中乾燥。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必須殺死熊而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只有一熊一膽,來源稀少,售價昂貴,不能滿足臨牀醫療需要。後在1985年從北朝鮮引入利用外科手術安裝瘻管引流熊膽汁的實驗方法,採用有管取膽汁,將取出的膽汁乾燥後成熊膽粉。該方法的優點在於不殺死熊,可以定期獲取熊膽汁;缺點在於限制熊的活動,造成部分熊腹腔感染,給熊帶來了痛苦。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活體無管引流熊膽汁技術獲取熊膽汁,經過濾、乾燥等步驟,即可製得熊膽粉。無管引流技術克服了有管引流的弊端,可以定期得到較多的熊膽汁,且對熊的正常生長發育無影響,痛苦也不大。目前所採用的就是這種技術。

有學者提出用功效相近的中草藥、人工合成的熊膽成分來替代熊膽汁的應用,但藥效帶亟待驗證。

白雲熊膽丸僅僅是文學家筆下的一個虛構藥物品種,但從中卻也折射出諸如熊膽、牛黃、犀角、麝香、羚羊角、虎骨、鹿茸、穿山甲等動物藥的卓越療效。文學家筆下的這些藥物往往是起死回生的神丹妙藥,在現實當中這些藥物同樣是醫生手中治療疑難雜症的王牌。但鑑於貨源稀少、價格昂貴,且涉及到動物保護法,如何合理開發、應用這類動物藥,值得我們共同深思。

小編說本文提到了熊膽的良好藥效,但並不支持不人道地使用熊膽,本平臺支持一切合理的動物權益,倡導並支持動物藥替代品的科學研究。

好 · 書 · 推 · 薦

充滿爭議的熊膽,卻真是治療疑難雜症的王牌!

《藥緣文化》

版權聲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