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方》收官後,劇中三個大女主之一的馬伊琍接受了採訪。

其中,馬伊琍談到了現在自己對感情的理解,她說男女之間“靈魂的守望”來得更長久,這種男女之間長久的“靈魂守望”,不是愛人關係,是朋友關係,因爲男女間的戀愛和婚姻關係,可能會有分崩離析的一天,因爲它對彼此會有佔有、控制這些要求,而想要達到關係長久,必須突破這些感性要求層面的東西。

大女人不改其本色,她從來都不適合情令智昏、癡男怨女的戲碼,她是依仗着自己,站得高、看得遠、拿得起又放得下的那個獨立智識女性。

馬伊琍對男女情事的超然,似在回應大衆所疑惑的她離婚的原因。她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對《在遠方》中路曉歐、劉愛蓮和姚遠情感糾葛的闡釋,也像是爲她和文章一段情緣的作結。泉涸

三個多月前,馬伊琍和文章同時宣佈了離婚消息,結束了11年的婚姻,14年的感情。

這個消息來得猝不及防,因爲它比大衆的預想晚了五年。

14年3月,文章和姚笛的親密照曝光,出軌事實浮出水面,輿論轟炸接踵而至。彼時,在哺乳期的馬伊琍,沉寂了三天之後,凌晨發聲:“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這份艱難的原諒,讓馬伊琍成爲了大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原諒教教主”,強勢幸福的“馬司令”突然成了一個婚姻不幸的可憐女人。

文章人生的浩劫,從春風得意的雲端之上突然跌入人人不齒的“劣跡藝人”行列,這時候,馬伊琍原諒了他,委曲求全堵住了悠悠衆口,接住文章讓他不至於粉身碎骨,是有情有義,更是大恩大德。

可恩德是種異常沉重的東西。它不時提醒受者應該感念、回報和償還,它把施受雙方放在不對等的道德地位上,中間隔着不可僭越的道德屏障,對夫妻親密關係來說,是大忌。

馬伊琍和文章的感情,一開始就是不平等的。

兩人相識,是合作張黎導演的古裝劇《錦衣衛》,馬伊琍演“奉聖夫人”客映月,文章演明熹宗朱由校,乳母和兒子的關係,像是冥冥中的註定。

馬伊琍大文章8歲,心理年齡上起碼大10歲,兩人確立戀情時,馬伊琍紅得山崩地裂,而文章只是無名小卒,名氣和年齡的巨大差異,是兩人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熱戀情濃時,山海皆可平,什麼都不能阻礙眼裏只有對方的愛人。

沒有自信而亞歷山大的文章,抗拒和馬伊琍一起出現在公衆場合,馬伊琍就像老師一樣鼓勵他:“咱們是平等的”,她是主動方和引導者,帶領文章實現在情感和事業上的雙重成長。

08年,馬伊琍驚世駭俗了一把,和文章領證結婚。

就算輿論洪水滔天,但日子還是人家自己過。結婚後到文章出軌曝光前的這段時間,馬伊琍一直是幸福女人典範,文章在公開場合不斷示愛,自詡“小男人”,對家裏發號施令、掌控大局的“馬司令”言聽計從,連馬伊琍好友都覺得文章“好可憐”。

爲了家庭和老公的事業,馬伊琍選擇了妥協和奉獻。

事業上升期時,她生了兩個女兒,懷孕、生產和育兒對女人事業生命的佔據和打擊,向來理性的馬伊琍沒有考慮;爲了成就文章,壓縮自己的事業不算,她給老公當製片人當演員,全力朝着“夫唱婦隨”的方向努力。

文章風生水起,成了桂冠無數、收視保障和票房號召雙得意的國內頭號小生,周星馳退居幕後的第一部導演作品《西遊降魔篇》找他合作,李連杰認他當乾兒子,而馬伊琍的重心移到家庭上,安安心心相夫教女。

從小獨立強勢的馬伊琍,得知丈夫在自己孕期出軌,會是怎樣的心情?諷刺的是,她曾轉發了一條出軌新聞,言辭極盡憤怒,大聲疾呼女性自強、絕不原諒渣男。

所以,她應該又痛又苦又澀又恨又無可奈何......心疼,臉疼,感情疼,自尊疼,而疼的死去活來,她還要保持理智,挽救在輿論颶風裏身心搖搖欲墜的丈夫,守護家庭、父母和一雙女兒,這時開始,他們感情的活水斷絕,婚姻生活成了一灘淤泥,恩德像刺辣的太陽,迅速讓它乾涸裂縫、千瘡百孔。

相濡以沫

我們喜歡用“相濡以沫”來形容夫妻患難真情、扶將共渡。

但其實,相濡以沫實在是不得已的依存關係,它是瀕死困境中沒有選擇的求生本能。

馬伊琍在文章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原諒,是大多數人會選擇的做法:婚姻就像合夥開公司,男女都要投資,雙方結成利益共同體,除了無形的情感資產和有形的物質財產,權重最大的還是孩子這個共同的血緣投資。

出軌風波之後,文章的公衆形象一落千丈,馬伊琍再度殺伐果決、力挽狂瀾。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我的前半生》、《找到你》......馬伊琍奮力攀爬,在一線實力演員和現代獨立女性的珠峯上越爬越高,她要證明,她不是一個被家庭綁縛、出軌丈夫傷害後,哭哭啼啼、要死要活的蠢女人,她是聰明能幹、自信自強的現代女人。

而文章,好不容易在妻子面前樹立的自信和驕傲全線崩塌,他又回到了“小男人”狀態:無戲可演,就在家裏帶孩子,支持原諒自己的偉大老婆出去拼殺。

馬伊琍很偉大,她不僅賺錢養家,挽救家庭的公衆形象,還全力支持轉做幕後的文章復出。

文章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陸垚知馬俐》,拿到了17年金雞獎“導演處女作獎”,是文章風波後獲得的首肯,但文章差點與它失之交臂。

《陸垚知馬俐》拍攝途中,焦慮暴躁的文章多次產生不想拍下去的念頭,有兩次因爲對演員和劇本的不滿,文章直接甩門走人,是馬伊琍“全程陪同”:勸他接拍,和他分析劇本,幫他搞後勤搞交際,調適安撫他波動的情緒......真是路曉歐和劉愛蓮的合體。

電影上映時,兩口子現身影院爲自家電影打Call,文章對馬伊琍的愛意和感激溢於言表。

15年馬伊琍生日,文章爲她辦了浪漫的生日會,兩人喝醉擁吻,文章跪地再度求婚:“小文以前不靠譜,今天以後想靠譜了”;17年金雞獎領獎臺上,文章感謝馬伊琍、家人和劇組,情緒一度激動落淚。

趁着《陸垚知馬俐》拔地而起的東風,文章再度執導《剃刀邊緣》,這一次他試着重回演員行列,而馬伊琍依然堅定站在他身邊,和他“上陣夫妻檔”;文章又陸續出演了《封神傳奇》、《歡喜密探》和《少帥》,《少帥》口碑獎項雙豐收。

但靠譜的表白、獎項的認可、複雜的熱淚和復出的成功,並沒有讓大衆動容原諒他,提起文章,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出軌”,在大衆心裏,“出軌渣男”的恥辱標籤頑固地釘在文章腦門上。

文章最想跨過去的檻、揭過去的不恥之章,大衆都替他牢牢記着呢,時刻提醒他,他有德道污點和婚姻過失,而他不計前嫌的偉大妻子,像一面明鏡,讓他看見自己的每一處髒污。

相忘於江湖

今年馬伊琍43歲生日的時候,給自己寫一篇文章,訴說自己對錶演的無限熱愛,感慨凡人和事沒有永恆不變——像是某種暗示。

馬伊琍很充實,全情投入自己熱愛的演員事業,回母校當考官,接受採訪,做演講,做公益......一個自信耀眼的獨立女性偶像,一個堅強上進的正能量代表。

對比之下,文章顯得落寞。片場獨自喫外賣,和風扇對酌,這個悽清落魄的場景,被媒體形容成“35歲活得像53歲的老男人”。

那個桀驁張狂、暴躁不靠譜的文章一去不復返了,他作夠了,摔跤了,學乖了,靠譜了,但他和馬伊琍心裏的那根刺永遠都在,它不會消失,相對共處就是一種摩擦刺破皮肉、刺入骨髓的傷害。

文章和馬伊琍相愛過,彼此成就過,互相傷害過,最終和平分開,馬伊琍和文章用了五年嘗試修補,但卻想明白了“破鏡不能重圓”的道理,選擇了一種最可能長久的關係:做靈魂守望的朋友。因爲朋友沒有要求、責任和負擔,如是,大家都輕鬆愉快。

緣聚緣散,相忘江湖,轟轟烈烈開始,體面和氣告別——他們給了愛情最大的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