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儿子长大了……”

11月23日上午,在潍坊行知学校高三三班的教室里,一位妈妈读着孩子写给自己的信,不禁流下了眼泪。

她说,学校组织这样的家校交流活动,让她更清晰地看到了儿子的变化,感受到了成长的力量。

这是该班班主任李浩然老师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的“亲子互语”活动。孩子们写下对父母说的话的同时,父母也写下对孩子们要讲的话,班主任写下对孩子的评价和期望。

这也是潍坊行知学校11月23日至29日开展的家校交流周活动中的一个小片段。

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各教学部、各班级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密切了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及孩子学习生活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诠释了学校“致良知,敦善行,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

主题,紧跟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做好家校沟通,密切家校联系,携手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渠道。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党建和家校共建活动,扎实推进“三个如何”“四个融入”“三红工程”,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潍坊行知学校组织开展了这次家校交流周活动,这也是新学期以来学校组织的第一次家校互动活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家校交流。学生发展中心及各学部经过近两周的精心准备,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家长们也高度重视孩子的成长,如约而至。

沟通,从心开始

热情的王老师从这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入手,详细地与张先生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关注、陪伴孩子学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让张先生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一张笑脸相迎,一张凳子请坐,一杯茶水相敬,在交流周活动中,老师们把家长请进办公室,坐下来,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共同探讨提高孩子成绩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沟通从心开始。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次次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互动的桥梁。

“活动不仅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让我们老师进一步了解了家长的所思、所忧和所盼,进而拉近了家校距离,增强了教育合力。”一位老师这样说。

体验,为爱而来

“这么近距离地感受孩子的学习环境,感觉非常亲切!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样。”课间操,一位家长对老师说。

家校交流周期间,家长们走在校园里,和孩子一起上课,和孩子一起就餐,一起参加课间活动,让很多人发出了像这位家长一样的感叹。

学校的课堂上,每天都有不少家长坐在教室后方,聆听老师们的讲课。甚至有不少家长还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笔,做起了笔记。而学生们见到爸爸妈妈来到课堂,学习更起劲儿了。

课间操,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观看孩子们跑操。看孩子们队列整齐,斗志昂扬,家长们赞叹不止,忍不住用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了这精彩的一幕幕。

家长们还参观了学生的宿舍、食堂,品尝了学校提供的午餐,近距离地了解了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并对学校周到、细致的生活服务点赞不已。

建议,坦诚以对

25日,行知学校以学部为单位,举行了校长面对面座谈交流活动。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与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学校相关负责人向家长们汇报了行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孩子们平日学习的基本情况,同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舒适和谐的氛围,多给孩子爱和鼓励,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贾文启副校长从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保障、年级工作、个性发展等方面,向全体家长介绍了近期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并就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同时,家长们就前期的参观体验感受,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对此,岳廷玉校长说:“家长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不论大小,我们都会重视起来,而且尽最大努力去解决,为他们免去后顾之忧。”

他说,接下来,学校会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建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沟通无极限”家校交流活动,进一步开创“家校携手”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而继续努力。

通讯员:刘永杰

编辑:小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