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末代皇帝》一部令人深沉的影片上映,看完之後,儘管讓人堵得心裏難受,但依然是一部非常棒的歷史寫實影片。作爲歷史旁觀者,我們在三個多時長內一睹了溥儀跌宕起伏的一生,很難想像溥儀這煎熬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

歲月蹉跎,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被監禁的一生,幼年時在紫禁城內,想出而不得;中年時成爲日本政府的傀儡;日本戰敗後又不得不被關進監獄內接受政治改教。

——歷史圖片

—歷史圖片

後來暮夕之年,當初想要逃離的家,此時卻是物是人非,自己需要買票才能進入。面對溥儀的一生,除了“心酸與憐憫,我們再也無法用什麼言語來表達此時的心情。身爲清末皇家子弟,他不得不承受着這一切。從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帝再到解放之後的平民百姓,歷史的車輪營造了溥儀命途多舛的人生。在電影片段裏,溥儀最後坐在龍椅上露出了百感交集的笑容一下狂戳我們的淚點 。從電影的拍攝到演員演技,我們無可挑剔。爲我們再現了清末戰火飛飛,政治動盪下,溥儀艱難的一生。

影片裏溥儀收拾行李離開皇宮時用力甩掉的不單單是個球拍,文秀離開時在雨中飛奔的樣子,濺着水花的步伐,踩踏出了那瞬間的靈魂自由。電影的畫面很美,配樂和故事也很棒,很難相信這是1987年上映的。

歷史的變遷,單單3個小時的電影依然講不完溥儀一生的故事。這部電影是由意大利的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所導演,他主要是從溥儀這個人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來講述,政治觀點沒那麼強烈。坂本龍一爲其配樂,我是因爲聽了《Rain》而來看這部電影的,已經循環幾天了,能從這首曲子中聽到電影。

演員從少年到中年的跨時空演繹,表達出了不同情感。讓我們感受到人生的無奈與虛無。壓抑之時,全部都被宿命般的死寂環繞。其實無論是誰,作爲封建社會崩塌的最後一刻的代表,都註定了其悲劇的一生。最後就如那句話:“他做了一輩子囚徒,在紫禁城在滿洲國在撫順管教所。終於買了張觀光票,在赤色餘暉中蹣跚進入太和殿。須臾一世,只有那皇座下藏着的蟋蟀,還認得他是帝王。”

溥儀這一生都在被命運的車輪推着走,在皇宮裏被喫人的禮數約束着操控着,被日本人當做傀儡一樣操控着,母親去世他無法探望,奶孃走了他留不住,婉容走了他更也留不住。殘酷的背後,他就像個被提着線的木偶被人擺弄着。

去戰犯管理所的時候,面對日本人犯的錯,他都歸咎到自己身上,他說我要對一切負責。其實如果能換個時代他或許能做個開明的好皇帝,或者當時聽婉容的去歐洲。他的下半生可能會好過些,至少不會潦倒至此,他的一生既荒誕又諷刺,目睹着一個朝代的衰敗和另一個時代的誕生,他只好也只能觀望着。時代的變遷,我們誰也無法左右,留下的只是無奈和感慨,赤色的餘暉下,人生與時代,不論顯赫還是落魄,我們終將度過,只是多了一些情愫。無奈之餘,我們只能這樣說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