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刀未老

軍事武器的更新速度非常地快,曾經風光無限的很多武器都已經退役。其中德國有一款戰鬥機被德媒吐槽:“狂風”戰鬥機都可以老到進博物館了,但竟然還在服役而且還有計劃繼續改進服役至2025年。

狂風戰鬥機

是英國、德國以及意大利聯合研製的雙座雙發超音速變後掠翼戰鬥機,主要用於近距空中支援、戰場遮斷、截擊、防空、對海攻擊、電子對抗和偵察等,是爲適應北約組織對付突發事件的“靈活反應”戰略思想而研製的,主要用來代替F-4、F-104、“火神”、“堪培拉”、“掠奪者”等戰鬥機和轟炸機,執行截擊、攻擊等常規作戰任務。


德國空軍的狂風

狂風的研製是受冷戰中

歐洲

軍事對峙中對航空打擊力量的需求促成,因爲東西方依靠大規模部署

核武器

在歐洲形成了“恐怖的平衡”,核武器毀滅性的作用使核戰爭成爲最後的戰爭手段,所以常規作戰又重新成爲了各國軍事

決策單位重視的作戰方法。歐洲各國在60年代末開始將作戰思想由全面核戰爭的“大規模報復”戰略,改變爲以常規武器爲主,核武器爲後盾的“靈活反應”戰略。戰略上的變化使歐洲各國的空軍部隊迫切需要改進現役裝備的技術水平,尤其是對具備縱深打擊能力的高性能戰術攻擊機的需求最爲迫切,而西歐國家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幾年的發展,經濟和技術都已經從戰後的一片廢墟上得到了基本的恢復,經濟上的恢復和技術上的發展和與蘇聯激烈對峙的冷戰的需要,都使西歐國家的軍隊需要在美國之外發展自己的空中打擊力量。狂風應運而生。


寶刀未老

狂風戰鬥機採用全金屬半硬殼結構,

結構上以鋁合金爲主,部分採用了合金鋼,在高受力的中央翼盒和機翼轉軸部位應用了高強度的鈦合金,複合材料應用範圍不大,

狂風截面尺寸較大的機身具有很大的內部空間,在機身中段上方還有高強度的中央翼盒和轉軸機構。

爲了提高對狂風電子系統的維護和保養能力,機頭的雷達天線罩可以向側面打開,雷達天線也可以折轉,前機身側面設計有大開口以便對航空電子設備進行檢測。狂風的機身設置有大量的檢查口蓋,全機開口率較高,可以方便在設施簡單的野戰機場對飛機進行地面維護和保養。


尚能一戰

採用一型多用設計思想的狂風按照任務要求採用不同的雷達火控系統,歐洲國家當時所能夠獲得的雷達系統在技術性能上遠不如美國,因此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兩套雷達系統來滿足各自的作戰要求。對地攻擊型裝備的多用途前視地形測繪雷達系統應用了橢圓形雷達天線面,多用途前視地形測繪雷達在作戰中進行測繪、識別和瞄準地面(空中)目標,同時爲機載武器提供目標的距離和角度信息。對地攻擊型最大載彈量達到9噸。擁有很強的對地攻擊力,早期中國曾經考察過狂風,應付來自北方的鋼鐵洪流。只是價錢過高最重沒有談成。


低空飛行

不過這款戰鬥機現在很多國家都宣佈退役了,都在國家的博物館中陳列展示了。但是德國卻宣佈“狂風”要服役到2025年才能退役。目前德國共有93架狂風,其中在服役的就有88架。因爲狂風已經是非常老牌的戰鬥機了,在日常的維護上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並且這些成本還在逐年遞加。

英國和意大利也還有部分在使用,所以德國想要聯合這兩個國家對狂風進行升級,日常的維護成本可以降低。但是意大利和英國卻不打算再升級狂風,反而引進了更先進的F-35戰機。這樣的話,德國的維護成本還將變得更高。

這樣不惜花費更高成本也要繼續使用狂風,自然有他們存在的道理。即使德國內部的媒體都在吐槽這一行爲,德國政府卻仍堅持自己的做法。說明狂風戰鬥機寶刀未老尚能一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