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新疆險勝浙江稠州銀行的雙加時比賽,堪稱新賽季CBA前兩輪的最精彩對決,尤其是可蘭白克和吳前兩位本土投手關鍵時刻的神準三分球讓人印象深刻。反觀新賽季開局兩連敗的遼籃,兩場得分均未過百,外線三分球命中率只有不及格的25%,很多人在問:遼籃的投手在哪裏?

前幾個賽季,三分球一直是遼籃的殺手鐧,這與球隊擁有哈德森這位CBA的三分王有着直接關係。老哈不僅是CBA歷史上投中三分球數量最多的球員,也是命中率最穩定的球員之一。不過哈德森的光芒反倒掩蓋了遼籃近年來缺乏本土優秀投手的事實,當哈神離開後,球隊的三分球變得突然不準了。

中國籃球聯賽職業化20多年以來,像吳慶龍、李曉勇、嶽鵬飛、邊強、劉相韜、張慶鵬……這些遼寧隊的一代代本土投手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外線的精準三分,是球隊克敵制勝的有力武器。可是在張慶鵬離開之後,遼籃本土球員中就沒有一個真正稱得上優秀投手的球員。也許有人會說受傷前的賀天舉和剛剛受傷的叢明晨,三分球能力很強,不過真正意義上的優秀投手,考驗的是關鍵時刻的命中率,而不是錦上添花的得分。就像當年世錦賽三分絕殺斯洛文尼亞的王仕鵬,就像2017-2018賽季第二場總決賽,在三分線外兩米遠的距離依然能夠連續投中不講理三分的哈德森……

當今籃球的發展趨勢是一個需要投手的時代,沒有庫裏、湯普森這樣的超級投手,就沒有NBA勇士隊的總冠軍;沒有坎帕佐、斯科拉這樣的投手,阿根廷隊就不可能在今年的男籃世界盃上成爲最大黑馬獲得亞軍。今年中國男籃本土世界盃慘敗,其中很大原因就是球隊缺少合格投手,不要說三分球命中率慘不忍睹,就是罰球命中率都名列32強倒數第一。

中國籃球最近幾年盲目追求高大化,卻忽視了投手的選拔和培養,丟掉了自己“快、靈、準”的特點,球員的投籃基本功不過關,到了世界高水平大賽,面對歐美勁敵,盲目拼身體,而不是依靠精準的投籃去制勝,拿自己的短處去拼對手的長處。世界盃上,32強中身高最矮的委內瑞拉能夠打得中國隊沒有脾氣,靠的就是運動戰中精準的三分球和半截籃,這樣的失利必須要讓中國籃球人有所清醒。

中國男籃世界盃上的教訓同樣需要遼寧男籃來重視,相同的問題如何去解決。本來今年夏天三分手感火熱的叢明晨很有可能成爲球隊最穩定的那個投手,但意外的骨折打亂了球隊的計劃。現在來看,球隊放走原帥、趙率舟兩名三分好手十分可惜。不過替補席上,王化東、郭旭都擁有不錯三分能力,兩人最缺少的就是大賽經驗的積累。

不經過槍林彈雨的洗禮,就不可能成爲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神槍手。同樣的道理,遼籃要大膽地給年輕投手創造充足的實戰時間和空間,哪怕是在常規賽中以犧牲一定成績爲代價。培養優秀本土投手,刻不容緩!遼籃真的沒有多少時間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