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传承着中国人的伟大智慧和社会伦理观念,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用影像作品阐释春节期间,世界各地所凝结的中华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安康、团圆平安、万事如意、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喜庆氛围,展现群众文化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年,是时间转换的标志,是中华文化的浓缩。

年,是最长的一次身心运动,是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

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是海内外挥不去的乡愁。

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亿万中国人的精神图腾。

年,是中华民族的大型交响乐,是中华儿女的民族大合唱。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传承着中国人的伟大智慧和社会伦理观念,凝聚着中华儿女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是最大、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

用影像作品阐释春节期间,世界各地所凝结的中华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安康、团圆平安、万事如意、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喜庆氛围,展现群众文化事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

年文化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经过长期创造、选择和积淀而成的大量、密集的民俗活动、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共同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景象。

年文化由故土、血缘、乡情汇集而成的巨大磁场,遍布大地山川每个城市和村庄。让这磁场产生效力与魅力的,既是感情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

年文化作为一个共同的纽带,不仅把相互熟悉的家人联系在一起,更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年文化既有视觉的(颜色与图像)、听觉的(鞭炮声与拜年声),又有味觉的(应时食品)、嗅觉的(香火和火药)。

年文化占有我们所有感官直至心灵,并深深留在我们民族记忆里。

真正的文化不在于用金钱造势,而在于是否浸入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

每每看到这些或喜或忧,或明或暗,但都能触及人心最软处的片子,都会止不住的欣喜。不仅因为摄影技术和艺术的精湛,更是因为这些影像保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使之焕发新时代的光芒,让我们子孙后代能留存记忆,这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不要千篇一律,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全盘西化,不要假大喜空,不要黑老丑旧,尽我们摄影人的责任和使命,圆我们每个人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年,是春的脉动, 是心的开始。

无论年俗怎么变化, 我们对幸福团圆的向往都不会变;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 我们对国泰民安的期盼都不会减。

在流动的时代感受团圆的温暖和力量;

在变化的时间里感悟不变的文化基因。

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

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

让传统文化青春不老;

让家国天下繁荣昌盛。

“年味”——中国年味摄影大赛开赛29天,投稿作者数千人,覆盖全国各个省及多个海外地区,来稿21685幅,数量、质量都让人惊喜。对各位的大力支持、推广、参与,深表感谢。 经过整理、初评、 大赛终评工作于2019年3月24日在陕西数字图片中心举行。

现将获奖名单和作品公示如下(公示期一周),如有疑问敬请联系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29—89651089

获 奖 作 品

一等奖 刘锐锋《荡秋千》

二等奖 李猛《人间真味是团圆》

二等奖 陈培坤《典詹跳火马》

三等奖 陈烨《猪年乐开怀》

三等奖 苟秉宸《海外中国年》

三等奖 张炜《妈祖过海》

陈鸿钧《难忘那抹绿》

陈文格《过藏年》

韩荣智《千名劳模观灯展》

侯长庚《温暖回家路•西安市首次为外来务工人员开行春节返乡免费专列》

黄炳祥(中国台湾)《台湾天灯》

李瑞民《祈福丰收年》

刘晓东《新春佳节踏雪巡逻在海拔5700米》

饶琦《中国红 天使情 最感动》

沙志杰《高墙内的年味》

吴平《黄陵谒祖 祈福中华》

杨军《山乡社火》

杨茂森《中国非遗——烟花火龙》

余红春《春到边关》

郑培军《正月里》

艾加宪《火红的年味》

艾加宪《正月十六保保节》

安喜《温暖心间》

白军《打起腰鼓闹新春》

蔡志平《正月里来财神到》

曹礼鹏《乡里乡戏》

曹礼鹏《正月里来拎花灯》

曹书光《传承》

曹书光《风雪踏春归》

陈凤林《舞龙闹元宵》

陈宏伟《慢火车上的中国年》

陈丽媛《窑洞人家闹元宵》

陈培坤《平林抢花生》

陈培坤《盐灶拖神》

陈铁牛《回娘家》

陈文格《全家福》

陈文格《写春联》

陈晓锋《看人会》

陈晓锋《暮色鱼灯》

陈晓锋《人会》

陈晓锋《夜色游“鱼”》

陈兴华《春节晚会》

陈烨《龙欢盛事》

陈永诚《土楼团圆饭》

陈宗权《红红火火迎春到》

程建红《春曲》

程建红《点红》

程英铁《春去春又回》

程友祥《虎妞迎春》

程友祥《金龙呈祥舞排灯》

揣连海《吹糖人》

崔平《憧憬》

崔世岗《年夜饭》

杜芳林《歇脚的跑驴》

冯悦《乡村年味》

付承利《舞龙迎新年》

付雷《鼓楼抢鸡》

付卫忠《桩狮表演》

高伯生《乡村新苗》

高成军《老龙翻山》

高刚《回家过年》

高鹤《农家新年》

耿洪杰《冬泳迎春图》

苟秉宸《魅力排灯会》

苟秉宸《童年记忆》

苟秉宸《五彩排灯会》

苟秉宸《雁塔祈福》

郭友军《高原盛事》

韩荣智《新春交响曲》

洪国宁《水上花市》

黄春《人欢龙跃贺元宵》

黄莘莘《营灯祈福》

黄莘莘《走社》

黄延《团年饭》

简威《喜气盈门》

姜明灯《福临门》

姜玉富《写春联》

雷建《跑骡车》

李程《春闹黄土地》

李程《故乡》

李华忠《过年了》

李建民《菊径除夕夜》

李建宁《剪纸传友谊》

李拉锁《耍社火去》

李拉锁《迎新年》

李乐《归》

李龙俊《回家》

李明《蜀河古镇舞狮子》

李湘杰《元宵狂欢》

李湘杰《中国龙》

李阳《盼儿归》

李一波《猪年香港踩花街》

李云鹏《看大戏》

梁麦红《压岁钱》

廖育仁《祖孙同乐》

林建芳《赶集》

林建芳《红红火火中国年》

刘宝生《“逐火把”祈福》

刘宝生《过年》

刘宝生《年味》

刘明《记住乡愁》

刘明《团年饭》

刘锐锋《点灯山》

刘维青《奶奶新年发红包》

刘锡一《山村变了样》

刘锡一《四世同堂迎新春》

刘晓欣《顶风冒雪点亮新年》

龙丽《在外打拼又一年》

龙涛《背狗拜年》

龙涛《大年初七抢利是》

卢文生《临时工棚里的年味》

卢燕玉《年味——抛生菜》

卢燕玉《勇不好挡》

陆建生《人潮》

陆建生《送上热茶暖人心》

罗新荣《闹春》

吕冠正《过年寿星福》

马洪波《百虎图》

马玉祥《博物馆里过个年》

任树东《山村小戏》

申立《我与财神合个影》

施子飞《摆祭》

施子飞《乡村元宵节》

石淑玲《新年乐事》

宋爱华《财神到》

田福生《回家过年》

王际新《暖冬》

王际新《守卫平安》

王京生《给老太太拜大年》

王永卓《装芯子》

王跃刚《游排灯》

魏永广《快乐等候》

吴定国《古镇的春天1988》

吴定国《院子里的小“彩船”》

吴志林《跳烟火》

谢应辉《元宵舞狮 精神所向》

许本燮《中国年》

杨有德《哈尼长街宴》

张捷《群狮拜年》

张磊《铁花迎春》

张炜《庆丰宴》

张旭《大王带我去巡山》

赵东义《节日农家乐》

赵华《闹元宵》

赵鹏飞《陕北过年拉碾盘祈福》

赵耀辉《企盼》

周琤《财神到水乡》

周丽萍《快子路挥春街》

祝立科《大秦故都 德善咸阳》

左雪兰《关中传统社火》

“年味”——中国年味摄影大赛

主办:

陕西画报社

陕西数字图片中心

一等奖:5000元(1名)

二等奖:3000元(2名)

三等奖:1000元(3名)

优秀奖:100元(144名)

截稿时间:2019年2月28日

作品命名:作者+作品名+电话+地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展人:薛铂 13363937370 (微信同此)

(转自网络, 版权所有,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