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ware the stare of Mary Shaw,

She had no childern,only dolls.

And if you see her in your dreams,

Be sure you never,ever,scream.

如果一部電影從頭至尾都被一種壓抑的恐怖氛圍所籠罩着,那麼這部電影在電影不是上乘之作那麼就會很難讓人喜歡起來。《咒怨》是這樣的一部作品,於是它成爲了一部經典,一部恐怖藝術的典範。而比它故事劇情更加緊湊,恐怖感意味更加深厚的《死寂》,顯然也是一部不俗的作品。甚至可以說,這是部徹頭徹尾的恐怖藝術作品。

老套的劇情,關於詛咒,關於復仇,這幾乎是被恐怖小說和電影用爛了的套路。只要恐怖片裏牽扯到了這類的情節,觀衆們便可以發出本能的預料到接下來某些情節的展開,復仇,真相的漸漸解開,隱藏於某處的鬼怪或者復仇者以殘忍而戲虐的種種手段逐個的折磨着劇中人,最後的最後,有無解的死亡套路,也有打破詛咒的希望之光。《咒怨》和《閃靈》這兩部經典很好的詮釋了這些。而這部《死寂》,也沒有試圖逃脫這些的範圍,反而,非常的完全的通過這些,來將這部恐怖片的死亡恐懼表現了出來。

故事的主線非常的明確,看完後觀衆的疑問只在於幾個小細節上,雖然更多的人可能會沉醉在這駭人的情節和恐怖的畫面表現中。由於是靈異恐怖片,所以我們可以忽略很多的細節,但是阻礙這部片子在我眼中成爲第一流作品的除了並無特別亮點的劇情外還有一些與靈異無關的生活邏輯。諸如故事的一開始爲什麼主角夫婦一開始爲什麼就能如此坦然的接受一個看起來很有恐怖感的木偶,悲催的女主爲他們的不謹慎付出了生命代價,姑且把這算做西方文明對於陌生來物的坦然和樂觀,也能解釋這一點。接下來男主痛喪愛侶,出於小時候的記憶開始探尋這個木偶和妻子遇害的關係,從而引發了這個恐怖的故事。電影從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是的,我們是部不加掩飾,驚悚恐怖的電影”,於是我們跟隨着男主的腳步,開始快速直接的切入進恐怖的真相中來,繁華小鎮的荒涼緣由,雖不符合邏輯卻使得劇情得以展開的神祕詛咒傳說,通過殯儀師夫婦和男主自己的探究,並沒有被施加什麼迷霧的殘忍真相大方的暴露在觀衆面前:很久前的小鎮上有個未婚未育的老婦人玩偶師,常年表演着神奇的玩偶表演,因爲一個小男孩的冒犯,隨後小男孩遭到了她的恐怖報復被製作成了玩偶,憤怒的男孩家人帶着鎮子上的人用殘忍的方法殺死了這位叫做瑪麗.蕭的玩偶師。於是恐怖的詛咒開始在鎮子上誕生了,參與到當年殺害事件的所有人都遭到了已經死亡卻能寄生在玩偶中的瑪麗.蕭的報復,每個人都失去舌頭慘死並被擺成各種肖像畫中的姿勢死亡。死亡不止針對當年的那羣人們,他們的妻子,孩子,孩子的孩子,也不能逃脫這玩偶怨靈的死亡報復。

《死寂》:徹頭徹尾的恐怖藝術

於是作爲當年參與者後人的男主,原本平靜的生活被來自家鄉的神祕木偶打破,如同宿命一般,他來到了家鄉小鎮,一邊安葬慘死的妻子,一邊探究出了這一切的真相。在這過程中,身爲旁觀者的觀衆一次次的感受到原本應該可愛開通的木偶帶給人的恐怖感。木偶空洞的眼睛讓人不寒而慄彷佛一直盯着自己看,片中靈異的各種頭部轉動和眼睛的轉動配合着始終陰森壓抑的背景音樂,帶給以上帝視角觀影的觀衆強烈的恐怖氛圍。氛圍,是的,恐怖的氛圍始終是這部電影一直所呈現的,不論哪一刻這部電影都沒有讓你鬆一口氣想法,它只是讓你順着這恐怖的氣氛一直進行下去,直至最後的一分鐘,最後的真相展露後將這部恐怖片代入最高潮,然後,戛然而止,讓你再度回味卻不做後續多想。可以說,就這個結局而言,無疑是讓我覺得滿意的,不拖泥帶水,又帶着讓人驚詫和原來如此的感慨,只是還是讓人會有一個疑問,繼母是人還是木偶?

如果不是幾處有些奇怪但卻引發接下來劇情的情節存在的話,想必這部電影的評分我會給的更高。這裏我想提及另一部靈異恐怖片《萬能鑰匙》,這部電影如今我再細想,真的是在劇情的構思和電影的呈現上給出了近乎完美的表現。最後的五分鐘,讓人完全預料不到卻又讓人恍然大悟一點就通的結局,真的是我心中這類電影的神作了。而《死寂》,則更多的是靠着“恐怖谷”所解釋的理論,用看起來恐怖的木偶帶來了強烈的恐怖感,再加上和《猛鬼街》想似套路的復仇劇情,一直營造的恐怖氛圍,讓人感受到了一種死寂的恐懼。

恐怖很多的時候來自未知和熟知,對於未知的事物,人們缺乏足夠的判斷和思考,出於心理的懷疑和揣摩,人們偏向將未知往恐怖的方向去看待。而對於極爲熟知的可怕事物,恐怖感來自於對其的深刻認知。知道的愈加詳細,對其危險後果和因果就更加的畏懼。知道的太多和太少,在這個恐怖越來越多的世界,都不是最佳狀態。小心那些真正的人形玩偶,他們轉動的脖頸和殘忍的眼睛也許某天就會盯住你。

小心來自瑪麗·肖的凝視;

她沒有孩子,只有玩偶;

如果你看到她,不要尖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