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恩回憶了兩幅畫面,這也是影片中僅有的,關於戰爭的畫面。林恩在即將回到伊拉克戰場時,問他的班長,如果可以選,你還會回去嗎。

我一直很抗拒美國大片,因爲誠如某位影評人所言,我總想從片子裏看到一些演技、一些真誠、一些個觸動人心的思想或情感。而鋼鐵戰士般的大片,在玄之又玄的科技與後期製作中,我很難看到這些。

這部影片,足以看到情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聽起來像戰爭片,可能給一些個喜歡AK47的男生一種錯覺,實際上,影片中戰地場景並不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比利·林恩的年輕士兵,來自德克薩斯州。因爲在伊拉克戰爭中奮勇救下自己的班長,畫面被一臺記者遺漏的DV拍下。影片傳到網絡後,林恩大紅大紫。也正是如此,他所在的B班獲得了兩週“中場休息”的優待,回到美國參加感恩節盛典。

在這場盛典中,林恩不斷回想起戰爭中發生的事。

而在這場盛典中,煙花騰飛、舞臺錯位、陌生人調侃、工作人員的語言都成爲戰士心驚肉跳的一顫。

回家之後的林恩,聽到和炮聲相似的煙花聲會感到異常,母親拍桌子的聲響會讓他心驚,平時不注意的事物在他看來都異常清楚。

沒錯,因爲戰爭,在前線經受過戰爭創傷的軍人回到家鄉,和普通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醫學上稱之爲“創傷後應激障礙”,簡稱“PTSD”。

他們會害怕、緊張、恐懼、敏感……在墓地聽到槍聲,似乎又再次回到了戰場,肩膀都嚇得一抖。

這給予觀衆更新、更獨特的視角,來觀察比利·林恩的一日。

很像一部紀錄片。

他們是光榮的戰士,卻也成爲被自己困住的人。

誠如林恩所說。

這感覺其實很奇特,那明明是這輩子最糟糕的一天,但我卻因此得到表彰。

《色戒》、《臥虎藏龍》、《少年派》、《斷背山》……

從一個平凡人展開鋪設,細膩的小故事,正是李安所擅長的。

至於120幀/4K/3D。

4K是指影片的清晰度,我們平時看的片子,都是2K,所以《比利林恩》的4K,肉眼看下來真是超高清。

120幀是電影1秒閃過的畫面數。畫面越多,電影抖動、拖尾、模糊的問題越少,也就越流暢、清晰、真實。

清晰的程度到了,暮光女提前三個月進行食療,以保證好氣色。

範·迪塞爾長了一顆痘,需要用硅膠來遮蓋。

可惜全球能放映120幀/3D/4k的只有5家影院,分別在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

但不得不說,60幀的畫面已足夠清晰。

關於一場戰爭。

所有的戰爭都將被冠以自我保護和入侵兩種不同的帽子,伊拉克戰爭也不例外。在影片中,林恩的姐姐凱瑟琳(暮光女的角色)講,這是政治、邪惡,因爲親人在服兵役,這也是受難的一部分。

球賽老闆希望能把小分隊的故事拍成影片,嘴上可親可愛地說着欽佩這些士兵們,然而利益遠遠超過尊重和應有的信仰。

蘇珊(啦啦隊員)把林恩當做授勳的英雄,以牽扯男女感情的女性視角,以吻別以擁抱,闡釋了戰爭中的離別和不捨。

林恩在即將回到伊拉克戰場時,問他的班長,如果可以選,你還會回去嗎?

班長告訴他,沒有必要問這個問題,因爲沒有如果。

片尾,林恩在與凱瑟琳告別時說,我希望我有什麼能讓你爲我驕傲。

即便凱瑟琳說,你已足以讓我爲你驕傲。

林恩回憶了兩幅畫面,這也是影片中僅有的,關於戰爭的畫面。

一幅是美國士兵深夜衝進伊拉克居民家中搜查時,有婦女、有孩子、有男人,住宅被搜查,男人被查問、用布袋套在頭上帶走,而孩子在母親的懷裏瞪大眼睛看着這一幕。

另一幅是在交戰中,也正是林恩救下自己班長的一幕,他救下自己的班長,而班長最終死去。殺死班長的人襲擊了他,也最終被林恩殺死。

尖刀插入對方的心臟,對方圓睜着雙眼,眼球逐漸充血,鮮血蔓延一地。

那是最震撼的一刻。

兩週休假結束,此刻,面對愛人、親人的不捨與挽留,對林恩而言,回到伊拉克只是一個軍人的職責。

回到戰場,與戰友在衝鋒陷陣前互道一聲“我愛你”。

那是犧牲者鐵與血的傳承。

無人對戰爭充滿信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