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飞鹰》揭晓古龙身世,老父先是抛弃,后来登报寻他

《大地飞鹰》揭晓古龙身世,老父先是抛弃,后来登报寻他

《大地飞鹰》这部小说在台湾出版,由曾在敦煌临摹壁画的张大千题名,对门对路,足见英雄惺惺相惜。持平而论,《大地飞鹰》是一部寓言式的创作,对伦理的思考,对人性的拷问,无不显示着古龙对此书的寄托之深,抱负之大。可惜这部书却备受读者忽视,论者寥寥。

传统武侠小说的套路又一次被颠覆。旧派武侠的主线,多是主人公的父母或师父被仇敌杀死,主人公由此踏上复仇之途。《大地飞鹰》对这种套路做了一个有趣的反动:小方杀死吕三的儿子,逼得吕三调兵遣将,必致他于死地,于是小方踏上逃亡之途。 逃亡就是不断从一个地点迁往新的地点,借地点的转换,传达人物的漂泊感与无根感,正是古龙的拿手好戏。《大地飞鹰》里的空间变换,更是解读小说隐含信息的重要线索。

《大地飞鹰》,可能是古龙所有作品里最苍凉、最高远的一部。匠心独运的古龙,把小说背景放在中国海拔最高的西藏,当然不只是一个噱头。当物质上的诱惑减至最低,精神的力量摆脱了外在束缚,完成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逍遥游。在亘古不变的风沙、黄土、孤灯、篝火、烈酒、关刀旁,爱要爱得癫狂,恨要恨得痛快,所有的感情宛如不兑水的烈酒,不管味道如何,一口咽下,会呛得你连连咳嗽,直到咳出你的心。

古龙善于把人物巧妙嵌入背景,是什么样的人,作家就会为他量身打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江南,怎么会有卜鹰一般的男人,阳光一般的女孩?甚至连隐藏极深的反派班察巴那,“有五枝锐箭,一枝坚强如金,一枝温柔如春,一枝娇媚如花,一枝热烈如火,一枝尖锐如锥”,象征着他多重性格的班察巴那,也只能是西部的杰作。

《大地飞鹰》揭晓古龙身世,老父先是抛弃,后来登报寻他

古龙的世界,友情和爱情都有浓墨重彩的书写,惟独亲情,似乎与作家绝缘。古龙家世飘零,幼时父母离婚,未及长大便离家出走半工半读完成学业,对于血脉的传承联系,恐怕是痛苦、愤怒与恐惧的感觉远多于温馨的记忆。古龙笔下的豪侠们,一出场便是武林高手,省略了一切父母抚养、尊师授艺的情节,不知道与作家的个人经历是否有关系呢?

《大地飞鹰》却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小方,是古龙笔下唯一一个当上“父亲”的主人公,对“父亲”身份的探讨和追索,贯穿了整部小说。吕三的儿子被杀,小方的父母被掳,小方又在吕三的计谋安排下,有了一个儿子。他得知自己当了父亲,喝得酩酊大醉,醒来时的感觉:

这明显是古龙直抒胸臆了。古龙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有几个儿子,却没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他甚至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小时候父亲抛弃了他,后来老父登报寻子,古龙避而不见;直到父亲重病入院,临终前,古龙几经思量,终于忍不住过去见他一面,相对无言,泣不成声。这回应了古龙在第六十章《不是你的儿子》里的一句话:“父子之爱,是一种学习的爱。”

《大地飞鹰》揭晓古龙身世,老父先是抛弃,后来登报寻他

美籍华人学者欧阳莹之万分推崇古龙,认为“在眼下一些东施捧心式的文艺小说中,古龙刚劲高畅的武侠小说就像烂泥沼中一块干硬的土地;与台湾很多浅薄娇扭的现代文学比较,古龙不经意的创作,就像阴沟旁的长江大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