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李宝莉被儿子赶出了家门,扛起扁担,又去了汉正街

电影还没来得及去看就下线了,据说颜丙燕演得很好,读小说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有画面感,汉正街,汉口的码头,龙王庙的批发市场,每次回家坐公交都会经过这一带。宝莉的性格火辣辣的,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武汉人,本来武汉话就带着几分傲慢,像吵架,但是她得心地其实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说在她内心仍然是个小女人,只是她傲慢惯了,不懂得或者说是忘记了如何示弱,

于是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间接害死了老公,忍辱负重做体力活扛起养家的担子,却不被儿子理解,误解越来越深,最终遭到儿子的抛弃,可是就连最后儿子要把她从自己房子里赶出去的时候,她仍然一副强势的样子,丝毫不流露出自己的脆弱。而只有在唯一的好友石小景面前,她才敢吐苦水,才敢放声大哭。可是人生毕竟是自己的,无论石小景怎样掏心掏肺地帮她,自己的生活一样要自己来过,为了不让家散掉,她全副武装把自己的脆弱藏起来,忍住肉体的劳累,忍住亲人的排挤,忍住一个人的寂寞。

李宝莉太平凡太真实了,没有文化,世俗,无知,短见,唠叨。真实的像是街头巷尾每天磕着瓜子儿谈论别人家长里短的中年妇女,她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不看书不看电影不听音乐,踏踏实实的扎进生活里。以为家庭做家务,做饭,嘲讽无能的丈夫,唠叨不上进的孩子为主要日常活动。她们嘴里仿佛沁了毒液,说出来的话句句往人心里扎、

爱攀比,喜欢比房子比孩子比珠宝。看前半段对这个女人简直满满的厌恶,这样的女人不懂什么叫相敬如宾,不知道什么才叫幸福的家庭,甚至想到了“一个女人可以毁了一个家”这句话。说这是联想到了自家奶奶,她和李是差不多的人,每日里嘴里不停的唠叨嘟囔,吵孩子,吵自己懦弱无能的丈夫。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感,所有人都听之任之才能让她有征服欲。这样的一个人想起来都是噩梦,真的足以毁了一个家,而她自己也在自己不停的数落中收获了所有人对她的嫌弃和厌恶。

看到最后我便作诛心之论几乎可以肯定的认为李宝莉应该是去自杀了,像她的丈夫一样一死了之,抛却身后事,生与死,烦恼与痛苦一并抛到脑后。以死来向命运示威,来让儿子醒悟,让伤害过她的人后悔惋惜,也以死救赎自己,偿还自己的债。这是我以强烈的代入感以自己的角度去揣测,都这样儿了还有什么活头?肯定是一个悲剧,李自杀,全剧终。

可没让我料到的是煎熬到四十八岁的李宝莉却依旧挑起自己的扁担,继续像每一个平凡的人一样去生活,悲怆的故事基调有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可它不代表什么乐观积极向上,这些词儿绝不适合再用到李的身上去了,我看到的是麻木,侵入骨子的心死如灰,又或者像李宝莉这样的人脑神经粗糙,根本不会感叹什么命运的不公,自己的遭遇有多痛苦。

也感叹生命的韧性,街头巷尾每一个平凡的人身上不知背负了几多故事和酸楚。时代的巨轮轰隆隆向前,嘈杂又吵闹,每个人都是裹在生活的洪流中向前走,在自己看来再悲怆不过的事情被缩小,被淹没,变得不值一提。也感叹人这一生到底要经历多少痛苦,才能成为一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