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本質 | 石幣之島、美元之謎與比特幣之殤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智本社((ID:zhibenshe0-1)

大浪淘沙,洗盡鉛華,貨幣從萬物衆生中脫穎而出,獨具王者氣質!它曾經是牛羊、貝殼、銅幣、金銀、紙鈔,只要它是貨幣,就必定披着金甲聖衣,就必定萬衆矚目……

撥開雲霧見青天,貨幣只是解決交易流動性的“老頭”。它是石幣之島的“費”、瑪利亞·特麗薩銀幣、族長的權威、村民的見證、老王家的“欠條”以及任何能夠促成交易的“餿主意”。

從貨幣的起源,觸摸“交易解決方案”這一本質,才能對真正理解當今世界深奧複雜的信用貨幣和貨幣危機,以及“借屍還魂”的比特幣擾動。

石幣之島

弗裏德曼 | 海底財富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斷》是一部淺顯入微的佳作,米爾頓·弗裏德曼在第一章講述了一個“小而美”的故事——“石幣之島”。

這個故事來源於一位名叫威廉·亨利·福內斯的美國人類學家所著的考察記錄本——《石幣之島》。福內斯於1903年在太平洋上密克羅尼西亞的加羅林羣島上的雅浦島居住了幾個月。在這個隸屬於德國殖民地(1899年-1919年)的小島上,福內斯發現大約五六千原著島民,日常使用的貨幣支付方式並不是德國馬克或金銀,而是一種巨型“石輪”。福內斯對這種特殊貨幣體系極爲驚歎並將其記錄下來。

在這樣一個原生態的島上,沒有政府及貨幣當局的干擾,弗裏德曼試圖用“石輪”爲世人展現一種最爲單純、原始的貨幣世界,以觸碰貨幣最爲底層的基因。

由於雅浦島上不出產金屬,沒有諸如金銀之類的金屬貨幣,爲了解決交易問題,島民們最終選擇了一種叫做“費”(Fei)的巨型石輪作爲支付貨幣。

這些“費”的出現,最初是由一些敢於冒險的當地探險人,在離雅浦島400裏遠的另一個島上找到的石灰岩石打製後運回雅浦島作爲貨幣使用的。這些由石灰岩打製而成的巨型石幣,中間有一個孔,直徑從1碼到12碼不等,直徑越大,石幣的價值(面值)就越大。

“費”的外形與中國古代的老青銅錢(百子錢)有幾分相似,但是這些石輪巨大而笨重,大大超出了我們對貨幣(銅錢)“易於分割、便於攜帶”的認知。這些島民將石幣運回到雅浦島上,在交易時確實面臨分割、搬運的難題。東西賣出去了,但“錢”(石幣)太大太重無法搬回家,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島民發明了一種所有權確認制度,石幣仍保留在原有主人家或放在一個公共場所,石幣的新主人在石幣上面畫一個符號以表明權利歸屬,這樣石幣的所有權就發生了轉移,商品交易就完成了。

這座島上還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島上有戶人家非常富有,其財富是不容易質疑的——每個人都認可——但是,沒有一個人甚至包括這戶人家的家人自己親眼見過或接觸過這筆財富。因爲這筆財富,在過去幾代人的時間一直躺在海底。

故事到此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原來很多年以前,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一座島上獲得了這塊大得出奇的石頭,然後將其加工成“費”。在將這塊巨“費”運回家的途中,遭遇風暴,巨“費”沉入海底,可謂損失慘重。

但是,同行的島民返回雅浦島後,所有人都證明這家人擁有一塊非常巨大的“費”。雖然這塊石頭沉入幾千碼的海底,但是島民們依然認可這一巨“費”的真實購買力,以及這戶人家的財富所有權。

1898年,德國政府從西班牙人手中買下了加羅林羣島,獲得了雅浦島的所有權。德國統治者在當地搞基礎設施建設僱傭工人,並支付德國馬克給島民,但遭到後者嚴重的牴觸。很快,德國統治者反應過來了,他們以罰金爲名在“費”上畫一個黑色十字,表明已被政府徵收。石幣的所有人爲了保住財富,不得不履行義務——修路,再請求政府把黑色十字擦去。

這個原生態的故事,實際上已很接近貨幣的本質。

爲了更好地理解,弗裏德曼緊接着又舉了一個現代的例子。

大蕭條過後的1932-1933年,法國擔心美國不再釘住美元,將美元兌成黃金,媒體上的報道是“美國黃金儲備的損失多少多少”,實際上呢?這只是一種由美國的會計員所作的賬簿記錄而已。當時的實際操作是在聯邦儲備銀行在地下金庫的抽屜上作了一些標記,表示這些抽屜中的金塊屬於法國了。

黃金沒有流到法國,仍然在美聯儲的地下金庫裏,但結果是市場的信念認爲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減少,法國的黃金儲備則在增加,於是美元處於疲軟地位,甚至成爲導致1933年銀行業恐慌的衆多因素之一。

不管是雅浦島上的石輪,還是美聯儲的金本位兌換,都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貨幣。我們傳統認爲,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貨幣來源於商品。

縱觀人類貨幣史,我們可以從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找到諸如牛羊、香菸、貝殼、銅錢、金銀等商品充當貨幣用於商品交換。以至於,我們習慣於將貨幣的信用等同於商品的價值,習慣於找到易於分割、便於攜帶、稀缺的商品作爲一般等價物。

這種認知,屬於貨幣價值論,本質上是勞動價值論的延伸。貨幣之所以被信任,是凝聚了人類勞動而形成有價值的商品。

問題在於,勞動價值論本身有諸多無法解釋的問題,甚至無法解釋現代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無錨貨幣,不具有剛性兌付,只有資產背書,嚴格意義上說,一張美元綠鈔或銀行賬上的數字,並沒有勞動價值,那麼爲什麼美元卻成爲硬通貨?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出,爲什麼石輪在雅浦島可以成爲通行貨幣?爲什麼沉入海底、沒有人見過的石輪也具有買賣價值?爲什麼在石輪上做個標記就可代表交易發生?爲什麼美聯儲地下金庫做個標記,就可以促使美元貶值?

弗裏德曼引用“石幣之島”的故事,差點窺探到了貨幣的本質。

然而,遺憾的是,作爲現代貨幣數量論的開創者,弗裏德曼依然受到傳統商品貨幣理論以及勞動價值理論的影響;認爲石輪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爲島民在石頭的開採、雕琢與運輸過程中付出巨大勞動,而石輪打造的難度很大、風險很高,具有稀缺性。雖然石輪不便於攜帶和分割,但是因爲凝聚了島民的勞動以及固有的稀缺性,便在當時條件下成爲了島上的通用支付貨幣。


瑪利亞·特麗薩銀幣

黑田明伸 | “看不見的協議”

與弗裏德曼類似,日本東京大學黑田明伸教授在《貨幣制度的世界史》第一章介紹了著名的瑪麗亞·特麗薩銀幣——一種在19、20世紀廣泛流通於紅海周邊國家的通用貨幣。與雅浦島上原始封閉的貨幣形態不同,瑪麗亞·特麗薩銀幣是一種超越國家權威、疆域、民族及文化的自由貨幣。

瑪麗亞·特麗薩銀幣最早是由奧地利發行的法定貨幣,由18世紀著名的奧利女皇冠名。包括凱恩斯、哈耶克、韋伯在內的諸多經濟學家都關注過這一歷史貨幣。其特殊性在於,作爲最初的奧地利法定貨幣,之後廣泛流通於遠離奧地利本土的非洲、西亞國家,成爲跨國結算貨幣。這些地區既不是奧地利的殖民地也不是其勢力範圍,甚至是英國、法國的勢力範圍。

更特殊的是,1854年,瑪麗亞·特麗薩銀幣在奧地利國內被廢除,在奧斯曼帝國也被禁止,成了“非法定貨幣”,英法國家也試圖在其勢力範圍內推行本國法幣來替代該銀幣。然而,這種來自維也納的銀幣不但沒有縮減,反而更爲廣泛的流通,英國公司在紅海領域的皮革、石油、食糖、纖維製品等貿易都是以該銀幣結算。

數據顯示,從1867年到1930年,來自維也納鑄造的瑪麗亞·特麗薩銀幣鑄造額大幅度增加。不僅維也納,意大利羅馬、英國倫敦、法國巴黎、英屬印度孟買、比利時布魯塞爾都加入瑪麗亞·特麗薩銀幣的鑄造,光孟買在1940-1941年的鑄造額就達18864537元。

在雅浦島上,弗裏德曼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原始封閉的貨幣形態“費”——貨幣的起源與國家無關。而瑪麗亞·特麗薩銀幣強化了一種非常規的貨幣認知——貨幣可以超越國家權威、疆域、民族及文化,不需要國家背書、甚至被國家廢除依然能跨國結算——這與貨幣源於國家信用背書的貨幣理論完全不同。

石幣與瑪麗亞·特麗薩銀幣,體現了奧地利學派的思想——自發秩序。貨幣本身不是國家、權威或者某人創造的,而是經過漫長的歷史自發、演變形成的。在交易成本極高的環境下,交易者不斷地探索、揣測以及最終形成共識(信用合約)。

黑田明伸教授更接近貨幣的本質,貨幣實際上是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共同契約,它未必是商品,可以是沉到海底的石輪;也未必是國家法定,也可以是被國家廢除但紅海周邊國家青睞的瑪麗亞·特麗薩銀幣。

在介紹完瑪麗亞·特麗薩銀幣之後,黑田明伸教授與弗裏德曼一樣,也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大蕭條之後的故事——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叫特奈諾集鎮的故事。

受到大蕭條衝擊,特奈諾集鎮上1055年銀行全部停止兌付,一時間城中的交易癱瘓。但是,商工會議所計劃發行相當於儲戶存款25%額度的證書,其中一部分證書以印刷了25美分等面額、明信片大小的木片形式發行,商人們同意接受這種貨幣,並以此渡過難關。

黑田明伸教授分析:“並不基於確實的債權、沒有來自政府的保證、只是以其本身不過是木片或紙屑作爲通貨而流通,完全是基於城裏的人們共有的鬆散約定。”

貨幣其實是一種在市場交換中主體自發認可的“看不見的協議”。


比特幣

哈耶克 | 貨幣的非國家化

哈耶克在學術生涯早期跟隨老師米塞斯一起研究商業週期理論以及貨幣理論。1931年,他發表了《價格與生產》,由於書中的主張與凱恩斯一年前出版《貨幣論》相反,兩個人展開了大論戰。

這場著名論戰中,哈耶克被聲望愈隆的凱恩斯壓制。此後,哈耶克逐漸轉變了學術路線,很少專注於純經濟學學術研究,更多關注古典自由主義以及跨學科。但是,在晚年,哈耶克突然寫了一本關於貨幣主張的書籍——《貨幣的非國家化》

在這本書中,哈耶克將其一生堅持的自由主義貫徹到底,大膽地提出以市場競爭機制打破國家貨幣壟斷,引入競爭性貨幣和私人貨幣,攻破自由市場的最後一個堡壘。

哈耶克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貨幣自由競爭的。早在19世紀,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就提出過建議,放開黃金鑄幣市場,允許自由競爭。

斯賓塞的理由跟哈耶克如出一轍,他說:“既然我們信賴雜貨店老闆賣給我們的茶葉的分量,我們也相信麪包店主賣給我們的麪包的分量,那我們也可以信賴希頓父子公司或伯明翰的其他企業也會根據其風險、利潤來供應我們沙弗林與先令。”

這本書觀點新穎,對傳統法定貨幣觀念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不過,這本書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很快就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之前有中國的出版社引進了這本書,但很快就絕版了。

通讀這本書,你會發現這並不是一本經濟學專業著作,整本書缺乏史料論證,奧地利學派所擅長的邏輯演繹也不夠嚴謹。但是,哈耶克提出的一個尖銳的問題,很值得我們思考——既然市場是效用最大化的機制,那麼爲什麼貨幣不能是市場化、不能自由競爭?

作爲當時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貨幣主義大師,弗裏德曼與哈耶克主張貨幣非國家化的主張截然不同。在弗裏德曼看來,貨幣不是鬧着玩的,必須國家發行,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確定貨幣增速,維持價格的穩定。但是,弗裏德曼一直說不清楚,爲什麼貨幣不能市場化。

此後,這樣一個關鍵問題,一直被經濟學家所忽視。

2008年,一個代號爲“中本聰”的人發佈了《比特幣白皮書——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2017年,比特幣暴漲到2萬美元,彷彿披着金甲聖衣,光彩耀人,奪世人眼球。此後,比特幣行情似乎不可避免地重複了經典泡沫曲線走勢,價格一度觸及3000美元。比特幣,每一次暴跌和暴拉,都能引來市場的一陣小騷動。

對於比特幣以及數字貨幣的極端認知,很大程度上反應了貨幣觀念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比特幣出生時伴隨着某種“信仰”,針對的法幣壟斷與貨幣超發,這也是當前數字貨幣擁躉們的信仰或說辭。比特幣追隨者翻遍經濟學著作,最終從塵土中找到了哈耶克這本《貨幣的非國家化》作爲數字貨幣的理論大旗,感覺與區塊鏈去中心化、共識機制、分治社區相契合。有哈耶克背書,有這本書做支撐,比特幣似乎可以名正言順地立於天地之間。

其實,《貨幣的非國家化》並沒有足夠的理論以及案例支持競爭性貨幣。當然,經濟學理論也沒有足夠的邏輯論證貨幣一定非得國家壟斷。二者似乎僵持不下,數字貨幣擁躉們自然就有發揮的空間。

其實,貨幣非國家化的歷史,要遠遠長於法定貨幣。經濟學家韋伯將這種“沒有國家的保障”、由習俗或契約支撐的貨幣,稱之爲“卡爾塔貨幣”。黑田明伸教授將這種局部人認可併發行的貨幣,稱之爲交手貨幣,也叫“支付協同體”。哈耶克認爲,競爭性貨幣的歷史非常少。事實上,在古代,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競爭性貨幣大量存在,併發揮了重要作用。

最爲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金銀。金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世界通用的貨幣,各國商貿的硬通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即使在金本位時代,國家發行法定紙幣,但法定紙幣依然是以自由競爭的黃金爲錨,黃金在全球自由流通,且比紙幣更爲硬通。

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大量的競爭性貨幣的存在:

一是多層次市場的存在,由於金屬貨幣不易切割,超零面額貨幣與銀幣並存。

18、19世紀孟加拉各地長期存在高位的金幣姆魯、細卡盧比、中位的阿廓特盧比,下位的銅錢與貝幣。由於銀幣不易切割,在偏遠地區以及小額交換中需要大量超零面額的貝幣。

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長期存在,銅錢本位在中國古代持續了一千多年,但是鐵錢也長期流通(如宋朝),鐵錢相對銅錢面額小。到了清代,隨着南美波託西銀礦被發現,大量銀幣流入中國。1730年左右的交易中銀和錢的使用各佔一半。相對於銅錢,銀幣面額更大,方便大額交易解決銅錢不易運輸的缺點。

二是季節性通縮,私人鑄幣平衡市場需求。

在農耕時代,農產品的交易量佔比大,大量貨幣用於農產品交易,然而農產品具有明顯季節性,金屬貨幣運輸供應極爲不便,因此在豐收季節經常出現貨幣不足的問題。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列舉了1606年中國福建泉州的例子,原有庫存管錢不能滿足大米交易,於是私鑄錢導入滿足市場需求以平衡供需。這種情況在當今中國每年都發生,每年接近春節都是貨幣需求高峯期,央行都會針對性地是否部分流動性來平衡供求。

三是金屬貨幣屬於通縮型貨幣,地域性和特定領域流通多種貨幣。

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列舉了拿迪納傑布爾的情況,“米之類的穀物的交易專用索諾託銀幣,油脂之類的買賣只用法國阿廓特盧比或英國阿廓特盧比,而亞麻之類專用法國阿廓特盧比。”

20世紀初的中國,江西九江流通各種銀幣,墨西哥銀元用於上海的茶、瓷器輸出產品的交易,江蘇省本地發行的銀幣用於面向菸草或豆類等本地市場的交易。還有山西晉商圈內使用的銀票,以及環中國海錢幣共同體包括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國使用的各類銅錢。

金屬貨幣在多層次市場、季節性通縮、地域性和特定領域的問題,在今天信用貨幣年代都不存在。黑田明伸教授所列舉各種競爭性貨幣很多都在銀幣全球化以及法定貨幣制度中消失了。

以至於,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球各國的貨幣格局都是一國一貨幣,由國家壟斷法定發行。事實上,競爭性貨幣以及私人貨幣在歷史上長期存在,貨幣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不管是金屬貨幣還是非金屬貨幣,貨幣都源於私人之間簽署的“協議”。

貨幣“起源於市場交易”,屬於支付共同協議,鑄幣應該是市場賦予交易者的權力。

債權債務型貨幣

貨幣的起源 | 時間的交換

在《貨幣制度的世界史》中,黑田明伸教授以非常務實的學術作風,查閱了大量中西方古代及近代貨幣史料,將貨幣歸納爲“內部貨幣”和“外部貨幣”。將內部貨幣即商品貨幣的功能界定爲“物品的交換”,如貝殼、金屬貨幣,而外部貨幣即債權債務類貨幣界定爲“時間的交換”,如美元、欠條。

長期以來,商品貨幣對貨幣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誤導性,而債權債務類貨幣可以幫助我們更爲深刻地理解貨幣的本質。今天,幾乎所有人包括經濟學家,都將貨幣的起源追隨到物物交換,爲了解決物物交換的不便性,然後發明了商品貨幣如貝殼、羊皮作爲交換媒介。

縱觀人類貨幣史,商品貨幣、金屬貨幣被廣泛使用並記錄下來。但是,商品貨幣和金屬貨幣並非是人類千年長河、千萬族羣中唯一的交換媒介。實際上,在人類社會早期,很長一段時間應該是“時間的交換”,而不是“物品的交換”。

在人類社會早期,交易所面臨的並不是貨幣稀缺,而是商品稀缺。由於生產力極爲低下,人們的日常剩餘極爲有限。

在當時打獵是一個非常不確定性的工作,要不人和獵物一起回來,可以大喫一頓;要不人回來了,兩手空空;要不人沒回來。強如獅子、老虎都經常一天飢一天飽。尤其缺乏存儲技術,剩餘的食物容易腐爛,而一些沒有打到獵物的人則忍受着飢餓。如此,就產生了“時間的交換”。

簡單來說就是,甲今天沒有食物,乙打了一頭獵豹回來,兩個人便商量,乙借一條豹腿給甲,甲承諾下次打到獵物時歸還一條豹腿或者一隻小鹿,這時應該還有族長及族人在場作爲見證。這個在區塊鏈世界裏叫“共識機制”,共同記賬,產生信用。幾天後,甲果然打了一隻獵豹回來,然後將一條豹腿還給了乙。

這樣就發生了跨期交換。在這個交換中,“欠”、“還”以及族長擔保的信用方案充當了貨幣,最終促成了這筆交易,避免了甲忍受捱餓,乙也在這種交易中獲得了調節的福利。乙參與了這種信用交易後,下次自己捱餓時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獲得食物。

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足夠的剩餘食物,不具備物物交換的條件。所以,貨幣應該起源於跨期交易,而不是物物交換,通過時間差來解決交易需求。

實際上,物物交換要達到雙重重合的難度極大,特別在信息極爲不發達的遠古社會。信息不充分、剩餘獵物又極少、雙重重合難度大,這個時候相信沒有人會採用這種極高成本、極高風險的交易方式。爲了避免餓死,當時人們頻繁地使用信用交易、跨期交易解決不時之需。

黑田明伸在古代日本、中國都找到大量類似的案例。

在近世日本,日本政府沒有辦法像中國政府一樣提供足夠的金屬貨幣以及管理能力,大部分集鎮和村落都處於貨幣奇缺的狀態。爲了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日本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基於村民信用通過債權債務來實現商品交易。在村民和村長的見證下,村民甲跟乙做買賣,乙得到的不是金屬貨幣,可能是一張欠條也可能是口頭債權合約,如此甲乙就完成了一筆交易。

這種情況,在今天中國的農村也偶有發生,比如村民之間相互換工,這種勞動僱傭並不支付工作,而是以“欠工”和“還工”的方式實現交換。這種“欠”和“還”實際上就是基於信用的債權債務合約。

在古代日本集鎮、中國農村、雅浦島以及遠古社會,這種基於信任的債權債務合約作爲貨幣實現商品交易的歷史非常悠久。信任基於村長、族長權威,村民、族人共同見證、監督,以至於這種解決方案才能實現。

西班牙金銀

大衛·休謨 | 貨幣數量論

在遠古時代,隨着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打獵技術越來越強,剩餘獵物也就越來越多。鹽的發現並應用於獵物保存,直接促使醃製食物的出現,從而大大增加了剩餘獵物交換可能性。因此出現了“物品的交換”。

但是,物物交換的雙重重合難度依然很大。再加上,時間交易的需求依然是主流,比如甲希望今天得到一塊肉,後天石具壞了希望交換得到一個石具。這個時候,在債權債務型貨幣存在的同時,商品貨幣也開始萌發。

奧地利學派第二代傑出傳人龐巴維克利用自發秩序思想,將貨幣的誕生描述成一個漫長而複雜的心理博弈過程。

他認爲,爲了得到對方手上的商品,交易者就會揣測對方需要什麼,對方認爲什麼東西最好,人人在市場上都如此揣測,在這個漫長的博弈過程中,人們共同地選擇了滿足或部分滿足數量有限、實用性強、便於攜帶等條件的“物品”,這些物品便成了他們當地的貨幣。

比如,有些人可能希望得到一些不易腐爛的食品,這樣可以存放起來食用,也可以實現跨期交易,改天可以換一個石斧回來,這樣醃製牛肉可能比生牛肉更受市場歡迎。

由於各地的自然及經濟條件以及習俗偏好不同,博弈出來的貨幣也就不同。歷史上,阿比西尼亞的鹽、印度沿海的貝殼、弗吉尼亞的菸草、紐芬蘭的魚丁、英國西印度殖民地的砂糖、蘇格蘭鄉村的鐵釘、蒙古草原上的獸皮以及雅浦島的石幣,成了當地的常用貨幣。

於是,商品貨幣就誕生了。

商品貨幣是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的卓越方案,但這種貨幣很大程度上矇蔽了人們對貨幣正確的認知。毫無疑問,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作爲貨幣,必然是受到歡迎的。比如香料、貝殼、獸皮等都是具有使用價值的,這樣的貨幣最爲穩妥。即使哪天貨幣用不出去,還可以自己使用。這個就像今天很多人買房子,將錢投到房子裏,即使房價跌了但還可以給自己兒子使用。

所以,商品貨幣誕生之後,貨幣就刻錄了“實用”的基因。

此後,不管是重商主義,還是批判重商主義的亞當·斯密都採用勞動價值論的思想認知貨幣。重商主義非常崇拜金銀,肯定金銀這一硬通貨的絕對價值。斯密對重商主義唯金銀論提出了批判,他繼承了大衛·休謨的貨幣思想,認爲金銀的價格與供給數量有關係。但斯密依然堅持勞動價值論,認爲不管哪一種貨幣都必須凝結勞動纔有價值。

休謨是斯密的一生最親密的朋友,但休謨並沒有完全堅持勞動價值論,他主張貨幣的只是一種“符號”。休謨的貨幣思想來源於讓·博丹和洛克的貨幣論。

讓·博丹在1569年發表的《對馬萊斯特羅伊的謬論的答覆》提出了貨幣論,第一次清楚地表達了貨幣數量學說。他通過具體實例說明貨幣的數量多少與商品價格漲跌之間的關係,對16世紀西班牙價格革命作了詳細的解釋。博丹指出,“不管在哪裏,一切物品的價格之所以上升,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決定這些物品的估價與價格的那種東西增多了。”

洛克也發表了類似的看法,即貨幣數量的變化影響商品價格的起伏。這種主張在今天不足爲奇,但當時很多人尤其是重商主義崇拜金銀,他們認爲金銀是硬通貨,並不認爲輸入過多的金銀會導致價格“飛騰”。

休謨繼承了博丹和洛克的思想,發表了《貨幣論》,最早提出貨幣中性論。他認爲,貨幣數量決定商品價格,貨幣數量過多,商品價格必然上漲。休謨進一步推出,“貨幣數量的多少,對一個國家的福祉是無關緊要的”。

休謨並沒有堅持貨幣“硬通”、“價值”的主張,而是將貨幣視爲“工具”和“符號”。休謨認爲,“嚴格說來,貨幣並不是商業上的一個問題,而僅僅是人們約定用來便於商品交換的一種工具。它不是貿易機器上的齒輪,而是一種潤滑油,它使齒輪的輪轉更加平滑自如。”

如此,實際上貨幣理論上開始分化爲兩派,一是休謨開創的貨幣數量論,二是重商主義延承下來,斯密批判性創造的貨幣價值論。斯密和李嘉圖都是勞動價值論者,他們認爲,貨幣的價值決定於其生產及運到市場上所必須的勞動量,即貨幣價值論。

但是,小穆勒與休謨一樣主張貨幣數量論。小穆勒認爲,貨幣只不過是“一種機械”,有了它能夠迅速而便利地交換,沒有它也不過使交換緩慢和不便而已。

繼休謨之後,紐科姆、費雪、馬歇爾、凱恩斯、弗裏德曼都發展了貨幣數量論,其中以費雪方程式和弗裏德曼的現代貨幣論具有代表性。根據費雪方程式,貨幣數量由貨幣供應量乘以貨幣流通速度決定。弗裏德曼認爲,貨幣的需求長期是非常穩定的,所以貨幣的供給決定了商品價格。

時至今日,貨幣數量論大行其道,成爲主流的貨幣主張。但是,近些年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頻發,人們開始對貨幣數量論保持懷疑態度。

歐元

羅伯特·蒙代爾 | 貨幣功能論

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後,很多經濟學家都呼籲重新回到金本位,重建黃金標準。蒙代爾曾經對美聯儲在1914年打破黃金標準耿耿於懷。當時一戰爆發,剛剛誕生一年的美聯儲掌管了全球黃金標準的管理重任。隨着戰事深入,越來越多黃金流入美國,貪心的美聯儲選擇打破黃金標準,讓黃金貶值,試圖用美元來主宰全球貨幣體系。

蒙代爾認爲,正是美聯儲打破黃金標準纔是黃金不再被人信任。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多年,他還一直呼籲重建黃金標準。直到1999年,推動創立歐元時,他放棄了黃金標準。

其實,堅持金本位或黃金標準,實際上堅持的是貨幣價值論,往上追溯是勞動價值論。但是,弗裏德曼等貨幣主義經濟學家則很淡然地認爲,金本位回不去,也必須淘汰。蒙代爾和弗裏德曼共同在芝加哥大學執教的時候,對這一問題爭論不休。雖然蒙代爾對弗裏德曼尊敬有加,但他依然認爲,貨幣數量論是一個僞命題,因你根本不知道市場上到底需要多少貨幣,需要多少真實貨幣。

當時美國正處於嚴重的滯脹時期,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市場對貨幣需求不斷增加,因爲通脹時期有利於借貸者,而不利於債權人。所以,越是通脹,貨幣需求量越大,但是美聯儲根本無從知曉到底有多少貨幣需求量是真實的。當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暴力緊縮美元時,市場立即出現流動性問題。

蒙代爾的做法是,不要管貨幣總量,美聯儲應該是價格作爲目標,也就是通脹率,只要控制好通脹率,貨幣數量隨行就市,由供給、利率價格決定。現在看來,蒙代爾的主張更爲科學,當今世界主要央行都以通貨膨脹率作爲單一目標,而不是貨幣總量。

但是,當時面臨一個問題是,如何實現蒙代爾所說的控制通脹率目標。蒙代爾所堅持的是黃金標準,即金本位制,固定黃金價格,然後以黃金爲錨發行貨幣,從而維持貨幣價格穩定。

當時與蒙代爾一樣堅持黃金標準的經濟學家不在少數,但最終他們的主張被歷史淘汰了。似乎弗裏德曼的貨幣數量論更符合信用貨幣時代,但貨幣數量論將貨幣視爲“符號”,如果貨幣沒有價值,那麼貨幣如何支撐起經濟大梁呢?

現在很多人痛恨信用貨幣,認爲政府濫發一文不值的貨幣,成爲一切經濟問題的根源。但是,爲什麼信用貨幣又無可替代的呢?或者,信用貨幣爲什麼最終替代了金本位貨幣、商品貨幣?

這裏涉及到一個本質問題:價值論。

價值論,極爲複雜,幾乎是所有經濟理論的基石,也是當今世界經濟核心問題的之源。時至今日,經濟學家都被勞動價值論和效用價值論之間吵來吵去,二者甚至難以綜合。實際上,價值論應該跳出“經濟”來理解,因爲在沒有人類之前、沒有經濟之前,價值已經存在。

最科學的價值論應該是功能價值論。

任何事物只要它具有功能,便有價值。比如陽光雨露,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有價值,陽光普照大地,雨露滋潤萬物。至於它是否有經濟價值,就看是否能夠進入市場系統進行交易,如果發生了交易就有經濟價值,也就有價格。比如共享單車,方便人們出行自然就有價值,但它能否在市場中活下去,如果一直活下去,且存在交易,自然就有經濟價值和交易價格。

所以,根據功能價值論,我們就很好理解貨幣。貨幣的功能是什麼?貨幣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只要它能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那麼它就有價值。

所以,貨幣不問出處,不管出自商品,還是出自國家信用,不管它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信用紙幣還是數字貨幣,只要能夠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那麼它就有價值。至於貨幣裏面凝結了多少勞動,多少黃金,多少硬通貨,多少大宗商品,都不重要。所以,歷史上,石幣、香菸、明信片大小的木片都充當過貨幣,因爲它們幫助了人們達成交易。

蒙代爾在1999年創立歐元時放棄了黃金標準,歐元成爲了一種區域性信用貨幣。那麼,什麼支撐歐元的價值?

只有貨幣功能價值論能夠解釋,即歐元幫助歐元區國家解決交易流動性問題,並且大大降低這一區域乃至世界的交易費用,那麼歐元就有價值,這就是歐元存在的理由。

那麼,如何才能承擔起“解決交易流通性問題”的功能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交換價值,貨幣如何才具有交換價值?

美元

貨幣的本質 | 交易流動性的信用合約

不管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還是債權債務型貨幣、信用貨幣、比特幣,貨幣只要實現交換價值必須就有個前提,那就是靠譜,專業術語叫信用。靠譜概念集中體現在一點,拿着這個貨幣能夠如數兌換商品,即不貶值。

貨幣價值的生命在於價格穩定。

反過來說,如果貨幣價格不穩定,貨幣就可能失去價值,被人拋棄。這就相當於飲用水,飲用水的價值是給人補充水分,如果飲用水被污染了,它這功能被廢棄了,價值自然就消失了。

這就回答了哈耶克那個問題,貨幣爲什麼不能完全市場化。貨幣如果市場化,價格必然波動,其價值則大打折扣。

或許所有商品的都可以市場化,唯獨只有貨幣不可以。從哲學上來說,貨幣符合本體悖論。任何參照事物,都具有一個本體悖論。

例如,測量一輛汽車的速度,可以借用任何一個參照物,維度不可以參照汽車自身。又如,“沒有任何一個觀點是絕對真理”,如果這句話是對的,這句話本身就等於真理了,這樣與它的內涵是矛盾的。

貨幣的本體悖論在於,貨幣是爲其它商品計價,爲其它商品交易提供解決方案的,其自身成了所有商品價格的參照物,以及所有商品交易的媒介,如果貨幣價格變化,它如何爲商品計價,如何幫助商品達成交易,如果無法幫助商品達成交易,貨幣就沒有價值。

幾乎所有的貨幣都在追求信用以及價格的穩定。

債權債務貨幣的信用以及價格穩定來自族羣的信任以及族長的權威,大家有借有還,“欠條”不會貶值,也能如期兌現,這種貨幣比較堅挺。

商品貨幣時代,貝殼、獸皮、食鹽等商品貨幣都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商品貨幣自身的價值,是貨幣價格的穩定器。商品貨幣是人類使用了最爲樸實、本源的方法,共同摸索到價值高的商品作爲貨幣。

所以,商品貨幣有兩種屬性,一是商品自身的價值,二是作爲貨幣的交換價值。勞動價值論者認定商品自身的價值,以至於很難接受無錨貨幣。實際上,維持貨幣價格辦法很多,用商品自身價值兜底只是其中的一種。

後來發展了金屬貨幣時代,金屬貨幣是商品貨幣的升級版,因爲金銀銅本身也是大宗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在金屬貨幣時代,爲了避免製假售假的問題,國家鑄幣制度開始形成。

所以,亞當·斯密並沒有將視野擴張到人類早期的債權債務型貨幣,而是將貨幣界定爲金屬貨幣(商品貨幣)。斯密發現,通過官方“認證”可以大大提供貨幣的信用度。

他在《國富論》中寫道:“進步國家,爲了避免此種弊害(在金銀幣種混入許多粗劣低賤的金屬)、便利交易、促進各種工商業發達起見,都認爲有必要,在通常用以購買貨物的一定分量的特定金屬上,加蓋公印。於是就有了鑄幣制度和稱爲造幣廠的官衙。這種制度的性質,類似於麻布呢絨檢查官制度。這些檢查官的任務是,通過加蓋公印,確定這市上各種商品的分量,劃一它們的品質。”

避免劣幣驅逐良幣,是一直以來經濟學家主張法定貨幣的關鍵理由。當年,斯賓塞提出貨幣自由競爭的建議,惹惱了英國經濟學家傑文斯。傑文斯直截了當地反駁說:“沒有任何東西比貨幣更不適宜於交給企業進行競爭的了”。他搬出了“格雷欣法則”作爲依據,他說:“良幣不可能驅逐劣幣恰恰證明了這一法則”。

所以,金本位+官方貨幣制度,長期以來被認爲是信用極高、價格穩定的貨幣制度。這一觀點也獲得了歷史數據的支持,尤其是古代中國的銅錢信用度及價格長期以來都非常穩定。

但是,金本位本質上是商品本位,沒有任何一種商品包括金銀,能夠跟得上工業時代、全球化時代日益膨脹的交易規模。最終,金本位紙幣不得不一再削減金銀含量,本質上也在貶值;金銀含量削減到極低時,自然就滑入到無錨貨幣時代。

無錨貨幣,標誌着貨幣從商品(金屬)中獨立出來,擺脫了商品的價值,追求貨幣自身的交易價值。只有無錨貨幣才能滿足這個時代的市場交易規模。所以,無錨貨幣是貨幣專業化、職業化的標誌,是先進的貨幣。

所以,蒙代爾耿耿於懷的1914年美聯儲打破黃金標準以及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這兩大人爲大事件,本質上貨幣走向獨立、追求自身價值的道路。

無錨貨幣本質上是債權債務型貨幣,我們現在使用的美元、人民幣都是通用型“欠條”或叫通用“國債”。

由於比特幣沒有綁定股權,也屬於無錨貨幣。“中本聰”向市場總共發行2000萬張“欠條”,他試圖採用這種固定數量、定額增發的方式,來維持貨幣價格。實際上,這種方式是一種脫離了市場的、封閉性的發行方式。更重要的是,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極大,就已經喪失了貨幣的基本價值。

有人將比特幣界定爲“數字黃金”,這個說法有些一廂情願

黃金本身是大宗商品,黃金這種金屬使用到各種高精尖產品之中。所以,不作爲貨幣,黃金也具有商品的價值。但是,比特幣不一樣,如果不作爲貨幣,不穩定價格,它就失去價值了。比特幣背後存在一個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網絡,但是因爲二者不關聯、不掛鉤,比特幣就成了純信用貨幣。失去了價格的穩定,其價值自然灰飛煙滅。

如何維持信用貨幣的價格穩定?

最開始,經濟學家認爲,以財政稅收收入爲背書發行本幣,但如今大多數國家貨幣大規模擴張,而其財政收入卻沒有同等增加。實際上,財政收入不能代表一國實力。

從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來看,國債和房地產證券是其主要資產。國債又是按什麼發行?原則是也是按稅收,但是由於沒有具有發達的融資市場和強勢的美元作爲依託,國債基本上脫離了財政稅收的錨。這裏就出現了一個悖論,到底是美元是國債的錨,還是國債是美元的錨。

其實,美元和國債都是“欠條”,二者表面上互相爲錨,實際上都以美國這個國家的“利潤表”爲錨

美元之所以強勢、美債之所以搶手,都是因爲美國這個“公司”整體的收益率比較高,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賺得錢多。而政府收入不足、藍領工人收入不高,是這個國家內部分配的問題。所以,美國政府陷入財政危機或破產並不代表這個國家破產,也不等於美元和國債信用破產。

黑田明伸教授的研究,打破了我們對“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以及“貨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的傳統認識,從貨幣功能出發重新窺探貨幣的本質。

所以,不管是金屬貨幣、商品貨幣還是債權債務合約,都是爲了解決市場流動性問題。本質上,貨幣是一種共同體認可的隱性合約,是市場交易流動性的解決方案。黑田明伸教授在書中闡述:“貨幣被描述爲作爲削減尋找持有希望物品者探索成本的解決方法。”債權債務合約的解決方法讓我們更加直觀地認識到貨幣的起源與本質。

貨幣起源於市場交易,解決市場交易流動性問題。先有貨幣,後有國家。鑄幣權,是國家主權,也是天賦人權。

後記


世間之悲劇

實乃人之所爲

既無中生有

亦無事生非

何其虛妄

——法國詩人讓·谷克多

【1】貨幣的禍害,米爾頓·弗裏德曼,商務印書館;

【2】貨幣的非國家化,哈耶克,新星出版社;

【3】資本與利息,龐巴維克,商務印書館;

【4】論貨幣,休謨,搜狐;

【5】貨幣的本質(一),Byzantium(清和),區勢傳媒;

【6】貨幣的本質(二),Byzantium(清和),區勢傳媒;

【7】價值起源,威廉·戈茲曼,萬卷出版公司;

【8】貨幣制度的世界史,井田明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