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國際藝術管理者》雜誌(International Arts Manager)在其四月刊中刊登了上海“白玉蘭紀念獎”獲得者、上海交響樂團圓號首席彼得·所羅門的返滬隔離日記。“白玉蘭紀念獎”是爲表彰對上海城市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籍人士而專門設立的獎項。

《國際藝術管理者》是一本全球發行並聚焦歌劇、舞蹈、古典音樂和劇場領域行業引領者,圍繞表演藝術產業提供相關從業人員訊息和參考的專業期刊。該雜誌主編瑪麗亞·羅伯特透露,她對彼得·所羅門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這樣一個令人緊張不安的時期,做出回中國的決定,以及所經歷和感受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

是什麼讓他和他的家庭感到回到中國是如此安全,甚至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彼得·所羅門這篇富有洞察力的日記,給讀者們生動描繪了一位演奏家在上海交響樂團的生活圖景。”瑪麗亞·羅伯特說,“我們的國家(英國),乃至歐洲正在經歷新冠疫情的集中爆發,這在中國或許已經是過去時了。”

正如彼得·所羅門在日記中寫到的,“(中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決心與病毒決戰。”擁有多位“外援”的上海交響樂團在疫情期間所做的一切,也給了彼得·所羅門回團復工的決心。“我們熱愛這座城市,熱愛住在這座城市的人,熱愛我們的工作,也熱愛這些年在這座城市所結識的朋友們。”

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使得全球的演藝行業遭到重創。各大樂團、劇場、藝術節和音樂節無一倖免,紛紛取消演出或停辦。也就是在3月,大都會歌劇院和紐約愛樂相繼宣佈對樂團演奏員採取停發薪水或降薪的特別措施。有業內人士直言,一連串蝴蝶效應過後,演藝行業真正的寒冬或纔剛剛開始。

中國政府採取的果斷決策,對疫情控制起到積極有效的關鍵作用,以及上海交響樂團謀求“轉型”自救的一系列線上行動、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確保了樂團能在艱難時期繼續運作。這些都是讓彼得·所羅門放心回到上海的重要緣由。

作爲一支“國際隊”,上海交響樂團108位演奏員中,有港澳臺同胞6人,美籍、俄羅斯籍、韓國籍、意大利籍等外籍樂手9人。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間時值樂團春節放假。據統計,約有近一半的樂手離開上海過年。

上海交響樂團在第一時間(1月23日)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立每日一報的專項制度。負責演奏員日常管理的樂隊行政部門隨即按8個聲部迅速搭建起微信矩陣,串聯一條“演奏員—聲部長—樂隊—樂團”逐級分層的防疫抗疫工作鏈。

而針對外籍演奏員較多的實際情況,樂隊副隊長柴婕更是專門組建了外籍演奏員微信羣,將國內疫情的最新動態、相關政策和樂團工作安排,用英文實時分享給身處海外的演奏員,爲他們撐起一把安心防護傘。

以彼得·所羅門爲例,柴婕一直關心着疫情在美國的進展態勢,並與他保持密切聯繫。當所羅門決定回中國時,柴婕即刻主動幫忙查詢航班信息,設計曲線回國路線。“當時美國已經取消了中國大陸和美國之間所有的直飛航班,韓國、日本也都停止了轉機服務,只能取道中國臺灣。”柴婕說,“爲了減少與人羣的接觸,還特意選了從洛杉磯的一個小機場起飛的航班。”

一番周折之後,彼得·所羅門順利回到上海。在他自我隔離期間,樂隊仍然每天與他聯繫,及時瞭解他及家人的身體狀況,並儘可能地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協助。如今,隔離期已滿的所羅門開始了宅家抖音 “雲練功”。

《國際藝術管理者》雜誌希望通過這篇日記給全球的同業者們以信心,“我們應該相信,這場災難總有終結的一天,表演藝術會重新站上她的舞臺,現場呈現給所有觀衆。”雜誌主編瑪麗亞·羅伯特如是說。

目前,上海交響樂團全團108名演奏員中,仍有一位意大利籍、一位韓國籍樂手因爲疫情的關係沒有回團。上海交響樂團樂隊正密切關注疫情發展,爲演奏員提供服務。

借用英國著名樂評人諾曼·萊布雷希特在其個人博客上對上海交響樂團的評價,“相比病毒,愛和希望將傳播得更快。”這份“愛和希望”不僅是樂團傳遞給所有觀衆“我們定會堅持下去”的信心,也是上海交響樂團對於全體演奏員的關切和愛護。樂隊的管理是樂團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規則之上賦予人情的溫暖,同樣是閃爍人文之光、傳承樂團文脈的管理之道。這也是上海這座城市,傳遞給所有人的信念和希望。

編輯:姜方

圖片:上海交響樂團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