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形成了一個習慣,每週六我會帶着兩個孩子到山上姥姥姥爺家,住到星期天下午。一方面,多去陪伴老人家。另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接受自然教育。

剛開始時,大寶說有點不習慣,不喜歡山上的廁所,不習慣熱乎乎的炕,甚至不習慣山上的飲食。我猜想:更不習慣的是山上沒有網絡,沒有點播電視的生活吧。

上個週末的時候,在山上還遭遇了一次停電。姥爺找出許久未用的蠟燭,一家人在燭光中做飯聊天,一直到晚上7:30,電才恢復正常。這也成了大寶嘴中的一件“倒黴事兒”。

甚至於,大寶後來還提出來自己待在城中的家,不跟我們一起上山了。

這也許就是現在很多城市裏孩子的狀態,離開了網絡,離開了電,就覺得生活無法正常繼續。

可是,我依然堅持要帶兩個孩子每週上山。而這個周,山上的櫻桃花、杏花、李子花都開放了,我們這兩天都到山中溜達一圈,賞花看景。這周,大寶到山上自己挖了野菜(結果挖錯了品種),幫姥姥包了餃子(雖然難喫又難看)。似乎,她越來越能夠適應山上的生活了。

我想:堅持每週上山半年,孩子們不僅會完全適應山中的生活,也會品出山居生活的美好,愛上有大自然環繞的日子。

什麼是自然教育?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大自然接觸。一《林間最後的小孩》

自然教育,也叫自然體驗,指的是讓孩子切身投入到大自然中,通過觀察、記錄等方式去領會自然的美好,在勞動中接受教育。是解決如何按照天性培養體驗者,如何培養體驗者釋放潛在能量,培養如何自立、自強 、自信、自立等綜合素質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均衡發展的完整方案。是解決教育過程中的所有個性化問題,培養面向一生的優質生存能力,培養生活強者的教育模式。

這種教育方式發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丹麥,在日本、歐美等國家作爲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備受推崇。

在周軼君導演的《他鄉的童年》中,芬蘭的老師帶着孩子們到森林中玩耍並上課。老師讓學生們尋找氣味,並根據自己的嗅覺和想象爲這些植物起名字,在這種大自然的課堂上,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鼓勵孩子們觀察和想象。這其實就是自然教育的一種方式。

而我堅持要帶孩子上山,也是因爲我想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

自然教育爲什麼會興起?

自然教育的誕生起源於現在的孩子戶外活動越來越少,缺乏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繫這一狀況。

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他的著作《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中使用到了“自然缺失症”這個詞,恰當地總結了現在孩子們的狀況。而我覺得咱中國有一句話,也可以對應這個詞,“五穀不分,四體不勤”。

是的,現在很多孩子連麥子和水稻都分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每天喫的糧食是從哪裏生產出來的,不認識杏花和桃花之間的區別,不清楚雞、鴨、鵝到底長什麼樣,他們關於自然的好多知識都是從圖片上看到的。

以前,小孩子還砍柴、挑水、放羊,幫父母減輕家中的負擔。現在的孩子們,想要做一點運動,就只能打打球、跑跑步,爬山一會兒都氣喘吁吁。

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的知識,但卻極少接觸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但這種狀況,在孩子的成長路上,肯定是一種缺失與遺憾。在我看來,這不僅會影響孩子個人的成長,也會影響一個國家乃至人類的發展。對於這一點,我覺得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我們國家也在教育導向上有變化,比如,今年我們國家就強調了加強大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

是時候讓孩子離開鋼筋水泥的都市森林,回到大自然這個最好的“老師”身邊了。

聊聊我對自然教育的感悟

1、自然教育並不是簡單的戶外玩耍,家長需要有意識且適度地引導

現在已經有不少家長注重帶孩子去體驗生活,比如旅遊、採摘、戶外活動、野營和農事體驗等等。但是這種單純的戶外玩耍,因爲缺乏一個明確的目標、時間過短和過於散漫,往往達不到“教育”二字的效果。

有家長可能會提出來,不要給孩子那麼多壓力,玩就是玩,不要總是把玩跟教育聯繫起來。這裏我必須澄清一下,並不是讓家長在陪伴孩子感受大自然的時候,總是想着今天出來玩了,回去要讓孩子寫一篇好文章,或者非讓孩子明白某一個原理,學到一個知識點。而是說,家長在帶孩子感受大自然時,應該樹立一個大的目標,並在過程中適當地引導。

想想當你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螞蟻就是螞蟻,頭腦是不是真的轉了起來,心靈是不是真的受到了觸動?

有些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會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而有些孩子似乎只是單純地看着,頭腦並沒有轉起來。每一個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但是作爲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有意識地進行引導。

就像在《他鄉的童年》中,芬蘭的老師也並不只是讓孩子在森林中玩耍,也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觀察,去思考,去想象。

再比如說我家大寶,用我們這兒的說法是“憨”,她對很多事物的感受比較遲鈍。

以前,我們也經常帶她出去旅遊,但常常是旅遊回來之後,很快她就忘記了到底去過哪?都經歷了什麼事兒。旅遊成了走馬觀花的事情。

而現在,我們調整了方法。玩耍並不是簡單的玩耍,而是要真正地融入,我們會有意識地讓孩子去多次感受某一個方面的東西。

比如這段時期,我們的主題是兩個,花和羊。每一個周我們都會去賞花,從花骨朵一直到花謝,從只有一種花到幾種花爭相開放。今天,大寶就提出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問題,爲什麼春暖花開了,但是樹卻還是枯的呢?

我們去看羊,給羊喂草喂水,給羊擠奶,看羊曬太陽,觀察被別的羊排擠的小羊。大寶漸漸領悟出:羊的世界跟人有點像。沒有媽媽的小羊會被欺負。有些大羊不會因爲對方是小羊,就不攻擊。

自然教育,應是幫助孩子從自然觀察中獲取靈感,是在和自然平等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過程。

2.自然教育不能僅僅依託於自然教育機構

隨着對自然教育的重視,我國也湧現出了很多的自然教育機構。據2016年的一項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180餘家自然教育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等發達城市和地區。有不少原來傳統的拓展基地、農業基地,也迅速地轉型成爲自然教育機構。

但不得不說,這種自然教育機構的數量依然偏少,而且行業也不規範、不成熟。

對於很多普通的家庭來講,也不可能經常性地去自然教育機構給孩子教育,畢竟還是涉及到一些費用的。

所以,豆媽覺得僅僅依託於自然教育機構不行,家長還是要學會從身邊的免費資源入手。比如,現在很多城市的公園都是免費開放的,不妨都帶着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而家裏有農村親戚的,也可以帶着孩子多去幫幫忙,乾點農活。甚至於,就是找個有樹有花有草的地方呆上半天,也是好的。

3.自然教育須持之以恆

學校裏每年都會組織春遊和秋遊,大多數時候也是到戶外活動,或看動物,或探險拓展,或耕作,或手工……

但這種少之又少的機會,到底能夠起到多大的教育作用,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就像孩子的教育不能夠僅靠老師,最瞭解孩子的還是家長。對孩子的自然教育也不能夠靠那幾次春遊、秋遊和旅遊,而要在平時持續的、不斷地接觸大自然,形成長期有效的刺激,讓大自然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這也是我堅持每個周都要帶孩子到山上去的原因。而到現在,我都不敢說大寶真正融入到了大自然中,但我想堅持半年以上,應該會看到一點效果。

4.自然教育也該遵循自然

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獲得智慧;重要的不是自我實現,而是免於恐懼,獲得平靜;重要的不是忙碌一生,而是獲得豐富的人生。

在自然教育當中,我們時常會被孩子問到一些殘忍的問題。爲什麼貓會喫掉小鳥?爲什麼要將小羊送給別人?爲什麼人類要喫動物?

雖然,我們一直鼓勵孩子要追求善良和慈悲。但是在自然教育當中,“真實”也是重要的一環。

就像大寶看到一隻小羊的腿瘸了,只能單獨得拴在羊圈外面,她問我原因時,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帶她去餵羊。當她看到一羣羊爲了喫東西拱來拱去,那些小羊擠不進去只能在外圍看着,還有的大羊將別的小羊用角挑起拱到一邊兒時,我才告訴她:“那一隻小羊沒有媽媽,喫東西時,被別的大羊拱飛了,傷到了腿。”

大寶幽幽地說:“那隻小羊真可憐,原來大羊也不都是保護小羊的。”

我想這真實的世界可能對大寶的成長更加有幫助吧。

豆媽逗娃寄語:

作爲兩個孩子的媽媽,我也想給予孩子所有美好的東西。我努力學習,不斷思考,積極實踐後發現:讓孩子迴歸大自然,讓孩子自然地成長,也許纔是我們父母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東西。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贊、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簽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