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2月10日电 (记者 姜泓冰)由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编撰、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亮相不久,已重印三次。目前,包括总论、军事卷、外交卷等三个版本在内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系列丛书已重印20余次,销量逾90万册,输出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和阿尔巴尼亚语等5个语种,社会效益、经济效应双赢,成为上海主题出版精品图书的闪亮品牌。

11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了《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的出版座谈会。该书以语言力量为出发点,选取习近平同志在外交活动中使用的特色语言,分开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诗文引用篇四个部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理论创新、实践成就等进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把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和外交艺术。

该书主编、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苏格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外交工作亲力亲为,出席了大量外事活动,发表的公开演讲、署名文章众多,其中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更是信手拈来。编委会多次研讨,反复筛选,最终敲定了75个既富语言特色又能体现外交理论和实践的词条,并在词条的编纂和阐释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既保证理论框架的完整性,又符合系列丛书突出“语言力量”的特色和定位,为读者透过语言艺术理解中国外交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新颖角度。

在苏格看来,习近平外交语言风格鲜明、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表现为四个突出特点:其一,生动形象,广泛使用比喻、借喻等修辞手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来传递抽象的外交理念;其二,底蕴深厚,善于借用古今中外的诗文、古文、谚语,既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智慧,又能让外国人听得懂,进而容易认同和接受;其三,准确恰当,直指问题要害,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说透;其四,覆盖面广,讲话涉及的对象和场合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周边也有全球,既有双边也有多边,可以说实现了区域、国别、议题的全覆盖。

专家表示,细细品读《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不难发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语言鲜明、发人深省,既有平实质朴接地气的话语描述,又能精妙地引用中外诗文典故,常常一句话就能点明中国外交理念的精髓。当前,随着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社会希望了解中国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但西强我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总书记的语言艺术,持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中国道路的国际认同度,努力消除国际社会的理解“赤字”。

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李芳介绍,该社于2014年起策划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已重印20余次,销量超过90万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一书于2017年3月启动编写工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苏格教授担任主编,中宣部组织专家对内容进行审读把关,并经三次审稿,2018年10月正式出版,首印10万册,截至目前,已重印三次,名列各地社科图书畅销榜前列,读者评价很高,更获得了相关领导、新闻媒体与学者专家的一致好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