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我國古代常見兵器之一,斧的出現時間很早。先秦時期的兵書《六韜》中就曾經提到,在周武王軍中已經有大柄斧這種兵器的出現。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還專門撰寫了《作斧教》一文,將斧視爲與刀同等重要的兵器,提醒部下要妥善使用和保管斧這種兵器。

到了唐、宋時期,斧已經成了戰場上不少將士的常用兵器。也正是因爲這種兵器在實戰中的廣泛運用,在文藝作品中也逐漸出現了斧這種兵器。以《水滸傳》爲例,儘管斧不是小說中最爲常見的兵器,但也有七人以此作爲兵器。其中四人是梁山好漢,一人是朝廷軍官,一人是王慶部下,一人是田虎部下。下面根據他們的武藝高低,對這七位人物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七位和第六位:出林龍鄒淵和獨角龍鄒潤。鄒淵和鄒潤是一對叔侄,從綽號看似乎是武藝高強之人。他們出場時,還有一段讚辭,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這段讚辭是這樣描述的:“廝打場中爲首,呼盧隊裏稱雄。天生忠直氣如虹,武藝驚人出衆。結寨登雲山上,英明播滿山東。天生中直氣如虹,武藝驚人出衆。翻江攪海似雙龍,豈作池中玩弄。”

如果單從綽號和讚辭來看,這叔侄倆似乎都是難得一見的武林高手。但事實是不是這樣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倆不過是盤踞在登州登雲山上的強盜,手下僅有八、九十名嘍囉,其中較爲死心塌地的也不過二十多人。這樣的實力在《水滸傳》中的諸多山頭之中堪稱是最差的一個。

這叔侄倆的武藝如何?書中幾乎沒有交代,因爲除了與顧大嫂、孫新等人劫牢之外,完全沒有他們的單挑記錄。而在梁山大排行期間,這叔侄倆的排名也很低,一個是第九十位,一個是第九十一位。這也說明他們武藝的低劣。

這叔侄倆使用的兵器是什麼呢?書中有兩個地方有所交代。一次是他們隨同顧大嫂、孫新劫牢期間,他們使用的兵器是短刀,而在“三打祝家莊”期間,他們使用的兵器卻變成了大斧,因此可以勉強將其列入用斧的人物。不過,他們的武藝實在不怎麼樣,也只能排在最後。

第五位:黑旋風李逵。在《水滸傳》以斧爲兵器的人物中,李逵的知名度是最大的,一想到李逵,自然也會想起他的一對大斧。那麼,他的大斧名稱是什麼呢?書中有介紹:夾鋼板斧。不過,儘管李逵的這兩把板斧人盡皆知,但並不代表李逵就是用斧的絕頂高手。從書中的描述來看,儘管李逵用斧的勝率很高,但面對的大都是默默無名之輩。因此,在《水滸傳》的用斧者當中,他也只能排在第五位。

第四位:急先鋒索超。索超本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武藝高強,手持一柄金蘸斧,名震江湖。他也是全書中以斧爲兵器與對手單挑最多的一位。據不完全統計,索超先後與青面獸楊志、霹靂火秦明、大刀關勝及王義、咬兒惟康、吳成、史定、戴美、魯安、米泉等人有過較量,戰績不俗。

不過,梁山圍攻大名府期間,索超與關勝有過一次單挑,僅僅十個回合過後,索超便出現力怯的現象,這次單挑也影響了他的排名,故此將其列在第四位。

第三位:周昂。在衆多以斧爲兵器的人物中,周昂的地位最高,職務也最多。他既是東京八十萬禁軍副教頭,又是右義衛親軍指揮使,還兼任車騎將軍。高俅征討梁山期間,周昂曾與玉麒麟盧俊義有過一次單挑,雙方激戰二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盧俊義是公認的梁山第一高手,周昂居然能支撐二十多個回合,足見其武藝之高強。

第二位:縻貹。縻貹是王慶的部將,兵器爲開山大斧。梁山征討王慶期間,縻貹曾與索超有過一次五十多個回合的單挑,難分高下。之所以將其排名列在索超和周昂之前,主要是因爲他在與索超激戰後,仍有氣力殺死文仲容和崔埜,說明他至少不會像索超一樣出現力怯的現象。此外,他還殺死了大刀關勝昔日在蒲東的好友唐斌,還擋住了沒羽箭張清夫妻百發百中的石子,足見其武藝之全面。因此,在這份排行榜中,縻貹力壓索超和周昂,名列第二。

第一位:卞祥。在所有以斧爲兵器的將領中,卞祥堪稱神將。他原本是田虎的部將,官拜太師。梁山征討田虎期間,卞祥曾在戰場上與九紋龍史進單挑三十多個回合,然後又以一敵二,與史進和花榮較量了三十多個回合,依然是不分上下。

更加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在隨後進行的征討王慶的戰鬥中,卞祥僅用了一個回合就將酆泰殺死。酆泰儘管出場時間不長,但卻在單挑中僅用十個回合就殺死了曾經與豹子頭林沖單挑五十多個回合不分上下的山士奇。由此可見,卞祥不僅是全書中用斧的第一高手,即便在整個梁山也難逢對手。
參考書籍:《水滸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