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就是體驗感的延伸,從廣播報紙到電視電腦到手機眼鏡,媒介的變遷歷史就是人類感官的延展歷史,5G時代人們在獲取信息時將誕生什麼新的渠道或方式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體驗感,將成爲極其關鍵的衡量標準,5G將帶來更多元、更紛繁的富媒體生活。第三個原因,是大屏有更爲廣闊的提升、變革和定製的空間,一個最鮮明的例證就是,電視這種似乎很“傳統”的大屏媒介,在經歷了PC時代、移動時代之後,不但沒有被時代拋棄,反而在家庭娛樂場景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從今天開始,三大運營商的5G商用服務正式上線。儘管套餐都是百元起步,且只有數十個頭部城市可以使用5G服務,5G手機的價格又高企不下,人們對5G的關注熱情卻依然高漲。


5G時代,大屏時代


5G時代,大屏時代


5G時代,大屏時代

5G時代到來之後,人們的生活,和常用的介質將會發生哪些變化?類似這樣的討論在國內已經持續了多年。伴隨着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以及華爲在技術領域的卓越表現,5G越發變成一個火熱到燙手的話題。不但行業內的人在暢想,就連普通人羣也都在探尋:5G的革命性究竟在哪裏?

在過去的十年,手機解決了便利性的問題,佔據了生活中的大量時間,但下一個十年,5G顯然有機會創造更多可能。 總體來說,關於5G時代的前瞻預測衆說紛紜,但有兩點是多方默認的共識:

一是大衆最明顯的感知——速度的提升。高速率低時延,將讓信息傳輸無處不在,之前若干年裏,互聯網廠商反覆提及的物聯網,迎來了最好的發展契機。


5G時代,大屏時代

二就是體驗感的延伸,從廣播報紙到電視電腦到手機眼鏡,媒介的變遷歷史就是人類感官的延展歷史,5G時代人們在獲取信息時將誕生什麼新的渠道或方式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體驗感,將成爲極其關鍵的衡量標準,5G將帶來更多元、更紛繁的富媒體生活。基於此可以做一個合理的推斷,更優化的媒介體驗也就必將成爲新的剛需。

大屏,將重回視野。

爲什麼可以做出這點預測?

首先,大屏有極致的視聽體驗,這是其他媒介形態無法媲美的,更令人“絕望”的是,大屏的視聽體驗仍在不斷進化:幀率不斷提升,8K逐漸普及,都在不斷刷新大屏呈現效果。此前有網站做測評,拿電視品牌的55英寸4K OLED電視和頂配電競屏對比玩遊戲的效果,超高的分辨率和流暢度“完爆”後者,小編直呼“屏幕大就是可以爲所欲爲”。


5G時代,大屏時代

放到5G時代的新背景下,人們可以不再會因考慮網速流暢性問題而選擇分辨率、清晰度不足的視頻了,與此相反,再大的媒體文件都不在話下(無論是在線觀看還是下載本地),那用戶自然會選擇視覺體驗最好的內容。而如果媒介卻限制了高質量內容的播放效果,那顯然是不能讓人接受的。

其次,大屏在未來更容易做到無處不在。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說不通的邏輯,小屏在當年就是靠方便快捷、可隨身攜帶而衝擊大屏的,爲什麼大屏反而更容易無處不在?其實這種變化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以微型投影儀爲例,這是一種典型的將大屏變得便攜的方式,很多微投品牌的產品甚至比優盤大不了多少。


5G時代,大屏時代

如今大屏無處不在的方式更加多樣了,昨晚錘子科技發佈了最新手機堅果Pro3,針對TNT系統也進行了重要升級。TNT是通過極其簡單的操作方式,將手機變成電腦的產品邏輯,本質上來說,就是將小屏模式徹底轉變成大屏模式。羅永浩2018年推出TNT的確太過於前瞻,但實際上這與5G時代的發展邏輯是吻合的,像TNT這樣的形式,將大屏與便攜完美融合。可以預見在不會太遙遠的未來,這種融合也許就不再需要手機做“中介”了。 第三個原因,是大屏有更爲廣闊的提升、變革和定製的空間,一個最鮮明的例證就是,電視這種似乎很“傳統”的大屏媒介,在經歷了PC時代、移動時代之後,不但沒有被時代拋棄,反而在家庭娛樂場景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無論時代趨勢如何改變,似乎電視媒體總是能做出與之相匹配的變化。相比於廣播、報紙甚至傳統網站,像電視這樣的大屏媒體有着更強的可塑性。


5G時代,大屏時代

今天是大衆廣泛接觸商用5G的第一天,關於5G的種種判斷和猜測,都將開始被實踐慢慢檢驗。回想當年3G、4G剛剛落地時,也經歷了適應、習慣、發展、質變的過程,對於中國更具優勢的5G,我們也要保有信心和耐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