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中的治療效果如何

大量的臨牀試驗已經證實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療中具有無可爭議的地位。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臨牀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房顫、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阿司匹林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二級預防的基礎用藥。

心絞痛患者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可使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的發生率明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無論是疑診或是確診,應立即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最好使用非腸溶片劑,以便快速吸收,儘快發揮抗栓作用,可起到挽救和減少心肌細胞壞死的作用,並可降低死亡率50%,然後每日服用75~150mg,長期維持。

急性心肌梗死後二級預防:急性心梗後長期堅持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可使猝死和再次心梗發生率降低25%。因此建議,凡心肌梗死後無禁忌證者,均應長期堅持每日一次服用阿司匹林。

對於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羣進行一級預防: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C-反應蛋白明顯升高及無症狀心肌缺血者,都能從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中獲益。由於老年患者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血栓性疾病,故老年高危患者應及早規範的使用阿司匹林。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一級預防,和缺血性腦卒中後的二級預防:長期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150mg,與對照組比,可使缺血性腦卒中發生率及再發率減少25%。

透析患者、動靜脈瘻、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間歇性跛行、深靜脈血栓、房顫及人工心臟瓣膜或其他手術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可以預防血栓形成。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卒中協會及歐洲心臟協會等指南均推薦:如無禁忌證,小劑量阿司匹林應終生應用。使用阿司匹林治療時間越長,生存獲益越大。

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事項有:

(1)阿司匹林服後有不良反應,表現爲噁心、嘔吐、腹痛,大劑量和長期服用可引起胃炎、隱性出血,加重潰瘍和消化道出血等。若在餐後與適量碳酸鈣同服,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但不宜與碳酸氫鈉同服。

(2)由於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延長出血時間,故正在使用肝素及香豆素類抗凝劑者、有嚴重肝病或出血性病變者不可使用,有哮喘病史者禁用。

(3)長期大量應用可出現頭痛、眩暈、耳鳴、視聽力減退、嗜睡、出汗等反應,此爲慢性水楊酸鹽中毒的表現,嚴重者有精神錯亂和酸鹼失衡,此時應立即停藥。

(4)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用;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5)乙醇可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服用期間宜戒酒。

此外,在服藥的細節上,需注意:

(1)每次用量不可超過規定劑量。

(2)按時服藥。

(3)不可將阿司匹林片或緩釋阿司匹林片直接放在牙齒或牙齦上。

(4)糖尿病患者不宜大劑量服用。

(5)牙科、口腔科手術後7天內,如需服用阿司匹林,只能整片吞服,不可咬碎服。

(6)服用泡騰阿司匹林片時,應將其先溶於2/3杯水中,然後再飲盡。

(7)如果服用後,未見療效甚至病情惡化,或用藥後引起發熱持續3天以上,則應及時請醫生診斷治療。

(8)藥物失效,不可再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