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豫盗掘重点放在了宋仁宗的永昭陵,永昌陵虽然也遭到极大破坏,却没有打开棺木,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躲过了一劫。朱姓盗墓贼撬开宋太祖赵匡胤的棺木,发现赵匡胤尸体并没有腐烂,他的腰间系着价值连城的玉腰带。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
北宋被金国灭亡后,北宋皇陵区自此无人看守。
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大齐帝国皇帝刘豫上台伊始,打起了北宋皇陵的主意。
他明目张胆设立了盗墓机构,并设置淘沙官一职,疯狂盗掘皇陵,诸多北宋皇陵遭毁灭性盗掘。
刘豫盗掘重点放在了宋仁宗的永昭陵,永昌陵虽然也遭到极大破坏,却没有打开棺木,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躲过了一劫。
永昌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巩义市芝田乡坞罗河南侧,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死后葬在此地,附近陪葬有孝章宋皇后、章怀潘皇后墓室。
陵墓东侧是其父赵宏殷的永安陵,西侧是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
北宋历代皇帝生前不建陵墓,而是在死后才开始修建,赵匡胤驾崩停灵七个月后才葬入新建的陵寝。
永昌陵至今残高仍然高达二十一米,最初占地四千亩,四周种植着大片柏树,所以号称“柏城”。
永昌陵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
当时官方大肆盗掘皇陵,导致上行下效,民间盗墓成风,一个以姓朱的人为首的洛阳盗墓团伙盯上了永昌陵。
朱姓盗墓贼撬开宋太祖赵匡胤的棺木,发现赵匡胤尸体并没有腐烂,他的腰间系着价值连城的玉腰带。
赵匡胤的尸体僵硬,为了不破坏玉腰带的完整,朱姓盗墓贼用绳索一头系在自己的身上,一头套在赵匡胤尸体的肩部。
面对赵匡胤,将其尸体拉起来,乘势取下玉腰带。
赵匡胤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胤安然“酣睡”了一百六十一年,却在卧榻之侧被人意外“吵醒”,他能不发脾气吗?
由于尸体受到挤压,赵匡胤突然张开嘴巴,喷出一股黑色粘液,溅了朱姓盗墓贼一脸。
从此后朱姓盗墓贼无论如何也无法洗净脸上黑漆一样的东西,得了个“朱漆脸”的绰号,在盗墓圈传开了。
“朱漆脸”后来事发,被官府捉拿归案,以盗掘皇陵罪名被砍了头。
《宋史》记载:
永昌陵灵台之下二十多米深处建有“皇堂”,就是安放棺椁的地宫,随葬品并不丰富,有玉圭、佩剑、冕、翠衣等物。
朱漆脸究竟都盗走了什么,不见详细记载,地宫中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依旧不为人所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