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又一次和您见面,探究历史,悟出道理。让我们一起打开历史的卷轴,我将带您一起探究这段历史。

北宋至建立之初,围绕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两位皇帝有关皇权交接问题而产生一段“千古之谜”,所谓千古之谜,它指的便是赵光义继承皇位究竟是属谋权篡位还是顺理成章。而这当中引发出了两个说法,即“斧声烛影”(即宋太宗通过暴力手段夺取了皇位)和“金匮之盟”(即太宗通过合法且温和的方式继承皇位。)两种说法都存在着争议,它的焦点在于宋太宗是否合法继承皇位。所以两种说法形成了一对矛盾体,因此,我们想要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只需论证“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当中一个事件的真伪便足矣。

由于赵光义继承皇权成为了既定事实,所以有关“斧声烛影”太宗暴力谋权的记载必当很难存在于当时的记载之中,这也给我们论证这个说法的合理性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只能在“金匮之盟”的细节之中寻找突破口,以此寻找答案。

天宝九年(公元976年)正直天命之年的宋太祖赵匡胤猝然驾崩,为何要说“猝然”呢?因为在此之前,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没有关于赵匡胤患病的记载。而在正史当中,有关赵匡胤死因的记载也是闪烁其词,即《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短短数笔带过。除此之外,真正令人对赵光义继承皇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的正是所谓“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杜太后遗诏内容备受争议

据《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二太祖建隆二年(961年)载:

… … 及寝疾,上侍药饵,不离左右。疾革,召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可知所以得天下乎?”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而。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位汝弟。四海广至,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普(赵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于纸尾署曰:“臣普记”。上藏其书金匮,命紧密宫人掌之。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即杜太后为了避免赵宋江山重蹈柴周政权覆辙,在临终之际要求赵匡胤把弟弟赵光义立为皇位继承人。而赵匡胤在大义和大孝的感化之下欣然接受,赵光义也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宋第二任继承人。那么,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皆大欢喜吗?我想,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一) 据史料记载“后聪明有智度,尝与上参决大政。”,也就是说,杜太后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但是,从这份遗诏来看,这显然与太后的“智度”有所冲突。首先,自古以来无论是财产还是权力的交接,它的第一原则均是“子承父业”而非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只有在“子承父业”不具备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实行,那么当时赵宋政权具备“子承父业”的原则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杜太后离世之际,赵匡胤已有两个儿子,一为11岁的赵德昭,二为3岁的赵德芳。如果仅从年龄来看,赵匡胤的这两个儿子显然不如23岁的赵光义更具备杜太后所说“能立长君”的要求。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另外一个因素:建隆二年,赵匡胤的年纪也才35岁,虽然是在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社会,但对于正直中年且身体健康的赵匡胤来说,再活个十来年应该不在话下。而彼时的赵德昭和赵德芳显然都能够达到“长君”的标准。所以说,聪明有智度的杜太后难道预测或者诅咒自己的亲生儿子在不久后就会离开人世?这显然与常理和逻辑有冲突的。

(二)从当时形势来看,杜太后的这段遗诏能否生效也是存在疑问。首先,自古以来有关权利交接尤其是皇权继承的问题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这当中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皇权的继承必将触碰到包括当事人以外所有人的利益。仅凭杜太后的一句话,很难令所有人都听从。

退一万步讲,即使赵匡胤面对即将离世的母亲,在孝道的感化之下答应了杜太后的要求。但是待杜太后离世之后呢?想必,赵匡胤会掌握这份遗诏的最终解释权,他可以找很多理由否定或者改变这份遗诏的内容要求。而史料评价为“聪明有智度”的杜太后想必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她没必要明知故犯,留下一道极有可能损害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关系甚至引发朝中动荡的遗诏。

赵普:“金匮之盟”遗诏的策划者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根据史料记载,“金匮之盟”是于建隆二年(961年)在太祖赵匡胤和赵普两人的参与之下制定而成的。而宋太宗赵光义的即位时间是在开宝九年(976年)也就是说,这份遗诏公布的时间至少应该在开宝九年之前。

然而,同样是根据史料《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这份遗诏的公布时间推迟到了赵光义即位后第五年。这显然不满足赵光义能够合法继位的条件。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得从赵普谈起。

赵普,北宋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的主要参与者和策划者。他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于太祖乾德二年被拜为相,担任宰相近十年之后,被赵匡胤罢免相位,后来又使相身份出守河阳。在任职时期,其为人处事专横跋扈,经常和当时的翰林学士卢多逊起争端,并与当时还是晋王的赵光义产生间隙且矛盾尖锐。根据北宋时期的宋人笔记《丁晋公谈录》记载:“太祖宴驾,太宗嗣位,忽有言曰,若赵普在中书,朕亦不得此位。”以及另外一部史料《玉壶清话》中记载,赵普的政敌卢多逊被贬职之后,宋太宗曾向赵普直接表明:“朕欲诛卿。”而在赵普离世之后,宋太宗更是向朝中大臣公开承认:“普与朕尝有不足,众人所知。”可见赵普曾经与赵光义矛盾之深,极力反对太祖传位于赵光义,这也能理解赵光义在即位之后对赵普一直耿耿于怀,甚至要杀了他。

从史料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分析得知,在太祖赵匡胤掌政时期,太宗赵光义和宰相赵普二人以及结下了梁子。待太祖驾崩,赵光义即位之后,赵普因此遭到清算而被冷落。

比如在太宗即位的第二年,赵普进京参加太祖皇帝的入葬仪式之际,宋太宗便在此时罢免了赵普的使相一职,仅仅给他保留了一个太子少保的虚职,相当于一个养老职位,没有任何权力可言。与此同时,在政敌卢多逊的逼压之下,赵普郁郁不得志,甚至到了“日夕忧不测”的地步。

所以我们不禁提出疑问,如果真的有“金匮之盟”遗诏一说,那么赵普应该是太宗即位的第一大功臣,但赵普为何在此期间备受太宗打压,且六年之间只字未提遗诏一事?

赵普此人游刃于政坛多年,善用见风使舵等权谋之术,完全可以把这份遗诏作为杀手锏,在太宗即位之初将其公布于世,以此既可以得到太宗的谅解,保全性命甚至官复原职,也可以通过这等功勋打压政敌卢多逊,可谓是一举三得,又怎么会愚蠢到等六年之后才陈诉遗诏之事呢?

因此,我们能够解释为所谓的“金匮之盟”,只是后来赵普为讨好太宗而临时编造的一个政治谎言。而因为在这个遗诏中,所提到的“兄终弟及”原则为太宗继承皇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所以太宗在此之后又将赵普擢升为宰相,并以“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作为安慰。

为何能够得出这种推测呢?除了以上分析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细节可以佐证:《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有关“金匮之盟”的记载是源自正史《太祖新录》,在《旧录》中并无此事,而咸平元年(998)修著《太祖新录》时突然又把此事加入进去了,所以说极有可能是太宗在即位之际并没有想到此谋略。而前面我们又提到了赵普此人深谙权谋之术,且善于揣摩圣意,所以在自己被冷落后,炮制“金匮之盟”遗诏献于太宗博得圣心。

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的做法:为“顺理成章”继承大业打上了问号

前面我们已经从赵普的角度分析了所谓“金匮之盟”极有可能是一个政治谎言,即赵光义即位是非法行为。如果说这个角度还不具备说服力的话,我们再从赵光义即位后的所作所为这一角度来进行佐证:

(一) 太宗即位后,赵匡胤一脉遭受打压

如果“金匮之盟”的确存在,按照盟约中的规定,太宗赵光义在死后需要将皇位传位于太祖赵匡胤的嫡子赵德昭,也就是他的侄儿。或者,按照遗诏盟约中的另一解释版本,他需要将皇位传位于他和太祖的弟弟赵廷美,再由赵廷美传位于赵德昭,总而言之,赵光义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然而,赵光义为了将皇权永系自己一脉,首先对赵匡胤一脉进行了打压。比如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在朝廷征讨北汉之后,曾劝谏太宗信守诺言,重赏军中有功之将,而此时的太宗却阴沉着脸说道:“待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这种口吻无异于逼杀,所以赵德昭自知遭受了猜忌,性命危在旦夕,便在家中自刎了结。而就在赵德昭死后不到一年,太祖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无端暴亡,与太祖一般在睡梦中不明不白地死去。

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死后,太祖一脉基本不能够对赵光义的皇位构成威胁。眼下,也仅剩下其弟赵廷美一人。对于如何铲除这个心腹大患,赵光义作了一个周密的部署,他与大臣赵普制造了一场政治阴谋,诬陷赵廷美在西池作乱,而赵廷美也因此被贬,两年后郁郁而终。

所以说,从这三位能够对赵光义皇位构成威胁之人的下场来看,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赵光义对于继承皇位的不自信,唯恐他人仿效其篡权多位,便出此狠计。

(二)“积极”改元和怠慢宋后葬礼

除此之外,在至道元年(995年),太祖赵匡胤的皇后病亡,作为曾经的一国之母,她的葬礼理应办得隆重得体。但是,宋太宗鉴于之前与宋后的矛盾,竟然不愿发服成哀,也不允许群臣临丧。而当群臣对此事议论纷纷时,太宗竟然又以此事处罚了那些大臣。这种种端倪,无不体现出了赵光义心胸狭窄,且对皇位的不自信。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斧声烛影”亦或是“金匮之盟”,这全都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即宋太宗继承大业并非顺理成章,至于细节如何,我想,那只能存在于浩瀚渺茫的历史长卷之中。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知道这段历史是否让您有所触动,以史为鉴,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