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孩子的成長之路向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即便是再乖的孩子也會有過沖動叛逆的時候,尤其是當孩子到了十二三歲以後,這個時候她們剛步入青春期,總喜歡反着父母的想法來,和父母對着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但其實也可以稱爲孩子們的“仇親期”。
一般這種情況通常會維持兩到三年之久,如果父母們處理不好這段時間,孩子們可能會在以後的道路中和父母們越走越遠,越來越偏離正確航線。

鄰居家小娜一直都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今年剛到上初二的年紀。但是自從上了初二開始,小娜就好像突然轉了性子一樣,每天都能聽到她和媽媽在家的爭吵聲。一次和鄰居小娜媽媽閒聊,小娜媽媽也說出了自己心中這麼長時間的苦悶。
她說自從孩子上了初二以後,學習成績就一直下滑,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孩子現在每天都回家越來越晚,小娜媽媽總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但每次想找孩子好好聊聊的時候,母女倆剛開始沒幾句話就吵起來了。

這樣久而久之小娜和媽媽的關係就變得越來越僵,孩子也不像從前那麼聽話懂事了,經常無緣無故說髒話,還頂撞父母。小娜的媽媽實在想不通,爲什麼自己原本乖巧的女兒,現在變得這麼不懂事了呢?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原本孩子乖巧可愛,突然就變成了“小惡魔”一般。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可能是進入了“仇親”階段。這個時候的她們有些心理上的小自卑,他們可能會因爲某些人的無意間一個舉動,一句話就被深深的戳傷。從而激發他自己內心底的防禦系統。從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乖”,讓自己的行爲也變得越來越囂張跋扈。

故意和父母唱反調
一般進入到“仇親期”的孩子們他的自我保護意識都比較強,而且他們內心都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不希望被別人安排干涉自己的事情,這樣一來當父母們想要讓孩子做些事情的時候,孩子往往就會表現出不聽話的態度,你越讓他往東,他就偏要往西。
行爲變得乖張、叛逆
這個時候的孩子總是會很以自我爲中心,認爲自己是最優秀的人,因此他們對大人的觀點總是持反對意見。他們總是喜歡強調“自我”。認爲大人跟不上他們的步伐和潮流,慢慢的就會做出一些與衆不同的行爲來表達自己的個性,行爲就會越來越乖張,叛逆。

喜歡頂撞父母甚至出言不遜
即便是從前在溫順乖巧的孩子,一旦他們進入到“仇親期”階段都會變得蠻橫不講道理,也聽不進去道理。他們想要去樹立“自我意識”,這個時候就會想要挑戰父母的權威,試圖打破父母的規則和秩序。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管教太深了的話,孩子很可能就會出言頂撞甚至是對着父母說髒話,把自己的內心釋放出來。
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這個階段,可能就是她們的“仇親期”到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的正確引導和教育,才能幫助孩子迴歸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如果家長們的處理方法不得當的話,可能會讓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也說不定呢。

一般孩子進入“仇親期”都是因爲一些特定的事情或者是某種情況刺激下產生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去觀察,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只有清楚了孩子的最真實“痛點”,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家長和孩子越走越近,而不是越走越遠。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不用太爲孩子的問題感到擔憂,尤其是像“以暴制暴”的這種處理方法更是不可取的行爲,這樣只會更加激怒孩子,讓孩子產生更嚴重的叛逆心理。家長們要做的應該是主動和孩子去溝通化解孩子心中的不滿和擔憂。

然後拿出自己最大的耐心當孩子講述的過程中不要用自己的想法試圖打斷孩子,認真聽完他們的所有訴求。因爲只有充分地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我們才能夠更正確地處理這件問題。
而且在面對這個事情的孩子時,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態度,不要用自己長輩的身份來教育或者是批評孩子的對與錯,站在和孩子平等的角度,以一個朋友的身份適當地給予孩子一些建議,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一切。這樣孩子才能放下心中的芥蒂,和我們敞開心扉。
而且尤其注意的是,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長大以後有自己的小想法小祕密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這個時候家長不要總想着去窺探孩子的小祕密,因爲你越是試圖窺探孩子的祕密孩子越是想把祕密藏得更深,這樣反而會讓親子關係越走越遠。

如果當孩子有什麼新技能,新把戲時,如果他們願意和你分享,他會主動去和你炫耀分享的,這個時候家長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雖然有些事在大人眼裏可能是不起眼的行爲,但是我們要學會做孩子的鼓勵者,而不是打壓者。
不要吝惜你的表揚和讚美,因爲這在孩子眼中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讓他們更有勇氣、更勇敢的向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意見和幫助,但是不要對孩子指指點點,要讓她們學會自我總結,自我成長,我們只要保護好孩子這就夠了。
做到以上這些事情的時候,相信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和我們敞開心扉,有什麼事情都會與我們一同分享了。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積極地解決問題,孩子纔不會與我們漸行漸遠。

你家孩子有過這個階段嗎?你們都用什麼處理方式的?歡迎屏幕下方留言分享。
關注我,關注更多育嬰知識。您所想要了解的,剛好是我所專業的,我將盡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喜歡就請關注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