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歷史博物館】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與佛像》【清晨海雲-2015.04.23.攝】於2020.03.25編輯。

·

·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與佛像》【清晨海雲-2015.04.23.攝】於2020.03.25編輯。

----------------------------------------------------------

----------------------------------------------------------·

西安經典-9《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佛像》【清晨海雲-攝於2015.04.23.】【手輯於2020.03.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安經典-1《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佛像》【清晨海雲-攝於2015.04.23.】【手輯於2020.03.25】

·

·

【玉製佛像】。

【玉製佛像】。

【玉製佛像】。

·

·

西安經典-1《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與佛像》【清晨海雲-攝於2015.04.23.】

【手輯於2020.03.25】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瓦當】簡介: 

       瓦當,是指古代中國建築中覆蓋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

       特指東漢西漢時期,用以裝飾美化和蔽護建築物檐頭的建築附件。

       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圖案的, 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爲瓦當,瓦面上帶着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爲精緻的藝術品,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佛像】簡介: 

       之形像,廣義含菩薩羅漢明王、等像。其像雖有雕塑像、畫像(繪像)二種,然僅雕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圖像。

       印度古代認爲雕畫佛像乃是冒瀆神聖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僅止於以佛法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徵佛。其後,隨大乘佛教之興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

------------------------------------

       明代宮廷造像始於永樂時期,只延續到宣德時期。永宣之後,明代宮廷造像突然銷聲匿跡,因此至今尚未發現有永樂、宣德之後的,明代宮廷製作的藏傳佛像。明永樂年間,宮廷還設置專屬的造像機構“御用監佛作”,專門負責鑄造佛像和佛事所用的法器。

       佛像是中國人接觸最廣、最久的雕塑藝術,支撐着古代中國的整個雕塑體系。在衆多藝術品門類裏,唯獨收藏佛像會讓人畢恭畢敬地要說“請”。

      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爲公元前6至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釋迦牟尼所創。佛教起始於印度,發展在中國,又遠傳於日本、韓國,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但是,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現在很難考定,據說於公元前2年由一個叫伊存的西域大月氏人,傳入中國中原地區。

       到了唐代,中國的佛教造像藝術達到了巔峯。歷代流傳下來的各類佛像,在材質上不僅有金銅佛、石雕石刻佛、木佛,還有泥塑佛、玉佛、瓷佛乃至用紙製的夾佛,而其中又以金銅佛、石佛最受後人珍視。明清之前的佛像,稱爲高古佛像,也常被稱爲漢傳佛像;而明清佛像,則常被稱爲藏傳佛像。有人認爲,唐以前的石佛像藝術價值最高,但因存世量稀少,在市場上已屬罕見。佛像市場上,藏傳佛像的收藏,遠好於漢傳佛像。

       到了清朝,宮廷造像的繁榮主要集中在康熙、乾隆兩朝,特別是乾隆時期,由於皇帝個人的信仰需要,故而佛像的造像量很多。

----------------------------------------

 【釋迦摩尼】:

       梵名S/a^kya -muni ,巴利名Sakya-muni 。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

       釋迦摩尼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並譯,稱爲釋迦寂靜。又稱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釋迦牟尼佛。釋尊爲北印度迦毗羅衛城(梵Kapila -vastu )淨飯王(梵S/uddhodana )之太子。

      該城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裏克(Tilori-Kot)附近,拉布提河(Rapti)東北。國土面積約320方里,爲憍薩羅國(梵Kosala^ )之屬國。其時北印度實行貴族共和制度,該處分成十個小城邦,由十城中選出最有勢力之城主爲領導者,淨飯王即當時共和國之領袖。母摩耶夫人(梵Ma^ya^ )爲鄰國居利族天臂城(梵Devadaha )主之女。摩耶夫人將分娩之前,依習俗返孃家天臂城待產,途中於藍毗尼園(梵Lumbini^ )小憩,即於無憂樹(梵as/oka )下產子,即是釋尊。據修行本起經捲上降身品載,釋尊誕生時,行七步,舉手言(大三·四六三下):'天上天下,唯我爲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在現存的明代本師唐卡不同佛教典籍中,對於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有着不同的記載,各種說法之間出入很大,難以統一。大致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一般以公元前624-前545年,或公元前623-前544年爲釋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北傳佛教則一般採用《衆聖點記》的說法,認爲釋迦牟尼入滅之年應爲公元前486年,據其年壽八十歲的傳統說法上推,其生年當爲公元前565年。16歲時,與表妹耶輸陀羅結婚,後生有一子名羅睺羅,這一時期,過着奢華而舒適的生活。19歲多次出遊,看到人間各種不同的痛苦,而且無論是誰,無論貧富,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最終命運。釋迦牟尼始終堅信,世界上應該存在一種永恆的東西,不會因爲任何瞬間的痛苦或者死亡而消失。【注:以上資料自-百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