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扬子晚报》11月6日报道,11月4日,南京马拉松赛发生了一段小插曲,一位40岁男子感冒发烧后坚持跑步,比赛中突然晕倒失去意识,被紧急送至鼓楼医院ICU,确诊为急性肝肾衰竭,目前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其实,像这种过度运动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情况并不少见。剧烈运动,小心你的肾!

一、横纹肌溶解

过度运动,挤压伤,长时间遭受毒打,马蜂蜇,吃小龙虾,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生活事件,却有一个相同的结果——严重肌肉损伤,导致一个共同的结局——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也叫骨骼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肉。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骨骼肌细胞广泛损伤破裂,细胞中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代谢紊乱。

横纹肌溶解常见的原因:

1、机械损伤:过度运动,肌肉挤压伤,遭受毒打,电击伤,癫痫持续状态,全身性痉挛等。夜跑3小时、仰卧起坐300个导致肾衰竭,地震挤压、殴打后肾衰竭死亡,就属于这种;

2、中暑,高热,烧伤,长期低温;

3、毒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大量进食小龙虾、马蜂蜇伤、蛇毒、蜘蛛毒素、蝎子毒素等;(注:马蜂毒、部分蛇毒、蜘蛛毒等毒素,是作为人体的异种蛋白诱发变态反应而导致肌肉溶解。至于食用小龙虾及某些海产品后引起肌肉溶解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是太清楚。)

4、药物:个别他汀类降脂药,比如西立伐他汀因导致肌溶解而被踢出市场;个别贝特类降脂药,而且他汀类与贝特类合用更容易出现;其他药物还有环孢素,个别抗霉菌药等;苯丙胺类兴奋剂(冰毒、摇头丸等);

5、缺氧、缺血:一氧化碳中毒导致全身缺氧,肌肉缺血坏死等;

6、大量饮酒;

7、严重感染。

二、横纹肌溶解有哪些表现

肌溶解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肌肉痉挛和水肿,触摸肌肉有“注水感”。全身的表现有恶心、呕吐,酱油色尿甚至肉眼血尿等。

化验检查可见血中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血磷等进行性升高。概况起来有:

◆ 肌肉疼痛

◆ 肌肉无力

◆ 肌肉肿胀或炎症

◆ 黑色或浓茶样尿

◆ 全身乏力

◆ 心律不齐

◆ 眩晕、头晕

◆ 意识模糊

◆ 恶心、呕吐

三、肌肉溶解怎么会引起肾衰竭?

肌细胞受损后,细胞中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流到肾脏,如同杂质堵塞“地漏”一样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甚至无尿。肌细胞内大量的钾离子也被释放入血引起高钾血症。

细胞溶解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加上平时的代谢废物因为无法排出而蓄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不但使全身器官缺氧,而且又将其它细胞内的钾离子置换到血液中,使血钾进一步升高。严重者高浓度的血钾直接抑制心肌导致心搏骤停。

而急性肾衰诱发的急性心衰以及高钾血症是常见的致死原因。

四、横纹肌溶解的治疗

横纹肌溶解症最重要的治疗是补液,宜尽早、尽快的开始,生理盐水为主,容量不足的患者可以每小时1升的速度输入,以保持足够的尿量(300 ml/h),同时可用适当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肌红蛋白和代谢废物从尿中排出,也可用少量甘露醇利尿并减轻受损肌肉的肿胀。

严重者可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以减少肾小管的损伤;严重的急性肾衰可给予透析、血液滤过治疗。

五、防治横纹肌溶解症,应注意这些事项

这位马拉松选手,平时估计坚持锻炼,身体不错,所以他才敢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但他忽略了他赛前感冒、发烧,又用了感冒药,这些因素诱发了他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所以,运动切不可盲目而为,运动量应循序渐进,运动时注意适时休息。对是否参加马拉松这种剧烈消耗的运动,一定要进行身体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

运动期间脱水,也是横纹肌溶解的诱因。所以,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补充水分,保持足够的尿量。

一般来讲,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只要治疗及时,处理得当,横纹肌溶解症不会留有后遗症,也很少转为慢性肾衰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