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稠州醫院疼痛科醫生康永華介紹,酒精性腦萎縮指慢性酒精消耗所致的腦組織容積縮小和功能障礙,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中將其稱爲“酒精所致精神障礙”。這不,義烏一男子就因嗜酒如命患上了酒精性腦萎縮,目前在義烏稠州醫院就診。

長期喝酒,不僅會引發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還會導致其他臟器的損傷。這不,義烏一男子就因嗜酒如命患上了酒精性腦萎縮,目前在義烏稠州醫院就診。

男子姓張,今年40歲,安徽人,在義烏經商。張先生平時喜歡喝酒,幾乎每餐都要喝上幾杯。5年前,張先生在一次體檢時發現有輕度腦萎縮,醫生告誡他不要再喝酒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然而,嗜酒如命的張先生沒聽進去,照喝不誤。

“我勸他不要喝酒了,他說飯可以不喫,覺可以不睡,但酒不能不喝,他的身體是被酒給糟蹋成這樣的。”張先生妻子王女士說,丈夫經常喝得醉醺醺,大家都擔心他的身體。時間一長,他開始四肢不穩,反應變得遲鈍,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家人將他送到醫院一查,原來是酒精性腦萎縮。

據稠州醫院疼痛科醫生康永華介紹,酒精性腦萎縮指慢性酒精消耗所致的腦組織容積縮小和功能障礙,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中將其稱爲“酒精所致精神障礙”。酒精性腦萎縮由長期飲酒形成依賴後逐漸出現,或突然停飲後急劇產生。

康永華說,腦萎縮多見於有長期大量飲酒史的中老年男性,一般均有慢性酒精中毒的表現。主要特點是早期常有焦慮不安、頭痛、失眠、乏力等,逐漸出現智力衰退和人格改變。有些患者可合併周圍神經病變和肌肉萎縮,甚至出現震顫、幻覺、妄想和癲癇大發作等嚴重酒精中毒的表現。

酒精性腦萎縮患者,首先要逐漸戒酒,戒酒後腦功能可逐漸改善,心理測驗證明智商在戒酒後3周內有明顯提高。維生素缺乏可能是造成腦萎縮的主要原因,因此,應給予多種維生素、葉酸等藥物。同時應對症給予增加腦組織營養、改善神經細胞代謝等治療。

記者 王志堅 季廣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