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公關圈內最熱鬧的,莫過於對“非法刪帖”的討論。如此老生常談的話題之所以重新獲得高關注,是因爲一則多家在京知名公關公司因爲此時被報道的消息。

10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掛出一則刑事判決書,多家公關公司及負責人以“非法經營罪”的罪名被判刑。其中著名公關公司DS公司總裁助理兼大數據中心負責人姜某和JF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周某,分別被判處6年9個月和3年,核心的犯罪事實就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有償刪稿。

(此爲中國判決網2019年DS公關公司判決書截圖)

據案情披露,2015年7月至案發,DS公司與某公司簽訂了三份百度SEO(搜索引擎優化)合同,按照合同約定,DS公司負責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清理涉及某公司的負面信息。

被告人姜某在擔任DS公司大數據中心負責人期間,爲了刪除某公司負面信息,通過QQ在網上找到專門從事有償刪帖業務的被告人吳某某、何某某,談好價格後,姜某將其部門蒐集的相關帖文鏈接發給吳某某、何某進行刪帖,兩人共爲姜某刪除、屏蔽帖文1800餘條,姜某代表DS公司向其支付刪帖費用143萬餘元,DS公司通過有償刪帖服務向某公司收取鉅額費用,非法刪帖經營數額爲5846971.98元,違法所得共計4415697.98元。

一時之間,SEO似乎成了靶心,很多人以爲SEO就等於違法刪稿。但這其實是很多人的誤解。

那麼什麼纔是SEO呢?SEO其實最早是關於網站的一種經營行爲。

跟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搜索引擎優化,又稱爲SEO,即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它是一種通過分析搜索引擎的排名規律,瞭解各種搜索引擎怎樣進行搜索、怎樣抓取互聯網頁面、怎樣確定特定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排名的技術。搜索引擎採用易於被搜索引用的手段,對網站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提高網站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吸引更多的用戶訪問網站,提高網站的訪問量,提高網站的銷售能力和宣傳能力,從而提升網站的品牌效應。

而在隨着互聯網的日益發展,SEO已經從網站的經營行爲,變成了衆多品牌的經營行爲。簡而言之,SEO沒錯,合理刪除不實內容也是合法的,但是有償刪稿的確是要坐牢的

“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伴隨着各類自媒體迅猛發展,“網絡黑公關”也應運而生,其主要“工作職責”是收受他人財物,爲他人刪除、下沉、稀釋網上信息,左右輿論,俗稱“地下網絡水軍”。針對於此類的報道,早已屢見不鮮。

當然,也有很多營銷號,找生存之道就是蒐集發佈各種大品牌負面文章,你不理我,我賺眼球,你來找我,很簡單,給錢刪稿,所以就滋生出一條巨大的有償刪稿利益鏈。

那麼任何發佈在互聯網上的稿子都不能刪除嗎?

這當然是否定的。

不是所有的稿子都不能刪,比如不實內容的文章,可以舉證,通過出示證據公函解決的,依然可以去刪除。被黑的,被污衊的,被錯用的,要積極去處理,該舉報的舉報,該發律師函的發律師函,該起訴的起訴。這纔是正確的維護權益的方法。

據悉,某公司也是因爲前些年受到大規模的網絡謠言惡意攻擊,才委託DS公司與有關媒體溝通處理網絡謠言。當時受害方也向DS提供了營業執照、情況說明等資料,委託DS與謠言發佈者溝通,爭取刪除。並通過正面信息發佈等合法合規的手段,優化百度搜索結果。

有一說一,根據事實提供相應證據材料,對惡意抹黑、造謠等類型的帖子可以進行刪除,可有償刪帖卻是違法的。那DS的姜某等人爲什麼要鋌而走險去做有償刪帖呢?

某公司是按搜索引擎優化標準付的錢,而真那樣按照正規途經做費時費力成本高,效果還未見得好,而跟吳某某、何某等有償刪帖的人合作,短平快,又省錢省力,所以才能賺取440多萬元的暴利,所以法院才認定DS非法經營。

根據法院判決結果不難看出,被告單位DS公司、CD、HY、JF分公司、被告人吳某某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爲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擾亂了市場秩序,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爲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告人姜某作爲DS公司犯非法經營罪的直接責任人員,被告人李某某、王某某分別作爲CD公司、

HY公司犯非法經營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被告人ZZX作爲JF北京分公司犯非法經營罪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應當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爲了利益,鋌而走險,一時的“成功”卻換來沉痛的代價。

據悉,案發後,某公司立刻停止了與DS公司的合作,DS非法收入也全部上繳,結果人財兩空。針對有網絡謠言惡意攻擊公司的商業信譽的情況,某公司委託DS公司與有關媒體溝通處理網絡謠言。在雙方合作期間,某公司一直明確要求DS公司合法履約。對於DS公司及其員工的違法刪帖操作,某公司卻並不知情。在得知DS公司採取非法手段後,公司立刻停止了與DS公司的合作。

SEO,搜索引擎優化的英文字頭縮寫,是國際國內非常普遍的一種公關手段,有些實力的品牌或機構都在做,在國內就有着上百億的市場規模。SEO主要是通過發佈企業正面信息,溝通刪除負面信息,以及一系列技術手段,優化企業在搜索結果中的呈現。

而公關是一種處理企業與公衆關係的活動,公關是長期的日常的瑣碎的細緻的工作。絕大多數公關人都奮戰在輿論的第一線,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爲企業和品牌創造者巨大的價值。

若出事就花錢刪除,那這種公關人不但是給行業抹黑,也是不專業的表現。有償刪稿的盛行,是公關界的劣幣驅逐良幣。遇到這種公關人,甲方估計也是有苦難言。當甲方提出需求,卻不知道乙方會走有償刪帖的“野路子”,事發後一地雞毛。

現在,大部分公關人應該都知道了這個常識:“刪帖是違法的”。

但在這裏我想說,並不是所有的刪帖行爲都違法。發佈平臺如果刊登了錯誤的信息,甚至是嚴重失實的信息,它是有義務去修正或者刪除的,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比如我國的權威媒體人民網,在它們官網對於刪稿是有一個合法的操作流程。而絕大多數正規的媒體平臺也都有着明確的刪稿流程,只要符合刪稿原則,多數都是可以處理的。

(圖片來源:人民網)

隨着內容產業的繁榮,也不可避免的有許多濫竽充數以造謠爲生的內容混跡其中,當遇到這類惡意造謠和抹黑的垃圾內容製造者,企業和品牌當然不能畏首畏尾,有償刪帖的確是違法的,但打擊對自己不實的虛假內容,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是每一個品牌方的權利。

SEO不等於刪帖。刪除不實內容更不等於違法。好的輿論環境,需要大家共同去維護。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同名微信公衆號:歪道道(wddtalk)。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本文爲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