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法国电影,近十年来影响力最大、口碑最火爆的一部,就是2011年的《触不可及》。

这部让无数观众为之感动落泪的电影,在当年以极低的成本爆冷成为法国的年度票房黑马,随后火遍全球,席卷4.4亿美金票房、拿下了数不清的奖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的男主角菲利普是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同时也是典型的法国上流社会富翁。而另外一个男主角则是刑满释放人员德瑞斯,一个相当懂得察言观色的黑人小伙子,如今他是菲利普的“保姆”,负责照顾他的一切饮食起居。

从表面上看,菲利普和德瑞斯之间可以说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不论是他们的生活背景还是身份地位,基本上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可即使如此,这两个人还是建立了一种不太稳定但持续上升的朋友关系,而且全部是以真诚、坦白和幽默作为根基的。

两个背景迥异的人,主仆之分,却相处融洽。他们一起打赌,演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路。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帮他打破瘫痪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归。这个老套的故事,被拍得有趣、真实、自然、动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情感洗礼,同时也逼迫着他们重新审视生命与爱的意义。

《触不可及》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现实的生活中,菲利普已经再婚并育有两个孩子;德瑞斯则升职成为了企业主管,已婚并有了三个孩子。他们至今仍维持着友情。

作为一部主打温情牌的法式喜剧,《触不可及》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生动地塑造了两个来自不同阶级、拥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让他们从互不了解到真正交心,并且成为一生的挚友。

两人之间的这份情感,多一分过浓,少一分过淡,被拿捏得恰到好处,而影片的风格同样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虽是喜剧,但笑点却经过精致的处理,并没有过分戏谑、闹腾,而是拥有轻巧的幽默感。虽是温情题材,但电影却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桥段,两人间的互动细微、琐碎,有着真实的质感。

起初,德瑞斯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直愣的那股鲜活劲。他将菲利普当作一个同伴,闯入到他如死水一潭的生活里,一起享受着生活里那些真实的快乐。

电影为什么要名为《触不可及》?对菲利普来说,这是让曾经触不可及的身体与心灵得到抚慰和解放;而对德瑞斯来说,这是让曾经触不可及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让家庭危机得以解决。双方都让曾经触不可及的东西变得可以触及,用情感解决了各自生活的难题。

而电影更深一层的涵义,则具有更大的社会性。菲利普所属的上流阶层和德瑞斯所处的贫民底层,是法国社会两个截然不同的切面。两种阶层的对比无比鲜明,是触不可及的。但影片通过一种温情,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维系在一起,不是亲人又胜似亲人,实际上缓和的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让大家更好地去跨越由种族和阶层带来的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