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療隊幾乎所有醫生都參與過討論,大家想方設法把她的病情穩住”,李文娟說,老奶奶的情況還是一天比一天差,住院一段時間後“好像突然什麼都不知道了”。中山三院133名醫護傾盡全力照顧老奶奶胡秀。

胡秀的“危險”,不僅在於她是身患多種基礎疾病的高齡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還在於因爲出現精神病症狀會攻擊醫護。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照顧胡秀的廣東醫療隊90後護士陳浩瑜,經歷了擔憂、被打、委屈和害怕,但始終沒有放棄。

咬斷輸液管,手心藏針頭!82歲的“危險”患者,得到133名醫護照顧

82歲的老奶奶胡秀要出院了,對照顧她的醫護很是不捨。

最終,廣東醫療隊133名醫護傾盡全力,把82歲的老奶奶胡秀從生死線上救了回來。要出院了,胡秀捨不得出院,護士陳浩瑜也對她產生了親人般的感情。


隨時有生命危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簡稱“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1病區2樓,由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醫療隊(簡稱“中山三院醫療隊”)整體接管。2月11日,該病區13號牀迎來82歲的女性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胡秀。


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7支醫療隊進駐,中山三院醫療隊曾作爲先進典型向湖北省介紹救治經驗。


胡秀在住院之前,因爲感染新冠肺炎在家已高燒了十幾天。高血壓、耳聾、心臟病、腦梗死等系列基礎病和新冠肺炎合併在82歲的老奶奶身上,主管醫生李文娟對她的救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老奶奶住院之後,肺部情況、免疫力持續惡化。“她當時的那種情況,喫東西稍微有點嗆咳就可能導致呼吸衰竭,肺部情況隨時可能影響心臟和腦部導致猝死。”李文娟說,老奶奶剛住進醫院時的求生慾望似乎不強,又有耳聾,她很擔心一不留神人就沒了。

咬斷輸液管,手心藏針頭!82歲的“危險”患者,得到133名醫護照顧

老奶奶胡秀是高齡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而且身患多種基礎病。

“每天的病情變化都很大,我們每天都要和專家一起研究背後的原因。醫療隊幾乎所有醫生都參與過討論,大家想方設法把她的病情穩住”,李文娟說,老奶奶的情況還是一天比一天差,住院一段時間後“好像突然什麼都不知道了”。


24小時 “特護”病人


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增強營養……在專家們小心翼翼的治療下,胡秀的身體漸漸有所好轉。當大家正準備鬆一口氣的時候,老奶奶卻一心求死。


“2月下旬的時候,很不配合,老把管子比如輸液管、輸尿管、氧氣管拔掉。”李文娟說,這給醫護帶來了巨大挑戰。


2月26日,精神科醫生甘照宇發現老奶奶識字,他用寫字板和老奶奶交流得知,她存在幻視、幻觸,說自己晚上一閉眼就會看到一個黑影,醫生初步判斷她當時處於譫妄(一種意識障礙的精神病)狀態。甘照宇建議醫療隊儘快加強原發病治療,儘可能少用鎮靜安眠藥物,加強營養,儘量滿足老奶奶的一些小願望,多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因爲不能使用鎮靜藥物,那段時間,每次給胡秀打針,需要兩個護士協助才能完成。做檢查,醫生需要帶上兩名力氣大的男護士“貼身保護”。


此後,醫療隊抽調多名護士專門對老奶奶進行24小時“特護”,90後護士陳浩瑜是其中之一。“在家裏所有人都伺候我,做護士好幾年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大的挑戰。”陳浩瑜說:“我們護士有時候要去拿藥,不是一直都待在病房裏,但這個奶奶就真的要一直盯着。”

咬斷輸液管,手心藏針頭!82歲的“危險”患者,得到133名醫護照顧

中山三院133名醫護傾盡全力照顧老奶奶胡秀。

陳浩瑜搬了一張凳子守在病房看護着,老奶奶卻很牴觸。“她老問我你怎麼還不走,怎麼還不下班。我就出去,通過病房玻璃窗悄悄觀察。我在病房裏面她就安靜一點點,一出來就開始動來動去的。”陳浩瑜說,老奶奶和她的小侄子舉動很像,“調皮”聰明。


咬斷輸液管藏針頭


2月底3月初,老奶奶從不配合的狀態轉而總覺得有人想害她,總說醫生給她打毒針。“這是典型的精神病症狀,這些變化讓我們很緊張,擔心是不是新冠肺炎導致腦部出了問題。我們既要分析原因,又要找到解決辦法,後來覺得可能也和隔離、住院太久了有關。”李文娟說,這樣的病患以前從來沒遇到過。


3月5日,胡秀趁護士不留神,用嘴迅速咬斷輸液管,將斷掉的管子藏在被子下,針頭則藏在手心裏。這個舉動把醫護嚇了一跳。


李文娟判斷,這應該是老奶奶的“自救”。在老奶奶當時的意識裏,醫護是給她“打毒針的壞人”,藏針頭應該是想自衛的表現。醫療隊領導和護士長提醒護士,看護好老奶奶的同時注意保護好自己。陳浩瑜有點害怕:“我靠近她,她的手就抓過來扯防護服,突然就來了”。


3月6日凌晨,胡秀每隔幾分鐘就要喝一次水,每次喝水都要去廁所馬桶上喝。“她一說要喝水,就馬上掀被子要下來,她沒有力氣,我只能抱着她去廁所,然後給她倒水,馬桶上坐5分鐘,我喊她回去她也願意,我再用‘公主抱’把她抱回去。”


陳浩瑜說,2月底3月初,只有抱住胡秀的時候才感覺到她的信任:“我一抱她,她也很主動把手伸過來抱着我脖子,但躺下5分鐘之後又要去廁所喝水。我來回抱了幾次,實在累得沒力氣了。”


凌晨兩點,胡秀出現幻覺,說老伴來接她去逛公園。把被子一掀就要起身,陳浩瑜趕緊安撫。一來二回,老奶奶生氣了,一腳踹到陳浩瑜右腿膝蓋上,她撞到凳子上,腿上好大一塊淤青,又一腳踹向胸部,陳浩瑜躲開了。


“我知道疫情很危險,但沒想到還會被打。餵飯、喂藥、端屎倒尿,還被打了,當時覺得委屈。”陳浩瑜說,那天護士長和領隊都來安慰她。“我洗完澡,同事就把雲南白藥送到門口了,我當時很感動,當天晚上也就不難過了。老奶奶因爲生病才這樣,這種有精神病症狀的病患更需要我們照料。”陳浩瑜說。


心靈“密碼”解鎖老奶奶


陳浩瑜感覺,老奶奶一直很不信任她們。“我說現在半夜兩點不能逛公園,她就要我拉開窗簾給她看,我們給她打針喫藥,她總問多少錢,幫她洗褲子她又說要收很多錢吧,我們說了全都是免費的,她也不信。”


護士長鄭子梅和老奶奶的家屬聊天時發現了老奶奶最在意的幾件事:診療費用,一隻相依爲命的貓,以及等她出院的家人。


3月7日,家裏也養了貓的鄭子梅用寫字板和老奶奶聊了好久,主要內容就是貓。放鬆下來的老奶奶聊天中也漸漸相信醫護說的,她的治療真的不用自己花錢,突然一笑。彷彿找到了老奶奶的“心靈密碼”,從那之後,醫療隊和敞開心扉的老奶奶很快相處成了一家人。


心情舒暢讓老奶奶胃口大增。有一天,她提出想喫草柑(音)。沒人聽得懂,護士打聽得知是類似橙子的水果,就發動醫療隊所有人去找。老奶奶希望喝純牛奶,指定要伊利或者蒙牛,醫療隊又到處去找,還有人自己掏錢網購。想着老奶奶牙口不好,有護士帶軟糖給她喫,老奶奶覺得軟糖味道不好,還不如硬糖,大家又到處找硬糖。老奶奶想喫麪條,護士長鄭子梅就找酒店要麪條和調味料、借來電磁爐幫忙做麪條改善伙食。

咬斷輸液管,手心藏針頭!82歲的“危險”患者,得到133名醫護照顧

中山三院醫護正在照顧老奶奶胡秀喫飯。

“大家問問老奶奶今天想喫什麼,我們等下給她帶過去。”每天,133人的中山三院醫療隊,所有人都想盡辦法滿足老奶奶的各種小願望。“畢竟把她救回來太不容易。她說想喫什麼,我們首先就翻自己的櫃子。我們醫療隊僅有的兩例死亡病例,都是高齡加上不配合治療導致的。”陳浩瑜說,“老奶奶也不把自己當外人,什麼都聊,那種感覺,真的像自己的奶奶一樣。”


每天被照顧得開開心心的老奶奶,胃口好了,身體和精神恢復得特別快,但她不想出院。鄭子梅也擔心出去隔離點得不到這麼細緻的照顧,於是和社區溝通安排妥當後,纔對老奶奶使出“殺手鐧”:“你的貓還在等你回去呢!”老奶奶想了想,叮囑大家幫她把牙膏牙刷給帶上。


3月14日,82歲的老奶奶胡秀順利出院。如今,完成援助任務的中山三院醫療隊也在做撤離的準備。這次經歷讓陳浩瑜覺得:“我以前對父母的關心都是表面的、口頭的,我愧對他們。撤離後我就想回家。”

(文中胡秀爲化名)


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申鵬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