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 號)》指出:總體上看,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和學校對美育育人功能認識不到位,重應試輕素養、重少數輕全體、重比賽輕普及,應付、擠佔、停上美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資源配置不達標,師資隊伍仍然缺額較大,缺乏統籌整合的協同推進機制。《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 2017》顯示,中國9000萬鄉村兒童中約有近6000萬兒童因經濟欠發達、教育資源匱乏等原因,與優質藝術教育幾乎無緣。

造成鄉村藝術教育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匱乏,並且缺乏引入優質藝術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

2、藝術課程普遍不受重視,學校藝術教育功能化、功利化;

3、專業、專職藝術教師匱乏,結構性缺編現象嚴重,藝術教師多學科教學壓力大;

4、藝術教師缺乏專項考評機制,職業倦怠感嚴重;

5、藝術教師缺乏培訓機會,藝術教育理念落後、教學能力普遍偏弱。

經過6省、9縣,爲期5年的研究與實踐,在友成基金會的孵化支持下,益教室通過藝術教育“P+1”模式,通過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引入等方式,支持鄉村中小學藝術教師開設藝術普及課程和藝術專業課程,受益教師1879人,受益學生21萬餘人。

新疆和田 美術雙師課堂

爲了進一步規模化支持鄉村中小學藝術教育,讓更多缺失優質藝術教育資源、缺乏專業音樂、美術教師的鄉村中小學生“開齊、開足、開好”藝術課程,益教室借鑑“雙師教學”在文化課領域的成功經驗,結合藝術教育教學獨特性開展全面創新,陸續聯合清華附中、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芭蕾舞團、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等學校及藝術院團優質藝術教育資源,打造“藝術雙師課堂”。

河北灤平 音樂雙師課堂

雙師課堂打破鄉村藝術教育困局

益教室“藝術雙師課堂”主要面向沒有藝術專業教師或藝術教師專業能力及教學精力不足的鄉村中小學,以全面提升藝術教師素養,進而培養學生包括“視覺、情感、情趣”在內的審美能力爲目標,通過音樂、美術、舞蹈、電影等藝術門類的雙師課程資源引入及“陪伴式教師培訓”等手段,藉助互聯網平臺,實現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在鄉村地區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引入和應用。

貴州雷山 音樂雙師課堂

經過爲期一年的試點教學,益教室“藝術雙師課堂”將於2019年11月至12月,正式在新疆、貴州、河南、四川、雲南、甘肅地區8個縣、1752所鄉村中小學陸續落地,預期受益學生將達到52萬餘人。

雲南文山 美術雙師課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