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患者,应该首先调理你的脾虚症状

我总是讲,多囊卵巢患者都有脾胃虚弱的症状,为什么多囊“脾虚”的这么多,又该如何调理?

中医讲的脾与现代解剖学的脾脏完全不同,中医主要从生理功能、人体作用等方面认识脾,强调脾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重要脏器,所以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说明人在出生后,生命活动的延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

脾还是参与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脏器之一,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摄入体内的水液,经过脾的运化传输,气化为津液,输布于周身脏腑器官,发挥濡养、滋润作用,并且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排出体外。另外,肌肉所需要的营养也得靠脾运化水谷精微得以供养。所以说多囊卵巢的调理一定要先从调理脾胃开始,只有消化吸收好了,气血才能充盈,肾气才会提升,光用补气血的和补肾的药,没有用!

多囊卵巢的“脾虚”多发,主要有三个原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

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社会中人们“靠天吃饭”,饥饱失常的情况十分普遍,现代人则经历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足”的巨变,饮食过饱或经常吃煎烤油炸、辛辣甜腻、过咸过凉之品,增加了脾的负担,导致脾失运化,形成脾虚。

二、中国人肌肉力量较弱,肌肉过劳和过逸都会影响脾,过去中国人靠劳作为生,过劳是常事,自然消耗脾气;现代人体力活动锐减,又从过劳变成过逸,用进废退会削弱脾气,造成脾虚。

三、现代人压力大,用心多于用身,思虑过度则伤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脾虚几率。

脾虚失运,人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病证。

若想改变脾虚状态,要从生活方式入手。

饮食宜定时定量。避免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适当吃些山药、小米、莲子肉、桂圆、陈皮、芡实、白扁豆等健脾之品,可做粥食用。脾虚较重者,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补中益气丸、荷鹿川香茶包等中成药。

劳逸适度。平时应规律运动,最好能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坚持选择一种以四肢肌肉锻炼为主的运动,如慢跑、快走、下蹲、跳绳等。

避免思虑过度。建议调整用脑时间,适当调畅情志,每天午休或睡前以静坐、冥想等方式让身心放松下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