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想你,前任2》蕭飛決定放棄時,董寧卻站了出來,決絕地告訴自己的媽媽,我就是要和蕭飛在一起,兩人最終在董寧媽媽的面前“一吻定情”。即便愛到卑微,發現對方無法給予“現實安穩,歲月靜好”的感情和陪伴時,張愛玲終究也選擇了放手。

哪一個瞬間,你決定放下喜歡的那個人?

01

“她大哭一場,最後決定離開”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裏。但她心裏是歡喜的,從塵埃裏開出花來”,才女張愛玲遇見愛情,是何等卑微。即便愛到卑微,發現對方無法給予“現實安穩,歲月靜好”的感情和陪伴時,張愛玲終究也選擇了放手。

16歲的林徽因,獨居倫敦與徐志摩相遇時便一見傾心,這樣的相遇對林徐二人來說,恰是“茫茫人海中遇見你,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美好。但是,當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站在林徽因的面前,她驚慌失措:

她(徐妻)張着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妒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的心靈,那裏藏着無人知曉的祕密,她全看見了。

林徽因茶飯不思,哭了一個通宵,決定回國,和徐志摩分開。

愛是真實的存在的,離開也是深思熟慮的。一份愛若被咒詛,即便是才女林徽因,也只能逃離。

哪一個瞬間,你決定放下喜歡的那個人?

國民好閨蜜張躲躲新書《我想你,前任2》也講述了兩個女孩關於愛、堅守和放手的故事。

蕭飛一直暗戀青梅竹馬的董寧,只是“我以我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董寧卻愛着同班同學周琮,而且一愛十年,蕭飛也等了十年。好在董寧最後發現,最值得自己珍惜的是自己的“好哥們”蕭飛。這時兩人的感情卻遭到了董寧媽媽的阻撓,董寧媽媽不僅辱罵蕭飛,還辱罵了蕭飛媽媽。蕭飛於是決定放棄。

愛雖可貴,身邊人卻不能傷。

敢愛敢恨的戴安愛上了離異的咖啡館老闆馬天越,芳心明許,在馬天越車禍住院時,鞍前馬後照顧馬天越和馬天越的咖啡館,馬天越卻對戴安若即若離。最後,當馬天越不顧戴安的意見任命馬超超爲咖啡館店長時,戴安選擇了放棄。

我再掏心掏肺待你,你若不承情,我也只好收手。

02

放棄愛你後,我遇見完滿

1947年夏天,張愛玲給胡蘭成發出了最後一封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也是不看的了。” 至次,張愛玲與胡蘭成正式分手。

1956年2月,張愛玲遇見後來的丈夫賴雅,8月14號,兩人結婚,張愛玲有了真正愛她、理解她、關懷她的人,一個唯一屬於她的男人。

林徽因和徐志摩分開後,遇見了才華與性情均屬上乘的梁思成,兩人結爲連理,梁思成問林徽因,爲什麼是我,林徽因回,要用一生來回答。

《我想你,前任2》蕭飛決定放棄時,董寧卻站了出來,決絕地告訴自己的媽媽,我就是要和蕭飛在一起,兩人最終在董寧媽媽的面前“一吻定情”。

戴安則在放下馬天越之後,決定回到一直守候在身邊,等待與自己重續前緣的前任男友宴景和身邊。

相比張愛玲和林徽因苦樂參半的感情,《我想你,前任2》講述的愛情則是明亮輕快的。書中唯一讓人遺憾和難過的是馬超超前任譚鑫的生病和離開,這一情節由馬天越轉述,亦絲毫不影響故事的整體氛圍。

愛的煙火雖璀璨迷人,但感覺怕和冷時,我們多半還是會選擇放手。真正溫暖人生的,是那個來了就不曾離開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