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报道 今天(12月2日),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跟随“四十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记者团一行继续走看青海,来到了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这样一个具有独立法人的全国第一个市县乡村跨区域紧密型一体化的健康共同体,让记者们纷纷点赞。

让医疗资源真正下沉 老百姓家门口就能看上好医生

生了病,就去城里的大医院。在西宁,以往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因为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基础薄弱,工资待遇低,留不住大夫,因此也留不住病人。

如何让医疗资源真正下得去,西宁市委调研发现,必须打破部门行业监管藩篱、突破行政区域壁垒。

2016年,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成立,整合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大通县中医院为集团的3个分院,各分院管辖的县域共30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9所行政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构建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的“大健康”模式。

西宁在全国率先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跨区域紧密型一体化医疗集团建设,打造“总院-分院-卫生院(社区)-村卫生室”四级垂直管理模式,院长成了集团董事长,县医院成了集团分院,统一管理同工同酬,让专家真正流动起来、下沉到位,并在集团医院内设立双向转诊科,通过“绿色通道”,服务上下转诊患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好医生。

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医生从河里捞人变岸上围栏

“如果把疾病比作一条河,人一得病,犹如掉河里,那医院干什么呢?就在下游捞人(救人)。现在看来捞得很辛苦,捞得也不够精细。”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东超跟记者形象地比喻说。

“2010年前,医疗单位都是在河里捞人,源头防治薄弱,基层医疗机构弱化,老百姓一生病都到大医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修建大楼、增加床位,还是满足不了患者需求。同时,医务人员疲劳施诊,没有时间,也谈不上精细诊断和治疗。”

“作为院长,以前只考虑捞了多少人,每天门诊、住院手术等有多少。但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而是有计划地在河上游建围墙、建栏杆,想办法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让掉河里的人少一点。”王东超说:“这些围墙、栏杆就是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逐步让老百姓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最终让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让人人享有健康,享有公共卫生资源和医疗资源。”

打造“三纵三横”的健康联合体

2017年,集团邀请医改专家和研究机构着力打造“三纵三横”的健康联合体新模式。“三纵”是指从集团内部打造三条紧密型一体化的纵向链条,“三横”是指从健联体横向部门之间协作联动的角度,打造“三个横向互动机制”。

“一纵”是依托集团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组织架构,构建以居民和患者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结合的服务体系。“二纵”是从构建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的“大健康”新模式出发,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梳理定位,总院成立健康管理部,分院成立健康管理科,乡镇卫生院组建了30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三纵”是打造以健康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引导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健康干预工作。

“一横”是通过将市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妇幼中心等部门融合进健康联合体,开展以环境健康、疫苗接种、疾病防控、职业健康等重点健康问题的多部门联合健康行动。“二横”是加强与医保部门联动,创新性实行“总额管理、超支分担、结余奖励”的医保打包付费政策,明确医保结余资金重点用于防治结合相关工作和绩效奖励,形成防治结合促进健康的激励机制。“三横”是加强物资供应保障方面的联动,在党委、纪检监督下,药品、医用卫生耗材和办公用品集中统一采购,进一步挤压药品、耗材水分,优化健康联合体收支结构,增加医疗性收入。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李悦 蔡舰 责任编辑:刘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