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除了需要买健美操鞋之外,老师没有硬性要求了,学生们也会穿校服去。「现在的学校更希望在校服里融入校园文化,」 做方案之前设计师们除了和校长沟通,还会去学校里看看教学楼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

看完《少年的你》走出影院,有人眼泪都还没擦干就吐槽:校服的丑,周冬雨都救不了。

校服群像真实到直击心坎,经历过初高中的人都心有戚戚焉。

这部电影触发的热议中,有个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少年感的关键词是什么?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校服」。

每每聊到国内校服,总是五味杂陈。我们穿着它度过人生中最青涩却精力最旺盛的几年,身边的同学皆如此,甚至包括暗恋的人 —— 你们相当于穿了好久的情侣装。一般情况下,身上那件校服都不会太好看。

电影中雪花们的校服 look,日/韩/英/美剧中那些神采飞扬的校园少男少女,对于我们来说,离现实太远了。

「看看就行不作数」系列:

▽你坤

▽你源

▽你战

▽你博

▽你然

长成这样,穿什么会不好看呢?

对好看校服的渴望,正是建立在我们长期没穿过的基础上。「面口袋」「二十年不变」「掩饰第二性征」「审丑教育第一课」……长久以来,国内校服的丑似乎成了既定事实。以往我们接收到的讯息,也大多数来自穿衣者 —— 学生这个角度。

而这一次,面对「国产校服」这个选题,fine 编辑部以一篇深度报道来进行探究,我们不仅聆听了学生的声音,还采访了校方、校服研究中心(是的,不少院校存在这个机构)、校服设计师(是的,校服有设计师)、家长…至少聊明白了一些经典疑问:

比如:

运动装=校服基本款,到底如何确立的?

校服应以场景分,道理都懂为何不推行?

制服范的校服,好穿吗?

上不了重点好学校,能买它的校服吗?

国产校服会越来越好看吗?

……

你一定能在文章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无需审美参与的校园生活

9 月开学季的时候,雍佳发现有新的校服了。她拍下了同学们穿着新校服,弯着腰整理宿舍床铺时的样子,发在朋友圈里,配文写「灰校服的配色有点儿像灰雁」。

雍佳是北京 101 中学的高一新生,她初中也在这所学校,那时她穿一套白色的校服,胸前的校徽是缝上去的。新校服出来之后,旧的就绝版了,但对她而言这套校服意义不同。101 中学是北京最优秀的几所中学之一,备战中考时雍佳感觉到,想要继续穿 101 的校服没那么容易。

升入清华附中读初二的简简也在学校里看见了新校服,「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个绿色的校服。」清华附中是按照入学的年份来划分校服款式的——初中是 C,高中是 J,她们在 2018 年入学初中部,校服就属于 C18 的款式,跟随往后的三年。在学校里,可以直接通过校服颜色分辨学生所处的年级。

尽管简简和雍佳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校,和他们讨论起校服时实际上是在讨论同一件衣服: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就出现的运动装。夏装是 Polo 衫,冬装是翻领外套,下装是长裤和短裤,共同点是宽大、耐脏、配色不超过三种。

上世纪 90 年代时,以运动装为基本款式的校服大量铺开,恰逢中国运动员陆续登上世界舞台,参与竞技,运动风格是当时的潮流。杨策在北京服装学院校服研究中心做助理设计师,她记得在 90 年代时,「最开始(提倡)学生有五个,好像是德智体美(劳),后来把美给去掉了,就是在校服里面『美『这个在最开始是被去掉了的。」

入学分班考试时,学生们各自填写好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在开学后便可以拿到全套的校服。因为来到了自己心仪的学校,拿到衣服时,简简甚至很开心地穿上校服,在小区里走了走。后来,她发现高中部的校服更好看,领子后面写着「清华附中」,她觉得那样看起来很低调,又很有内涵。

作为最基本最主流的校服样式,运动装一直沿用到今天。简简强调她对这样简单的运动款校服的喜欢,她很难想象在高强度的学习中穿制服。「就算他发一套西式的校服给我们,我就是更喜欢我现在的校服。」在她看来,现在的校服有从父辈开始就延续下来的款式有踏实感,朴素干净,符合中学生活的气息。「我并不觉得所有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都应该是这样子的。可能我比较封建,我的确是更向往每天比较充实(的生活),我觉得充实忙碌的一天就应该有这样一套校服陪伴。」

更何况,宽大的校服还意外地保护了青春期女孩对身材的敏感。雍佳经常听到身边的女同学说,「幸好有这种宽大的校服,最近长胖了,还能遮一遮。」初中部的校服比较透,有些女生觉得出汗的时候会很尴尬,穿着长外套去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脱下来挂在一旁,结束了再穿上长袖。

还在审美道路上摸索的校服,率先完成了它作为制服的功能:帮助一个社会身份变得更完整。被要求好好学习的学生,需要这样一套「制服」让自己充分地投入其中。雍佳觉得国外的校服是好看,「但是一般西式的校服会比中式的贵一点,他们有些(同学)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觉得都是校服,只是上下学穿那种的,也不是说要好看,觉得没有那种必要。」

没有什么比校服更能帮助到学生不把时间浪费在打扮自己身上。或许早年的物资匮乏让校服之美在起跑线上稍有落后,它的功能却从一开始被认定的,甚至于,越是朴素的校服,越是能让我们联想到艰苦卓绝的备考生活。校服的美观、设计创意,有点儿像是学校里不需要考核的副科,比如音乐课美术课,或者琳琅满目的社团活动,在考试面前,它们会识趣地向更重要的学习任务完成权利的让渡。

校服研究中心的另一位设计师周游,她和校方对接,同时也收集学生意见。学生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三项:「方便」「耐穿」「好洗」。「这一方面他们确实需要是这样,因为上下学其实怎么说呢?大家都穿的一样,也无所谓『你好我不好『那种穿着现象。第二其实也是他们在迎合大人的一个心理状态,一种认同,因为大人可能平时就是这么教导他们的。包括家长,包括学校的老师都会说学生就以学业为重,对不对?大家就不要把那些心思花在别的地方。可能学生也会耳濡目染地觉得这也是对的,我可能也就这么想了,这也是一个教化的过程。」

集体:被需要的,和被排斥的

古一凡很喜欢她的校服,同样是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钱。上小学时,她所在的学校并不规定穿校服,因而每天都会在打扮上长时间的纠结。不过,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热爱打扮——只是在一个大家都扮靓的团体中,不修边幅需要承担一点「特立独行」的风险的。

现在,这样的风险转移到了「不好好穿校服」的人身上——当大多数人被要求一致地整洁、一致地专注学习时。简简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有人因为校服的问题被训诫。也没有见过哪个学生长时间的不穿校服。有时候因为突发情况,有哪个同学穿了自己的衣服,一次两次之后也会重新穿上,变回和大家一样,否则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这是校服最主要的功能之一:统一管理。简简参加学校组织的海外游学也会穿着校服去,「一个是方便辨认,方便管理组织,另一个是一些事情执行的时候更加方便,更加有集体性,我是这样想的。」

但集体给了这一群人自豪感,同时也在施压。校服上面的「清华附中」对牛培燕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她觉得自己出门时言行举止会受到限制。「比如你稍微说不好什么事,或者在外面引起了不必要的争端,穿校服都不合适,我们会感觉清华附中的学生一定要庄重。」但是在国外游学时,校服往往又变成一张身份牌,「体现集体荣誉感,」牛培燕说,「让国外的人看到,清华附中的学生课余生活比较丰富。」

美国作家保罗·福赛尔曾经提到一个观点:穿上制服后,这套制服对他人的影响和对自己的心理作用往往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人往往只能看到制服的象征意义,而看不到服装背后的人;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希望通过这样的服装拥有归属感。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讨厌外界只看到服装,这代表了他们的努力和个人的优秀被忽略了。

古一凡最讨厌穿校服去商场,一到店里就会有人认出校服,然后对着一顿夸,「就一堆话,」古一凡觉得反感,「任何商场进去第一句话就是这个。」罗青衣有一次穿着校服骑自行车,经过一个保安,她超过去,听到保安在背后念出「清华附中」几个字。「我当时的心情真有点(不高兴)」;简简在出租车上也会听到,「你是清华附中的啊,我儿子师大的,我觉得他特厉害,我觉得学习并不怎么重要,师大也不比清华附中差一截,」简简记忆尤深,「说一堆」。

「清华附中不是校服决定的,是成绩,能力,性格,气质,我是清华附中人,并不代表我穿一套校服就是清华附中的了。」简简仔细地解释这些经历给予她的不适感,「不是因为它在我身上所以我是清华附中,而是因为这套校服它给我了。所以这套校服是清华附中的校服,但并不代表因为穿了这套校服所以我才是清华附中的。」

校服的象征意义像一颗炸弹。

「它永远只是一个规规矩矩的 Polo 衫,像优衣库一样的基本款。而不是像市场上那种女装千变万化,做出什么样的都有可能。」周游是校服研究中心的另一位设计师,她认为校服是一种统一的标志。

「你做校服就是遵循美感必须就得是体现学生的朝气,然后是融入学校的一些元素,(以及)我之前说的一些经脏耐磨,那些东西。你只要达到这几个要求就行了,不要那些张扬的,个性的都要摒弃,因为它是学校制服里面的统一着装,它不需要那些太个性、张扬的东西,这也是后来才慢慢的真的是一点一点才能做到的东西,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越简单的东西它就越难,因为元素太少了,很难做。」

2016 年校服中心尝试了复古的中式校服,借鉴新文化运动时期国立学校的学生装束,保留七分袖、斜巾、百褶裙等元素,同时在颜色和面料上做改良。除了进口面料,还找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初衷是希望学生能把传统手工穿在身上。

但这样的创新学校没法接受,也很难实现,「太像辛亥革命那会儿的那种服装了。」这套衣服在当年的展演会上露出,好评很多,「每个人来了都说好看,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说我们学校需要这样的衣服。」

决定需不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校服,通常会有三种方式。一是校长干预,由校长来提出设计要求,和设计师沟通;另一种是在学校主持下,交给家长委员会做决定;最后一种是区的教委会来统一规划——80 后的胡椒有这样的经验,她在南宁市读高中,全市统一校服。

并不是说统一规划就不好——胡椒的中学校服并不是常见的运动装。她记得上装是做成了宽松的淡蓝色衬衣,男生下装是长裤短裤,女生下装是裙裤,并且下装是牛仔材质。但是胡椒还是不喜欢,「很蓝,整个人就(像)蓝精灵。完全就是挑审美里面最惨的那一种。」

小学是一套校服,中学另一套,初高中不再区分,生产和制作由一家叫新希望的公司负责生产制作,这三个字随之成为胡椒和同学朋友们的共同记忆。但南宁的校服几经修改,2010 年之后,也回到了运动装路线。

2015 年教委出台了更新版的 31888 规范,进一步明确校服的制作标准。这也是周游觉得最艰难的一年。校服中心的设计师推测学校的需求,继续做着运动装,在运动装的基础上有点改良,结果收到的反馈很不好。「大部分领导、老师过来看了之后就说这没意思,『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不要这样的东西』,因为都是他们已有的东西。」

思路得调整了。

改变

如果有哪方面是相对容易发生变化的,应该是校服的功能性。校服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是不断地跟面料、设计细节和制作工艺打交道,杨策在这里当助理设计师快两年,参与了今年的面料库数据整理。她跟我们谈了许多面料、版型、工艺上的问题。这些是她要直接面对的事情。

前阵子,为了参考工艺和细节的制作,他们去韩国买了一些校服的样衣,还有一个特制的人台。学生的身体和成年人的不一样,肩胛骨周围相对单薄,人台要做得更平缓一些,同时腰会更粗,臀部也会比成人扁平。研究中心也有自己的版型库,通过搜集学生的数据,定制人体模型。因为涉及到人体扫描等技术,这样一个特制人台,「打完折还要九千多一个」,杨策记得最早的打算是定制 40 个特制人台,无奈成本过高只好作罢。

尽管作为一个非盈利机构,比起市场化的服装企业,校服研究中心不会面对直接的营收压力,更像一个平台。在这里服装品类更多,也有更专业的细分。比如运动服被分为常服(日常穿着)、运动服、专业性体育训练服装。但这些花样繁多的款式,仍然需要同一个基本问题:制作成本。杨策听过某间学校十几年来面料从来没有变,「符合标准,但是特别次。九几年那会儿到现在合作了 18 年面料没有提升过,但是它的价格也很低,家长会接受,因为价格低。」

成本几乎决定了某一种设计到底能不能落地生产,研究中心的很多工作也围绕这点展开。去年展演时,周游在冬装上做改动。正常的冬装要么是棉服或者冲锋衣,在外观上看依然是运动风格,而适合做成大衣的毛呢料子,显然价格太高了。

周游碰到了一个做阻燃材料的科技公司,对方给出了一种厚度约 2 毫米的棉片。她用冲锋衣面料,做成风衣的样式,再在内侧缝上棉片作为内胆,整体保温度不亚于轻薄型的羽绒服。用到背心款式上时为了防止跑棉,仿了羽绒服的方式缝成了一格一格的。

「做校服我觉得更费脑子,需要跟各方不停地沟通,综合起来做。那种拍脑袋出来的东西是不行的,(学生)他们就一定会穿(起来)了,一定要想这个东西的安全性,可落地性,跟做品牌这一点是差别最大的,没有那么任性。」

以衣育人的困境

周游最早在市场化的服装公司工作,做女装,因为这个原因,她最早做东西很跳脱。刚开始她也想加一些显眼讨巧的创新元素进去,「现在想起来也是乱七八糟的款,」比如网眼面料、荧光色,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校方无法接受这样前卫的设计,而且有很多实际功能无法兼顾。周游有一次为一个小学做了中山装,校长指出来,立领没法系红领巾。

杨策曾经参与过北京西藏中学的校服设计,中间有几天的时间是花在图书馆里,去找一个适合学生的纹样。最终做了一个刺缝连续印出来拼接的万福轮,寓意是吉祥如意,印在 Polo 衫的两边袖子上、门襟上。「现在的学校更希望在校服里融入校园文化,」 做方案之前设计师们除了和校长沟通,还会去学校里看看教学楼是什么颜色、什么风格。

不同地域的校服他们往往会强调不同的重点,学校的要求各有不同。有些地区喜欢宽大的校服,有些地区希望颜色能够足够鲜艳。在北京,他们会采取这个城市特有的颜色放入校服设计中:胡同的瓦灰色,宫墙的红色,仿汉白玉的白色。另外,学校的性质也很关键,周游了解过的北京四中、浙江武岭中学和南湖嘉兴学校,这几个学校的理念,创校以来的一个育人精神,「传递的就是一个比较偏中式的理念,可能就愿意用这种中式的服装,觉得跟他们学校整体氛围更契合。」

周游调整了方向,把这样的中山装向中学推广,这样不涉及红领巾的问题,而且上身效果沉稳,更适合中学生。但中学的问题在于应用场景太少,「可能就是说有重大活动的时候你穿一穿,或者说你周一升旗穿一穿,有什么研讨会,谁来参观了,可能会穿一穿,就是使用率不是很高,还是以运动装为主是这么一个情况。」

简简在学校参加了一些社团,还选了健美操作为选修课。但是除了需要买健美操鞋之外,老师没有硬性要求了,学生们也会穿校服去。体育课的时候也是这套,运动出汗了就等校服自然干,但通常很快,他们也没有太多剧烈活动,「我觉得跑一身汗离我都很远了。」

周游分析,国外的校服有更多款式、更多类别,很大一个原因是学校的硬件条件允许,比如建有更衣室,或是一些更专业的课程,以及学生有更多不同的场合来需要不同的衣服。但国内很多学校是没有更衣室的,一股脑儿安排不同类别的服装只会造成困扰。「你早上上来穿上制服,下午有体育课了,它没办法换,在厕所换是非常不方便的一件事情。」

周游去跟校方推演,比如出现什么样的场景时,需要更细分的更专业的服装,平常的穿着运动服它可能又会是哪几个款式。「那些学校的领导,他们可能会想要这样的东西,只是说被他们现实的一些环境所禁锢住了,等他们来看到我们这场展演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心中一目了然。」

「我们现在在重点推出常服,制服跟运动装分开来的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达到以衣来育人的一个目的,也是达到一个美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可能会穿上制服,那个制服我该怎么穿,三件套我该怎么配,那样的话在那样一个严肃的场合下,穿上这么合体严谨的衣服,我将会表现出一个什么状态,对吧?」

这是一个教育目的。「我们做瑜伽有瑜伽服,跑步有跑步训练的一套设备,但是很多人就在挑选的时候,觉得都可以,我都能选择,不都是带弹力的吗?但其实它们在设计风格上以及材质的选择上,它都是有细微差别的。」

「如果说我们能够让孩子从小就了解了这些东西,他们可能在未来选择上以及生活中,他会更快地来区分哪些是我需要的,我需要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

在细枝末节里

与校方交涉的整个过程里,设计师们试图去把握主动权,去推动校服的更新换代。只是他们也知道,这个过程太慢了。 「你想想,人都是年纪越大越保守,」周游说,「他的生活经验可以说服自己不去尝试这件事。年轻的老师可能会接受。它是在慢慢推进的一个过程。」

在品类、款式定好的前提下,设计师也会让学生参与一些细微的改动。「大类的话一般是由长辈来定,因为他们更有成熟的经验。」周游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调研有两次,一次是在北京八中,17 班、18 班两个兄弟班想做班服,学生们直接去了校服中心讨论。17 班希望把「17」和士气联系在一起,18 班没有具体表示想要什么,只是笼统地表示希望衣服上,能把学习精神、时间宝贵体现出来。周游出了两套班服,T 恤款式,「效果还挺好的,(他们)挺满意的。」

一次是在央美附属的实验学校,都是美术特长生。他们找了几个学生代表集中到一个课室里,有个男孩提出,想做一件在校服之外统一的 T 恤,胸前的图案由他们自己设计,作为艺术生,他希望穿得能够随性潇洒一些、有个性一些。

学业的确是学生们最在意的东西,不过他们对彰显个性的追求、对美的追求也还保存着,在某些细枝末节处体现出来。

雍佳说校服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首要任务是学习」,但这不妨碍她在暑假的时候去日本旅游,在镰仓高中前,穿着买来的日式制服和妈妈拍照留念。她不看日本漫画,只是看到了这样的搭配,觉得好看。采访当天她背了一个新书包,来自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远远地也能看出来品牌标志性「马赛克」设计。这也是她在日本买的,也是因为同一个理由:觉得好看。

本文由树木计划合作作者时尚先生fine发布

摄影:王佚庶

撰文:Selina、连旌乔

化妆:圆圆

发型:沿子Yanzi

助理:Kiara、东尹丁

模特:王弘宇、张中煜、刘俊、李俊雄

责任编辑:孙菁Vivienne

执行:lilian

责编:Nei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