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禮讓行人的推行的確給汽車帶來更多的約束,但不知爲何,該政策似乎出現了“跑偏”現象,因爲不少行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放肆”,甚至有的也是毫無顧忌的亂闖亂竄,連紅燈都熟視無睹,反倒給車主帶來了些許不安全因素和無奈。甚至還有一些老年人,仗着“保護弱者”的規定,看到紅燈亮了也照走不誤,感覺汽車就應該停車讓行,反倒激化了行人與車主之間的矛盾。

隨着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數量不斷增加,爲了能進行更好的管理,相關部門也是不斷更新交規規定,其目的也是非常簡單,無非就是能緩解交通壓力、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出行環境。前幾年,推出的“禮讓行人”政策,至今也是非常有爭議性,甚至越來越多車主都呼籲叫停。如今,“禮讓行人”及時喊停,專家意見獲支持,卻惹怒平民百姓。

在我國,禮讓自古至今都被視爲一種禮儀、美德,而現在汽車越來越多,出於保護行人的目的,相關部門才制定了“禮讓行人”這一項規定。其實,這個規定也是爲了能更好的保護行人安全過馬路,而在斑馬線禮讓行人,這其實也是理所當然,毫無爭議的。

不過,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禮讓行人的推行的確給汽車帶來更多的約束,但不知爲何,該政策似乎出現了“跑偏”現象,因爲不少行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放肆”,甚至有的也是毫無顧忌的亂闖亂竄,連紅燈都熟視無睹,反倒給車主帶來了些許不安全因素和無奈。

此外,還有更加惡劣的情況出現,那就是在一些路口處,會出現一些惡意碰瓷的行爲,令衆多車主叫苦不迭。甚至還有一些老年人,仗着“保護弱者”的規定,看到紅燈亮了也照走不誤,感覺汽車就應該停車讓行,反倒激化了行人與車主之間的矛盾。所以,有專家表示“禮讓行人”應該被叫停,而這也是得到了廣大車主的支持,但老百姓卻提出了質疑:我們以後怎麼過馬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