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人就是郭永怀。家境清贫,郭永怀也和同龄孩子一样,早早学会了放牛砍柴、烧火煮饭,但郭文吉夫妇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坚持送郭永华读书。

提到“两弹元勋”,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钱学森。可其实,钱学森的师兄也曾参与两弹一星,而且是唯一一个全部参与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他曾一毕业就被美国聘请为终身教授,可当祖国需要,他义无反顾放弃优渥条件,选择回归!
他的名字,叫做郭永华。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藤家镇一个农户家里,是家里的第四个儿子。
家境清贫,郭永怀也和同龄孩子一样,早早学会了放牛砍柴、烧火煮饭,但郭文吉夫妇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坚持送郭永华读书。
郭永怀自幼天资聪颖,记忆力极好。他10岁那年,被父亲送去了本家叔叔办的学堂里念书。
当时的郭文吉,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坚持送儿子读书的举动,竟然会对整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郭永怀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努力学习、刻苦认真,17岁时直接从学堂,考入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了方圆十里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郭家举家欢腾!
后来,他顺利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预科班,凭借出色的物理成绩转正成为南开大学本科生。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拼实力,还得靠运气。
郭永怀的成功,离不开他生命中的两位伯乐——顾静微和饶毓泰。在这二位先生的锤炼下,郭永怀打下了扎实的物理基础。
1937年,中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
眼看着“窗外”尸横遍野,郭永怀不甘心终日躲在书斋之中。他夜不能寐,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强国的欺凌——日军飞机将中华大地炸的满目疮痍,死神任性揉捏着国人,每一秒都有死亡。
此时,郭永怀深深意识到,只有科技才能强国。中国只有站起来、强大了,才有资格发出自己的声音。
为了光复中国、振兴科技,郭永怀冒着纷飞的战火,前往海外留学。
从鸦片战争开始,饱受屈辱的中华儿女在外国人眼里犹如断脊之犬,当时,出国留学的郭永华,甚至办不出属于自己国家的护照。当时,他出国时,手里只能拿着日本的护照。他痛心疾首,却毫无办法。
因为这张表,郭永怀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失去了涉密资格。
在美国的日子里,郭永怀一心苦读,几乎是住在了图书馆。此时的国内战乱不断,郭永怀深深清楚,就是因为科技落后,自己的祖国才一直被踩在脚下!
郭永怀很厉害,一毕业,便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那是四五十年代,美国给郭永怀开出的工资是800美元,除此以外,还给他的妻儿安排了别墅。
在当时,郭永华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来的。
然而,金山银山都不是家,同胞受难,自己怎能寡欢?
在钱学森归国之前,郭永怀就有回国效力的打算,但由于美方有意无意的阻拦,他迟迟动不了身。
钱学森回国后不久,给自己的师兄郭永怀写信说:“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收到信的郭永怀,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他知道,当钱学森发出信之际,代表了祖国真的需要他们,也代表了,自己此时回国,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当晚,郭永怀将自己近年来辛苦钻研的材料收集起来,正当他的妻子李佩担心这些资料能否安全到达祖国时,郭永怀却将其一把火烧了!看着熊熊火焰,李佩深感痛心。那么多年的研究成果付之一炬,回国后将一切从头,实在令人叹惋!
回国后,郭永怀被任命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国内科研环境较之国外堪称天壤之别,郭永怀从没有一句抱怨。核导弹项目研究期间,科研人员不得与家人联系,他忙得废寝忘食。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飞机失事,飞机动荡之时,大家都在惊呼自己的生命垂危,据唯一幸存者回忆说:“在飞机剧烈摇晃是,有一个人曾大声喊‘我的公文包!'”这个人就是郭永怀!
后来,当人们清理乘客遗骸时,发现两具尸体紧紧“抱”在一起,人们必须用最大的力气,才能将他们分开。
分开遗体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完好无损的公文包,而公文包里,藏着两弹一星最关键的数据。
就在郭永怀牺牲后的22天,中国第一颗核导弹成功试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