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封龍書院位於石家莊市西南20公里,元氏縣封龍山龍首峯下。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老城內,該塔始建於金代,明代成化年間重修,現存塔體爲金代結構,通高25.2米。

元氏縣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位於石家莊市西南。總面積668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境內交通便捷,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與周圍縣市相連的公路四通八達。
一、歷史沿革
1、戰國時爲趙元氏邑。西漢置元氏縣,治今故城村,爲常山郡治。漢代設恆山郡,郡治元氏故城,漢文帝時避文帝諱(劉恆)稱常山郡。漢景帝時稱常山國。
2、北齊天保五年(554年)省。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屬趙州,大業末徙今治。
3、五代漢屬鎮州,元屬真定路,明屬真定府,清屬正定府。4、1914年屬保定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8年屬晉冀魯豫邊區。
5、1949年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與高邑縣合併設高元縣,同年贊皇縣併入,複名元氏縣。
6、1960年屬石家莊市。1961年屬石家莊專區(1968年改地區)。1962年元氏、高邑、贊皇三縣分設復原建制。
7、1993年屬石家莊市。
二、地名由來
戰國初,元氏縣屬中山國,趙國滅中山國後屬趙國,趙王始封公子元於此,元氏縣由此而得名。西漢初設置爲縣,迄今已有兩千餘年。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把邊境的地方設置作“縣”。元氏縣這一帶就是當時趙國的邊疆,北邊滹沱河對岸就是中山國的地方。公子元就將他的封地叫作元氏縣。這就是元氏縣的由來。
《漢書·地理志》:“師古曰:闞駰雲,趙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
三、遺址及旅遊景點
1、元氏故城,是常山郡古城遺址。位置在現在的殷村鎮故城村。戰國時即築有城垣。武帝元鼎四年 (前113) 四年,常山郡由真定移治元氏縣 (今河北元氏縣西北十五里)。元氏故城爲戰國至隋代古城址,是國、郡、縣的治所,逾三百餘年。三國魏時,將常山郡移到真定(現石家莊北)。至隋代城廢,縣治所南移,遂稱故城。
2、封龍書院位於石家莊市西南20公里,元氏縣封龍山龍首峯下。書院發跡於漢代,鼎盛於宋元,宋代時被稱爲“江北四大書院”之一,是河北歷史上最早的書院。封龍書院以數學成就最爲著名。元代著名數學家李冶在這裏著書講學,寫成《測圓海鏡》和《益古演段》兩部數學著作。他發明和使用了未知數,並最早使用了數字零,小數記法和負號。
3、玄通寺坐落在元氏縣梨村,2008年11月7日,在玄通古寺的基礎上,重新修護建設。
4、開化寺塔。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老城內,該塔始建於金代,明代成化年間重修,現存塔體爲金代結構,通高25.2米。開化寺塔爲八角九級密檐式實心磚塔,造型優美,塔身上磚雕隱形拱形門、磚雕隱形花格窗、仰蓮座、斗拱和磚雕花卉等建築構件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而它歷經七百餘年風雨滄桑和多次地震而不毀,在建築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013年5月,開元寺塔被列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蟠龍湖。位於瀦龍河上游。區內遊樂設施完善,垂釣、划船、游泳、登山、大型沖水梯、高速摩托艇、水空飛人、湖心泳池、碰碰船等水上游樂項目頗有名氣。蟠龍寺,位於元氏縣蟠龍山上,蟠龍山因山勢起伏,蜿蜒曲折,勢若龍蟠而得名,蟠龍寺因出而得名。始建於元朝至正年間,明末清初爲香火興盛時期,原有牟尼殿、天王殿、穿心殿9間和16間偏殿組成,明萬曆、清順治、光緒年間曾先後加以修繕,後寺圯。近年來得以重修。
6、封龍山。又名飛龍山,山上有漢碑、石窟、臥佛、封龍書院、義軍山寨、禪房院、修真觀、老龍潭、八仙堂等文物古蹟和自然景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