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海报。 剧组供图

以公安部2014年开始部署的“猎狐行动”为创作背景,由王凯、王鸥主演的跨国追逃经侦题材剧集《猎狐》,将于4月14日起登录北京、东方两大卫视,并同步上线优酷、爱奇艺及腾讯视频。该剧由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联合出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经侦宣传日预热。该剧主创近日接受记者邮件采访,讲述幕后故事。

以“猎狐行动”为创作背景,花费3年打磨剧本

“天涯海角,有逃必追。”“猎狐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海外追逃行动,截至2018年,共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抓获逃犯4600余名,追赃170余亿元。《猎狐》以此为创作背景,根植现实土壤,聚焦信息化时代下日益复杂的经济犯罪类型,深刻展现经济高速发展下人性和欲望的挣扎沉浮,在“情与法”的激烈冲突中表达我国对打击经济犯罪的零容忍态度。捍卫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在一桩桩冰冷的案件背后,是公安干警的无数个日夜,也是《猎狐》想传递的现实温度。

《猎狐》中通过夏远、吴稼琪为代表的经侦警察跨国追击王柏林的几番角力,将当代经侦警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动展现。该剧集聚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团队,由曾执笔过《安居》《红高粱》《因法之名》的金牌编剧赵冬苓亲自操刀,深入北京、天津、徐州等地,采访了近百名参与破案的经侦干警,用了3年时间体验生活、打磨剧本,为《猎狐》奠定了充满现实质感的创作基础。

展现经侦警察“文武双全”, 海外拍摄迎难而上

在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的过程中,经侦警察的“文武双全”给《猎狐》剧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导演刘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的是他们对经济、股票、金融等这些专业领域的知识都要特别熟悉,‘武’的是他们还要到海外进行抓捕,两三个人组成小队,也经常会置身进退两难的境地。”经侦警察的职业特殊性也为《猎狐》的拍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比如如何在金融市场里发现犯罪线索、如何跟国外的司法机构对接、如何将犯罪分子劝返引渡等,剧组上下都需要了解学习,才能在还原现实语境的基础上再做艺术加工,做到用专业写实的手法梳理案件、塑造角色。“这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跨越的难点,但同时也是《猎狐》的一大特色。”

《猎狐》有近三分之一的戏在海外拍摄,拍的时候也是举步维艰,“语言不通、办事方法不一样,和国外的协拍团队也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刘新说,即使困难重重,成本也比在国内拍高,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凯王鸥三度合作,金牌搭档致敬经侦警察

在《伪装者》《琅琊榜》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王凯、王鸥、刘奕君,此次因《猎狐》第三次合作。“金牌搭档”再度合作感受如何?三人给出相同的答案:“一如既往默契,又一如既往地迸发出新的火花。”

剧中,王凯饰演的夏远是刑侦警察出身,后因工作需要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侦查警察,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到“猎狐行动”中。夏远和王鸥饰演的吴稼琪赴海外查案追捕是《猎狐》的核心剧情,在动身拍摄之前,王凯为前往肯尼亚做了充分准备,担心不习惯当地饮食甚至连锅碗瓢盆都备上了,但让他没预料到的是另一道难关——英文台词。“一开始剧本里没有,但后来为了让呈现效果更好,大家在拍的时候尝试了一下,发现英文台词的感觉最合适,就开始用英文了。经侦警察到国外就是这样的,讲英文台词时也更能理解他们的不易。”王鸥则表示,经过体验生活和拍戏,自己对经侦警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太难了,真的很让人敬佩!”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来源:南京日报

相关文章